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任遠/臺北報導
張正認為《四方報》的價值就是讓弱勢者自行發聲,讓社會大眾了解移民/工處境。(圖文/陳睿哲)
「我愈走愈偏,走到奇怪的地方,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得到不一樣的線索。」《四方報》前總編輯張正說。他於台大新聞學研究所分享自己為東南亞移民工爭取社會正義的多種原創計畫,包含畫展、歌唱節目、文學獎以及文化體驗行動。張正強調若有開放的心胸,台灣人不必出國,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到國際觀。
張正反思自己留學越南的經驗,體會異鄉人對母語文字的渴望。他認為東南亞籍移工、移民,在台灣社會都是弱勢中的弱勢,不僅經濟待遇惡劣,文化需求也嚴重匱乏,缺乏以母語刊物溝通、自我表達的機會,他最初希望以《四方報》彌補這個社會缺失。
除了文字投稿,也有許多移民將畫作投至《四方報》,張正展示的作品中,《日復一日》描繪跨國看護工照顧台灣老人,每天推著輪椅,走著相同路線,缺乏人際互動的寂寞苦悶心境;《家鄉下午,少媽媽》則畫出移工家鄉的田園風景和年幼子女,兒童在田野間愉快嬉戲,卻缺少母親的陪伴,因為母親若不來台工作,就無法維持家計,畫面雖然明亮,配合標題後卻顯得無奈。
隨著素人畫作稿件累積,張正決定舉辦畫展,推廣移民族群蘊藏在畫作中的情感及故事。於是他從2011年開始,籌辦「艷驚四方‧Bốn Phương,當代台灣異鄉人創作系列展」,分別展出〈異鄉繞徑〉、〈故鄉〉、〈新移民 ‧ 新氣象〉及〈藏,Do you know〉等主題。讓不懂東南亞諸國語文的台灣人,能透過畫作感受移民對故鄉的思念、對生活的期許和無奈,以及彼此扶持的人情。
張正強調,東南亞裔新住民不僅自己是社會弱勢,他們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也常遭到不公平對待。張正舉例說,曾有一位新住民的女兒在他的演講中反問觀眾:「到底怎樣才算你們台灣人?」展現出這個被稱為「新台灣之子」族群,儘管在國小學生人數中佔有10%,卻尚未被妥善接納,成長過程中仍有許多來自歧視文化的痛苦。
張正分享一位移工的作品《日復一日》,圖中透露移工每日繁瑣相同的工作。張正表示:「當我們引進外勞,希望他們向機器人一般工作,卻忘了移工跟我們一樣都是人。」(圖文/陳睿哲)
張正發起的「外婆橋」計畫,號召台灣國小老師,跟隨新住民與新台灣之子一起到新住民家鄉長住20天,由於多數移民配偶為女性,故命名為「外婆橋」。
回母國生活時,移民配偶擔任子女和台灣教師的嚮導和翻譯,介紹家鄉文化,除了紓解鄉愁,也透過教學培養對家鄉語言、文化的自信;新住民之子透過外婆家的生活,了解母親的背景,體驗真實的母親家鄉,感受親情,翻轉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的刻板印象,得到更建群的自我認同;台灣教師在當地生活、了解文化,更體驗身在異鄉的語言隔閡,感受新住民初到台灣的困境,回台灣之後更能透過教育體系傳播更真實的東南亞風土民情,顛覆刻板形象,促使未來台灣社會文化更加多元、包容。
張正也重視青年對社會的影響力,他在2013年舉辦「青年田野計畫」,讓學生以公民記者身分,親身接觸並深入了解生活周遭的移民、移工,報導他們在台灣的處境和心路歷程,從中培養在地國際觀以及社會關懷,成為和諧、多元文化的重要推手。張正說,這些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從和異鄉人做朋友開始。
不論在「外婆橋」或是「青年田野計畫」,張正都提到刻板印象對台灣社會造成得隔閡,也就是台灣人對東南亞的輕視和排斥。甫推出「外婆橋」計畫,張正開出十組名額,過了兩個月卻僅有一位小學老師報名參加,他笑說:「連免費的旅遊都這麼不想去,可見他們有多害怕東南亞。」。「青年田野計畫」課後作業要求學生和外國人聊天,學生一開始大都以歐美裔外國人為對象,卻總被拒絕;被建議訪問東南亞移民、移工後,才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樂於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張正說:「那些教英語的時薪很高,不願意花時間聊天。東南亞勞工其實很需要被傾聽,也才是真正需要被傾聽的一群。」
張正目前製作的「唱四方」,是首個全東南亞語言歌唱節目,在公共場所尋找移民,對鏡頭演唱故鄉歌曲,在電視及網路播放,讓台灣人能接觸移民的多元面貌。他說:「我們以為引進的是機器人,其實他們就和我們一樣,也有七情六慾。」雖然節目經費不足,目前暫停錄製,但他並未顯露悲觀,他說:「願意行善的人很多,只是需要合作機會,演講後我就要去和企業家會面募款了。」
張正同時也籌辦著台灣第一屆東南亞移民文學獎,他計畫進入決選圈的作品翻譯成中文出版,讓移民們以文字進行深刻的自我表達,也讓台灣人看見他們背後的曲折。被許多移民視為同胞、家人的張正認為,自己並非特別有同情心或善良,只是重視社會正義,他說:「多數人都自覺要讓社會變得更好,我剛好在媒體這個位置上,就把力量運用在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