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筱婷/採訪報導
面對江河日下的媒體環境,在新聞界工作三十餘年的王健壯,用「另一場黑夜的開始」,來形容現在的媒體亂象。王健壯曾任《新新聞周刊》社長、《中國時報》總編輯、社長,現任世新大學客座教授,並在《天下雜誌》、《聯合報》定期撰寫專欄,他在今(19)日的演講中直指,當今現在的媒體,的新聞專業已經蕩然無存,他認為新聞人迫切需要追尋典範,才能確立從事新聞工作的意義。
資深新聞工作者王健壯在台大新聞所演講時強調尋找媒體典範非常重要 攝影/陳冠中
王健壯是資深新聞人,他在演講中說到,2009年時,他接受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邀請,與陳浩等人創立「博理基金會」,對新媒體並不陌生。2012年11月,因為中國時報老闆蔡衍明不滿他的專欄評論,加上編輯自主仍然受到干涉,他於是主動結束「凱撒的面具」專欄。
別再傷害台灣
王健壯認為,無論科技不斷發展,媒體內容的重要性是一樣的,現在媒體的問題根源,就在於老派價值(old value)已經不受重視。王健壯在演講現場播放了2004年美國知名節目《每日秀》主持人Jon Stewart,上CNN談話性節目《交火》(Crossfire)時,與兩名主持人的對話片段。《交火》是當時CNN新聞性談話節目的招牌,兩個主持人一個代表共和黨立場,一個代表民主黨立場。
Jon Stewart以溫和幽默的方式提出他的尖銳看法,雖然節目的現場觀眾不時傳出笑聲,但他的批評火力卻一波比一波直接。Jon Stewart在節目上批評兩個主持人只是「政黨的打手」,是政治人物政治策略中的一部分,根本沒有公共論述。他甚至在節目中要求主持人:「不要再傷害美國」(stop hurting America)。
王健壯補充說,兩個月後,CNN停播《交火》節目。這證明美國有一定的反省能力。但該事件是發生於2004年,現在美國的談話性節目比以前問題更嚴重,節目只是反映各家電視媒體的政治意識型態而已。
王健壯接著說到台灣,新聞娛樂化的現象很明顯,完全失去新聞節目的本質,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亂象的根源。
媒體統治導致社會失能
「現在是媒體統治的時代,」王健壯說,媒體統治意指”ruled by the media”,他引用義大利專欄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的話,認為媒體統治(mediacracy)過去從未出現,現在權力卻愈來愈巨大,政府官員、立法委員常是看媒體新聞問政,是前所未有的媒體統治時代。
王健壯與演唱''where have all flowers gone” 的Joan Baez互望,彷彿心有戚戚焉。攝影/陳冠中
王健壯認為,在媒體統治的時代中,若想扭轉劣勢,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媒體典範,以做為自己的對照組。王健壯播放了美國傳奇女歌手Joan Baez現場演唱的”where have all flowers gone”。他說明Joan Baez是1960年代的偶像;到了現在,已經82歲的Joan Baez仍然關心社會,因為她自始至終保有初衷,已經樹立了典範。「偶像是短暫的現象,典範是永恆的價值。」王健壯說。
台灣媒體的困境
王健壯指出現在的台灣媒體的三大問題是:極端化、小報化、瑣碎化。王健壯認為,即使是小報,也有傳統;然而台灣的媒體走火入魔,沒有公民論述、只有政黨論述;沒有公民意識、只有選民意識;沒有知識分析、只有情感宣洩。另外,若以新聞價值來看,台灣的新聞呈現完全瑣碎化,王健壯以近來受到熱議的核能議題為例問到:「台灣有哪家媒體真正走到核四現場採訪?有哪家媒體認真研究政府發佈的官方報告,從中挑出問題報導?」
「沒有!」王健壯認為,現在的新聞毫無現場感,感受不到任何聲音。
他又以民國初年著名報人張季鸞的四不方針「不黨、不私、不賣、不盲」為標準,他認為先不論前三者,「台灣媒體連不盲都做不到」。各媒體以政黨傾向為立場,加上人為的極端化,使得台灣不存在理念之爭,只有藍綠鬥爭。「媒體追求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影響力,現在卻只在乎市場佔有率」。王健壯引用台大新聞所五年前所作的專題報導的書名《「黑夜中尋找星星》,認為現在是台灣媒體業「另一場黑夜的開始」。
從事新聞30年的王健壯鼓勵同學莫忘初衷、保持熱情。攝影/陳冠中
莫忘初衷
面對同學提問,如何保有對於新聞工作的熱情,做記者是充滿挫折的,也沒有財富或是名聲,「所以一定要有熱情,熱情可以是愛,也可以是恨。」王健壯說,他一直期許自己當一個「初階的自由主義者」,因為記者應該「多元、包容、批判、進步」,而他的自我要求是,每天寫文章的時候,要像「寫第一篇文章的興奮」,也要像「寫最後一篇文章的慎重」。王健壯最後以Joan Baez的演唱的forever young勉勵在座新聞所的同學:「讀新聞的人,莫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