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容/採訪報導 張瑋衿/攝影
在台大新聞所5日的媒體講座中,博理基金會策略長張以明,進一步以實例說明媒體改革具體的運用方式。張以明認為,多數人會對未來媒體的概念感到陌生或抽象,主因在於發想的「角度」不對。他認為必須以「未來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傳統媒體如果不轉型,將在日後成為「壞掉的未來媒體」。
張以明在演講中放映一段父親觀察孩子如何使用媒體的影片,片中父親給一歲的女兒一台iPad和一本雜誌,女兒對於手指觸碰iPad所產生的螢幕變化感到興奮,但當她用手指點擊實體雜誌上的圖片與人像時,雜誌卻「一點反應也沒有」,讓女兒非常失望,甚至認為觸控裝置是不是壞了?
博理基金會策略長張以明強調,現在的主流媒體若未能跟上轉型的腳步,最後僅能成為使用者眼中「壞掉的未來媒體」。
張以明進一步以《紐約時報》的轉型為例說到,過去一百年《紐約時報》奉行“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身處當今資訊如海的網路世界裡,《紐約時報》的網站如何讓讀者願意付費?張以明強調,所謂傳統媒體的創新,並非只是增加影音內容、傳送至網路後,就變成「新媒體」了,「重點在於如何運用不同的說故事手法,透過技術來賦予故事新的價值。」張以明說。
用不同方式說故事
《紐約時報》在2012年年底推出的專題報導“Snow Fall”(連結: http://www.nytimes.com/projects/2012/snow-fall/#/?part=tunnel-creek),就是極富創意的多媒體敘事。這原是一則遊客在滑雪時遭遇山難的新聞,《紐約時報》製作了一個專題網頁,連結一點開即為動態的雪景圖,內容除了基本的圖片、文字敘述外,同時搭配人物專訪、3D模擬動畫、氣象雲圖,甚至連現場呼叫911的聲音,都能在閱讀時清楚聽見。
張以明放映各式影片,說明能夠掌握科技脈動的國外媒體,常能善用多媒體敘事手法,讓看新聞成為饒富興味的事,現場同學也深受影片吸引。
張以明說,“Snow Fall”的呈現手法,讓讀者在觀看時不用一直點擊頁面,《紐約時報》已為讀者準備好所需的視覺體驗,例如當讀者看到「二十人分成四條路線滑雪,結果第二條路線出事」時,頁面上就會出現路線及事故狀況的模擬圖,讀者宛如身歷其境一般,藉由《紐約時報》的「重建」,清楚明瞭當時案發的現場狀況。
張以明表示,這場山難發生在2012年年初,《紐約時報》經過半年後發覺,這場事故中有許多珍貴的畫面,因此他們整合多媒體團隊,十個月後推出“Snow Fall”,結果大受好評,最後還發行電子書進行販售。張以明指出,將新的說故事方式放進不同的載具裡,就會有不同的表現;即便是一則舊文,經過新的敘事包裝,也能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新文。
張以明強調,傳統媒體要創新,勢必得進行跨界合作,雖非易事,但若想打造成功的數位媒體平台,跨界合作是唯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