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王健壯台大新聞所演講:批媒體統治 揚媒體典範

彭筱婷/採訪報導
面對江河日下的媒體環境,在新聞界工作三十餘年的王健壯,用「另一場黑夜的開始」,來形容現在的媒體亂象。王健壯曾任《新新聞周刊》社長、《中國時報》總編輯、社長,現任世新大學客座教授,並在《天下雜誌》、《聯合報》定期撰寫專欄,他在今(19)日的演講中直指,當今現在的媒體,的新聞專業已經蕩然無存,他認為新聞人迫切需要追尋典範,才能確立從事新聞工作的意義。
資深新聞工作者王健壯在台大新聞所演講時強調尋找媒體典範非常重要 攝影/陳冠中
王健壯是資深新聞人,他在演講中說到,2009年時,他接受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邀請,與陳浩等人創立「博理基金會」,對新媒體並不陌生。2012年11月,因為中國時報老闆蔡衍明不滿他的專欄評論,加上編輯自主仍然受到干涉,他於是主動結束「凱撒的面具」專欄。
別再傷害台灣
王健壯認為,無論科技不斷發展,媒體內容的重要性是一樣的,現在媒體的問題根源,就在於老派價值(old value)已經不受重視。王健壯在演講現場播放了2004年美國知名節目《每日秀》主持人Jon Stewart,上CNN談話性節目《交火》(Crossfire)時,與兩名主持人的對話片段。《交火》是當時CNN新聞性談話節目的招牌,兩個主持人一個代表共和黨立場,一個代表民主黨立場。
Jon Stewart以溫和幽默的方式提出他的尖銳看法,雖然節目的現場觀眾不時傳出笑聲,但他的批評火力卻一波比一波直接。Jon Stewart在節目上批評兩個主持人只是「政黨的打手」,是政治人物政治策略中的一部分,根本沒有公共論述。他甚至在節目中要求主持人:「不要再傷害美國」(stop hurting America)。
王健壯補充說,兩個月後,CNN停播《交火》節目。這證明美國有一定的反省能力。但該事件是發生於2004年,現在美國的談話性節目比以前問題更嚴重,節目只是反映各家電視媒體的政治意識型態而已。
王健壯接著說到台灣,新聞娛樂化的現象很明顯,完全失去新聞節目的本質,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亂象的根源。
媒體統治導致社會失能
「現在是媒體統治的時代,」王健壯說,媒體統治意指”ruled by the media”,他引用義大利專欄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的話,認為媒體統治(mediacracy)過去從未出現,現在權力卻愈來愈巨大,政府官員、立法委員常是看媒體新聞問政,是前所未有的媒體統治時代。
王健壯與演唱''where have all flowers gone” 的Joan Baez互望,彷彿心有戚戚焉。攝影/陳冠中
王健壯認為,在媒體統治的時代中,若想扭轉劣勢,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媒體典範,以做為自己的對照組。王健壯播放了美國傳奇女歌手Joan Baez現場演唱的”where have all flowers gone”。他說明Joan Baez是1960年代的偶像;到了現在,已經82歲的Joan Baez仍然關心社會,因為她自始至終保有初衷,已經樹立了典範。「偶像是短暫的現象,典範是永恆的價值。」王健壯說。
台灣媒體的困境
王健壯指出現在的台灣媒體的三大問題是:極端化、小報化、瑣碎化。王健壯認為,即使是小報,也有傳統;然而台灣的媒體走火入魔,沒有公民論述、只有政黨論述;沒有公民意識、只有選民意識;沒有知識分析、只有情感宣洩。另外,若以新聞價值來看,台灣的新聞呈現完全瑣碎化,王健壯以近來受到熱議的核能議題為例問到:「台灣有哪家媒體真正走到核四現場採訪?有哪家媒體認真研究政府發佈的官方報告,從中挑出問題報導?」
「沒有!」王健壯認為,現在的新聞毫無現場感,感受不到任何聲音。
他又以民國初年著名報人張季鸞的四不方針「不黨、不私、不賣、不盲」為標準,他認為先不論前三者,「台灣媒體連不盲都做不到」。各媒體以政黨傾向為立場,加上人為的極端化,使得台灣不存在理念之爭,只有藍綠鬥爭。「媒體追求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影響力,現在卻只在乎市場佔有率」。王健壯引用台大新聞所五年前所作的專題報導的書名《「黑夜中尋找星星》,認為現在是台灣媒體業「另一場黑夜的開始」。
從事新聞30年的王健壯鼓勵同學莫忘初衷、保持熱情。攝影/陳冠中
莫忘初衷
面對同學提問,如何保有對於新聞工作的熱情,做記者是充滿挫折的,也沒有財富或是名聲,「所以一定要有熱情,熱情可以是愛,也可以是恨。」王健壯說,他一直期許自己當一個「初階的自由主義者」,因為記者應該「多元、包容、批判、進步」,而他的自我要求是,每天寫文章的時候,要像「寫第一篇文章的興奮」,也要像「寫最後一篇文章的慎重」。王健壯最後以Joan Baez的演唱的forever young勉勵在座新聞所的同學:「讀新聞的人,莫忘初衷」。

