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新聞講座】卓新論壇「如何催生公共媒體」活動報導

【柯喬齡、儲昭珍/台北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與台大新聞所等單位,繼本月11日舉辦卓新論壇「置入性行銷對新聞工作的影響」後,於20日下午在台大新聞所舉行今年第二次卓新論壇「如何催生公共媒體」,並邀請三位曾獲卓新獎社會公器獎的非營利組織代表分享及討論建立公共性與商業二元結構的可能性。

 

座談會主持人、卓新獎基金會董事胡元輝表示,面對傳統媒體經營模式的崩解,將伴隨公共性的消解,「我們不能面對這樣的緊迫感而無所做為」。胡元輝及中正大學傳播系主任羅世宏參考國外的模式,共同提出三個催生公共媒體的資金模式(funding model),強調政府、企業與個人三路並進:

 

第一,應從「看不見的手」變成「看得見的手」:成立獨立的新聞業振興基金,對各種可能的公共媒體支持或直接的補助。第二,將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推廣至媒體上,以2010年4月獲普立茲新聞獎的ProPublic網站為例,獲得桑德勒夫婦(Sandler Foundation)大量資金支持其調查性報導。第三,透過資訊透明化,讓社會大眾皆可參與新聞運作,以Spot up網站為例,記者可提出調查報導的計劃,讓社會大眾選擇支持與否並提供捐款。

 

羅世宏認為,很多媒體的公共性已流失,變成為特定商業或政黨服務,對於整個社會、民主發展構成挑戰;目前的生活方式、制度,皆可能因媒體逐漸失去公共性而改變。因此他說:「公共媒體的議題,是與每個人的利益及國家的前途息息相關。」而政府不能只是不干預媒體運作,更應該「do something good」,如成立新聞業發展基金,將資源投入扶植公共媒體。

 

羅世宏提出判斷「公共性」的指標為:批判性、超越性、獨立性,而他說:「不論是何種媒體,若能做到以上指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公共媒體」。他表示,公共媒體的定義、範圍與影響力都是擴大的,不僅指公視、中央社、央廣,更包括所有具公共性的媒體,因此座談會的目的在於召喚商業媒體的公共精神、放寬公共媒體的討論範圍。

 



《山城週刊》總編輯吳國城針對公共媒體的生存,提出「公辦民營」的建議,政府出資但不介入,由專業人士經營;並以電信稅收中一定比例來成立「新聞發展基金會」,支持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媒體。他指出,公共電視、中央社雖有公共媒體的架構,但缺乏大眾參與,有體無實的情況下更應廣納民眾需求。《山城週刊》為第一屆社會公器獎得主,吳國城以「人到無求品自高」要求自己,他說:「面對政治或商業若你無求於他,就坐得正行得直,就可以維持自己的信譽」。

 

苦勞網為第二屆社會公器獎得主,其創辦人孫窮理觀察到,現在的媒體邁向分眾化,大眾媒體也是一種小眾媒體,但大眾媒體分眾的結果造成大眾媒體的輿論空間容易侷限在社群內部的對話,例如談話性節目應是公共領域的概念,但到後來每天都是重複的臉孔和名嘴在發言,節目只為了5%的人而做。孫窮理說,大眾傳播媒體在消失中,通通變成了分眾或小眾媒體,所以可以將形容獨立媒體為「小眾」、「分眾」、「另類」這些名字全部都還給大眾傳播媒體,大眾媒體的公共性也漸漸消失。

 

孫窮理表示,目前苦勞網的困境在於怎麼跳脫社群,使內容更具開放性。他指出,非營利組織必須讓它的小額捐款維持在財務70%,組織才健康。而苦勞網2009年的小額捐款佔總財務比約70%,2010年小額捐款達170萬,佔總收入210萬的80%,這即是公眾的力量。他強調,苦勞網的作法是公開每個月所有的收支與財務情況讓大眾檢視。

 

《環境資訊電子報》為第三屆社會公器獎得主,其總編輯彭瑞祥說:「很多人問我什麼時候才要換薪水高一點的工作」,一語點破了新聞工作者的環境艱苦,加上編輯人力與經費不足,想主動做深度與即時性報導時,很多議題無法顧及到,但他一直不願放棄,在他看來「環境才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彭瑞祥認為,公共媒體很需要熱情的公民記者,其培訓也是一個重點。他表示,公共媒體可和商業媒體結合運作,針對網路公共媒體,他認為:「政府可提供網路媒體公共伺服器及公共的頻寬,這類的資源對獨立的網路媒體而言很需要」。

 

台大新聞所長林麗雲認為,以上提到的三種的資金模式,並不太穩當與恆久,因此她提出,應對未盡公共責任的商業媒體抽更多稅,而台灣的公共媒體或許可參考商業媒體的集團化運作方式,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另外,吳國城提出「國家應對郵資給予全額補助」,林麗雲同意政府應增加補助,或參考韓國的作法,提供公共印刷機讓平面媒體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