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新聞講座】 兩岸三地研究生 大談媒體與社會觀察

240766_2043192481665_1299944909_2400461_8062609_o
香港中文大學與台大新聞所於本月17日舉辦兩岸師生交流座壇。左上圖為中大傳播學院代表黃俊東與台大新聞所所長林麗雲互贈紀念品,其他為學生交流留影。(攝影:黃彩玲,圖說:陳佳君)

記者賴子歆/ 台北報導

前政治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羅文輝今(5/17)日率領傳播學院研究生至台大新聞所交流。有別於以往所有人同聚一堂的討論,此次交流模式採分組帶開進行,兩所大學學生因此得以有更多互動。

台大學生首先表示好奇香港媒體發展現況,中大學生林仲軒回應,香港新聞媒體界目前已經飽和,面臨瓶頸,新聞媒體徵人往往只要求「有摩托車和手機」,就他看來,有新聞傳播碩士學位並無加分效果。

中大學生廖晨琳補充,香港現今的媒體業仍然不斷擴充,持續招募新血;而且,若想要於媒體機構中獲得較高職位,學歷還是有其必要。



另位中大學生阿舟則表示,若不諳粵語,則難以在香港地區採訪,而這也是不少到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最後會選擇回到內地發展的原因。

台大同學葉思敏說,於交流中,他得知香港十四家報紙只有兩報有中、英文並陳,而且香港國際新聞佔比不多的情形與台灣類似,顯示兩地都欠缺國際觀。不過,內地媒體反倒較注意國際動態,但多以不涉及政治之新聞為主。

談到兩地年輕人的社會參與,台大同學游絲涵說,中大同學認為,相較於內地學生只能在網路上發洩情緒而難以付諸實際行動,香港學生除了重視傳達自己的聲音外,更會走上街頭。他回頭反思,台灣學生可能礙於家庭以及害怕被貼上政黨標籤,所以在進行社會運動時才會出現網路有一萬人按讚,但實際到達現場卻只有十人的窘境。

台大同學邱柏勝說,他與中大同學在統獨議題上有所交鋒。他說,仍有中大同學懷抱台灣乃中國不可分割之一部分的看法,但他認為,台灣的民主體制以及經濟、文化等各層面畢竟與中國有別,所以並不同意中大學生說法。

讀中大廣告碩士學程的Lulu談及,同樣是城市,台北給他的感受較香港輕鬆,較沒有強烈競爭或是壓迫感。

Lulu還說,香港的廣告品牌及市場行銷雖然成熟,但是相較之下,他較喜歡台灣的「文藝腔」廣告。台大同學陳佳君則回應,這也許與台灣不少學電影出身的導演,在製作電影經費前會接拍電視廣告以籌募資金有關。

港台學生都說,此番交流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兩地不同文化與看法,討論也進行到欲罷不能,很希望之後還能再見面。羅文輝教授則表示,歡迎台大學生申請獎學金優渥的中大博士班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