調查報導的新曙光 新媒體體現老價值

賴湘茹/採訪報導
自稱為「老派記者」的王健壯, 經歷了紙本媒體最輝煌的年代;走到今天,面對的卻是媒體專業大倒退的年代,古典的深度調查採訪在台灣已然消失。隨著新媒體前仆後繼加入新聞戰場,王健壯仍堅持他所相信的「老派價值」,他認為,「媒體有新舊,但價值不會改變。」他更預言,未來媒體的機會將繫於新媒體,透過新媒體,才能重新找回斷裂的新聞傳統。
王健壯堅信老派價值的永恆。攝影/陳冠中
王健壯口中的新媒體,是以網路為載體、數位匯流為形式的網路媒體。他強調,相較於網路媒體剛出現時以輕薄短小的文章為主,現在的新媒體掌握了網路的特點,「長文章都能在網路上出現,」王健壯說。
觀察美國新媒體的發展,王健壯看到了新媒體正展現前所未有的動能,他說:「深度調查採訪,此時此刻正在美國復活。」他''Pro Publica''為例,該網路媒體以提供調查報導為宗旨目標,兩度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新聞獎。而且,新媒體也會與傳統媒體合作。2010年時,Pro Publica旗下記者Sheri Fink與《紐約時報雜誌》共同合作的深度調查報導作品,便獲得當年度的普立茲「調查報導獎」,開創了網路媒體拿下該獎項的先河。
王健壯演講時,新聞所同學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做筆記。攝影/陳冠中
據王健壯說,該篇報導花了四十萬美金、費時一年,報導全文約萬餘字。內容主要針對卡催娜颶風過後,美國紐澳良州的公共設施問題進行報導。該篇報導在紐約時報及''Pro Publica''網站上都有刊出。
王健壯說,隔年美國新聞界由〈華爾街金錢機器〉(The Wall Street Money Machine)一文,拿下2011年普立茲新聞獎的「國際報導獎」。這一系列報導又是由''Pro Publica''旗下兩位記者Jesse Eisinger 和 Jake Bernstein合寫,該報導成為了第一篇未在紙本媒體刊出、卻獲得普立茲獎項殊榮的報導。
環顧今日的台灣媒體環境,王健壯說他會對新媒體寄予厚望不是沒有原因。其實早在2006年,王健壯就曾試圖在紙本媒體上嘗試進行調查採訪報導,在每週日的《中國時報》上,用兩個全版進行公共議題的報導。就王健壯的說法,當時是抱持著「死豬不怕熱水燙」的心態。
未料,做了一個多月過後,「老闆以及發行部門的同事,差點跪下拜託我不要再做這種報導了。」王健壯苦笑著說道。因為他們認為這種題目不會有人想看,既沒有廣告、亦無法增加發行量。王健壯的「革命」,也就跟著胎死腹中。
台大新聞所教授也是資深調查記者的林照真(左),與王健壯開心合影。攝影/陳冠中
「沒有報老闆敢於冒著失去廣告、失去市場風險進行改變,」王健壯說這是他把台灣媒體的希望寄託於新媒體的主因。然而,要走上美國新媒體的道路,台灣還有一段路要走。王健壯說,調查報導的傳統在美國未曾斷過,新媒體在「老派價值」的維護上並非孤軍奮戰,前面提到的網路媒體''Pro Publica'',其所進行的調查採訪報導每一次都尋求主流媒體的合作。
因此,王健壯認為,此刻要在台灣新媒體上看見深度調查採訪報導,是較悲觀的,他強調:「寫長、版面大,不代表是調查採訪。」不過,他仍然以這半年所得到的消息研判,台灣新媒體未來必然會有調查採訪的產生。

