文/王思澄
住所的有無,是遊民和一般人的最大差別。此攝影以「家當」為題,看得到家當,卻沒有家和歸屬。 (取自當代漂泊部落格;攝影/寄居蟹)
對於遊民,一般可能聯想到的可能是髒亂、遊手好閒等負面形象。臺灣當代漂泊協會有感於資本主義下底層勞動者的生存危機,透過遊民攝影班、影像發聲的方式,改變大眾認知,協助遊民爭取經濟與公民社會權。
集體噤聲、自信心、主體性喪心,是街頭遊民普遍的困境。臺灣當代漂泊協會成立之前,前成員戴瑜慧即成立遊民攝影家工作坊,請遊民透過攝影表達想法,並促成當代漂泊在2010年舉辦「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讓遊民能與社會對話。她曾受訪表示,前期訓練遇到許多困難,像是如何轉化遊民對相機的恐懼,以及如何漸漸讓遊民學習成為被攝的主體等。
透過攝影,遊民記錄了他們眼中的世界,甚至他們自己詮釋的「遊民」樣子。如一張從牆迸出的草的影像寫著:「夾縫中的草顧盼著,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又如一張遊民在路邊舉牌工作的照片,以「是人還是柱子」為題,以人形柱子比喻在社會底層工作飽受日曬雨淋、居無定所的無奈。
「住所」的有無,是遊民和一般人的最大差別。當代漂泊執行委員郭盈靖說,許多社福機構都有為遊民提供社會救助的服務,但少有組織倡導遊民的基本生存權益。她也曾撰文投書媒體,談遊民的居住權議題,認為中央、地方政府應擬定扶助遊民安置與居住權等相關計畫。
郭盈靖說,當政府無能力建構穩固的社會安全網,放任財團、房產炒作暴利,卻不正視遊民的居住權,只是驅趕遊民,不但不會讓他們消失,只是不斷地將他們逼到看不見的角落。她認為,「惟有看見經濟型遊民對於社會付出的貢獻:資源回收、工地粗工、整潔環境,破除內心的歧視,寒夜潑水的驅趕事件,才能從這座城市禁絕。」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前成員戴瑜慧(現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的專題演講「遊民的主體發聲」,將於4月1日(二)上午10點20分,在台大新聞研究所103教室舉行,屆時戴瑜慧、郭盈靖將分享在當代漂流的經歷以及為遊民主體性發聲的看法,歡迎對遊民議題有興趣的聽眾到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