王健壯:記者不能缺乏歷史感 要爭取新聞自主

陳冠中/採訪報導
資深新聞人王健壯受邀到台大新聞所演講,分享他三十多年來從事新聞媒體業的心得。台下除了有台大新聞所研究生以外,還有來自對岸的交換生。台下學生王健壯演講後踴躍發問,積極把握和王健壯交流的機會。
新聞所碩二王慶剛,提問年輕學子如何與傳統新聞價值接軌。攝影/陳冠中
政大新聞系畢業、現正就讀台大新聞所的王慶剛問到,演講過程中,王健壯提到的一些知名新聞從業人員、或新聞事件,雖被認為是新聞研究生早應知道的''common sense'',但台下同學卻常是沒聽過,「該如何準備?」才能像王健壯博學多聞,成了新聞所學生的問題。
「記者不用像林書豪會打籃球,但要看得懂籃球。」王健壯以NBA為例,說明新聞人的基本知識來源,應是多元而廣泛的,記者的功課在於報導前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最新情況,或許不一定是最頂尖的專家,卻必須是個懂得行規的行家。除了同學之間可以互相磨練砥礪外,老師更是值得挖寶、學習的好對象,平時多多向身邊的人「取經」學習,是記者入門的必要手段。
此外,台大歷史系畢業的王健壯也呼籲,新聞人尤其不能沒有歷史感,「沒有歷史感就好像沒有座標一樣可怕」,會在茫茫的資訊海中令人失去定位,在寫新聞時,就更因為無法了解新聞的重要性而難以「下錨」。過去的歷史那麼龐大,來不及參與重要歷史事件而無法感受當時氛圍的新生代,該如何彌補這個不足?王健壯強調,「歷史不是死背,而是要去感覺。」從資料和人物中重新體會歷史人物的風格和精神,有了歷史感,才能夠在選擇新聞的時候分辨輕重、在寫新聞的時候凸顯重要性。
來自對岸的交換生也把握機會發問。攝影/陳冠中
「是否曾經有過新聞自由與生命安全兩造的衝突經驗?」面對來自對岸交換生的提問,王健壯回憶,他出身當記者的1970年代,雖仍有政治壓力,但畢竟沒有政治恐怖,讓他可以充分使用做為記者求真的本分。
但他觀察,對岸沒有言論自由和對新聞自由''ABC'' (基本知識)的了解,對記者來說,發揮的空間就相當受限了。回顧1930年代,中國大陸面對外患內憂,軍閥割據、百家爭鳴,他認為中國的新聞自由從那時開始萌芽,但發展至今,一黨獨大的對岸,新聞自由可能不比軍閥割據時來的有彈性。
雖然威權統治的政治因素一時難以全盤改變,但套用「換金魚缸水」的技巧,分次換水、一瓢一瓢慢慢換水,循序漸進式地改變,每次都做一點點改革,就不會重複當年雷震創辦《自由中國》時受到嚴重打壓的經驗。王健壯笑說,每當和中國朋友討論到對岸的新聞自由改革時,他最喜歡引用現今中國大陸常講的:「量變引起質變」,重要的是有一群人開始去做,利用媒體的力量影響民主的推進。
在昨日演講現場,新聞所同學吳裘莉問到努力寫的深度報導如果沒人看,又何必努力?王健壯則是鼓勵同學不要悲觀。其他新聞所同學李映昕、邱偉淳也紛紛提問,還有旁聽同學問到缺乏自主性的現實問題,「年輕記者只是主管手中的一枝筆」時,王健壯回答時要求年輕記者應調整心態,否則就不要從事新聞這個行業。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活動預告】顧玉玲:「社會運動․媒體․我在場」

記者程晏鈴/台北報導
顧玉玲參與社運二十餘年,並以文字記錄台灣社運的過程。(照片來源:苦勞網)
台灣自解嚴後,社運發展已近三十年。多年來社會運動人土對著不公不義高聲吶喊,主流媒體反映不一,有關社運與媒體的關係探討,一直饒富深意。前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顧玉玲,從事社會運動已有二十餘年,她將於本月26日(週二)發表「社會運動․媒體․我在場」演說;演講內容將以巨觀的社會運動與媒體之間的競合關係為重點,並兼論報導文學的「我․在場」書寫策略。
顧玉玲畢業於輔大英文系,是民國七○年代野百合運動的輔大校際代表,從大學開始便長期關注性別、階級與族群問題,對勞工問題更是重視,並長期參與勞工運動。顧玉玲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即擔任《自立晚報》工會秘書,曾任「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秘書長、「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現為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天下雜誌》周二專欄作家。她曾以記錄菲勞際遇的〈逃〉一文,獲得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著有《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一書。
顧玉玲在過去的演講中曾表示,主流媒體報導的大多是政治新聞,弱勢者的抗爭很少被看見,這也是她選擇自己書寫的原因。顧玉玲長期投身工人運動,累積了超過二十年對於勞工與移工生活的近身觀察、參與。對她而言,寫作可以留下紀錄,能忠實呈現當下台灣人民生活的樣貌,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而不是由菁英階級去決定歷史的詮釋方式。
顧玉玲將在26日當天的演講中與大家分享二十多年來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以及社運與媒體之間的競合關係。演講時間為當日上午十時二十分,地點是台大新聞研究所103教室,歡迎大家共同參與。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一週新聞比較(102.03.01~102.03.07)

1. 新聞所碩一 王彥喬
(四歲女兒遭母親打死,表弟夥同棄屍、南韓總統朴槿惠就職、核四公投議題見報首日

2. 新聞所碩一 謝懿安
慢性病患輕病急診以及高就醫次數民眾將面臨自費增額、10國獨立人權專家審查我國「國家人權報告」、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協商破裂導致預算減支生效

3. 新聞所碩一 呂伊萱
(愛滋寶寶治癒法用於成人、華固得標案、北韓片面宣布廢除停戰協定)

4. 新聞所碩一 徐偉真
李安二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世界棒球經典賽台韓爭取晉級、台大被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選為世界大學聲望排名51-60

5. 新聞所碩一 李筠平
總統馬英九承諾研議增加228教材比重本篤16世退位對繼任者無條件服從醉夫毆死妻火燒妻子腳底想叫醒他

6. 新聞所碩一 吳曼筠
台大校長遴選 學生會拋30個問題、機房火警 網路受損、李安二度獲奧斯卡最佳導演

7. 新聞所碩一 李嘉軒
法務部調查官羅永舜虐貓、核四停建公投兩黨主張不同、中國第十二屆人大會前記者會

8. 新聞所碩一 彭筱
江揆願為核四公投結果辭職負責、健保局擬加收部分負擔、美國啟動自動削減支出措施

9. 新聞所碩一 吳震威
健保局擬恢復藥費部分負擔、朱敬一參與台大校長遴選、國中老師諧音命題引來家長立委不滿

10. 經濟四 林佳賢
台美TIFA談判、馬唯中婚宴報導中華隊返台相關報導



活動預告: 用鏡頭寫新聞—導演柯金源3/25攝影實務講座

王彥喬/台北報導
核能危害環境議題不斷在台灣發酵,人類社會追求發展所衍生的環境問題,已愈加受到重視。基於環境保護意識,公視新聞部紀錄觀點製作人柯金源,三十年來一直採紀錄片方式,進行台灣的環境變遷記錄。本月25日柯金源將在台大新聞所,進行「攝影:其實沒那麼難!」實務講座,期待學生也能使用攝影鏡頭,紀錄與關懷環境。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用鏡頭記錄環境的熱情,從未中斷。圖為2008年柯金源拍攝《夢想三部曲-登峰造極》紀錄片的工作實況。(照片來源/柯金源提供)
柯金源1980年代開始以相機紀錄自然生態景觀,自1990年代起,台灣陸續出現環境問題,柯金源轉而著重環境變遷紀錄,以平衡主流媒體對環境議題的漠視。柯金源的紀錄片作品包括《獼猴的戰爭與和平》﹑《產房》﹑《擺盪》﹑《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等,他更曾遠赴南極,完成《夢想三部曲-前進南極》,並曾先後獲得電視攝影金鐘獎、卓越新聞獎、社會公益獎等各大新聞攝影獎項。
導演柯金源採訪經驗非常多元,包含自然生態﹑人文風貌﹑政治經濟﹑社會運動與弱勢群體等。雖然他具備各領域議題觀察能力,最後卻選擇長期投入生態保育與環境變遷的拍攝工作。他認為,環境優先的普世價值應當成為大眾內化與實踐的價值觀,以紀錄片進行資訊揭露,實可藉此喚醒台灣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關注。
親和力高的柯金源,非常樂於與年輕一輩分享自己的經驗,即便平日奔波於台灣各處,仍樂於傳承。他建議年輕記者,在確立自己拍攝紀錄片的興趣後,除了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與多元能力外,勤跑﹑多拍﹑並進行作品比稿與觀點討論,也是相當重要的。
實務講座時間為本月25日,從下午3時30分開始,共三個小時,課程將結合攝影演講與實務。第一部分,由柯金源為大家解說攝影構圖等應注意事項;第二部分,上課同學攜帶攝影器相關材進行戶外分組拍攝;第三部分,柯金源將針對同學拍攝的作品給予指導。歡迎同學自備攝影器材共同參與。地點為台大新聞所315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