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新聞講座】李天鐸:Job不是問題,Career才是關鍵!


李天鐸  【謝宗達、張傳佳、小神繪理加、尹智剛/臺灣大學新聞所報導】



 





  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倡議多年,未來展望如何?實踐大學教授李天鐸研究電影和音樂文化產業多年,3月23日受邀至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演講,主張台灣文創產業應善用小型靈活的工作室發展文化創作,而後製與行銷則由交由大型製作公司負責。

 

  他首先解說台灣當前發展文創產業的困境,在對其概念與範疇混淆不清,檯面上各種說辭流於空洞,反掏空了其原有的美學意義。而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分作兩個層次,其一是發展產業的素材-文化;其二,是產業發展的環境與組織結構。



   我們擁有什麼文化素材?李天鐸直指台灣人謬誤的邏輯:「外國人有,我們也要有。 西方的時裝流行,不論優劣,馬上就被台灣市場給接收。」所以我們的文化就是日本人的文化、美國人的文化。因此,台灣雖然大量接受其他文化的水平輸入,但自身垂直性的文化深耕不足,無法輸出至其他國家,產業規模自然受限。

   環境與組織結構的層次上,台灣也未能爭得優勢。李天鐸觀察,目前台灣文創產業的結構型態,大多屬「House」型,即中小型規模的工作室,資源有限,無力水平連結其他產業或垂直整合前端創作至後製行銷。因此國片如《海角七號》、《艋舺》的成功,只能歸於單一作品的魅力,無法推及整體產業面,達到好萊塢或日本漫畫產業的榮景。

    因此李天鐸建議,台灣欲發展文創產業,不能直接移植好萊塢或者日本漫畫、電視劇經驗,應該發展垂直分工的「共生型」模式,亦即由小型靈活的工作室發展文化創作,而後製與行銷則由大型製作公司負責;此外,台灣內需市場小,獨力發展文創產業不易,應該作為創意生產者連結其他大市場,例如地理與文化相近的中國大陸。亦即,與其以政治國族的「China」觀念看待中國大陸,不如以歷史文化的「Chinese」概念放大格局,重新思考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向。     

       最後,李天鐸再三期許台下聽講的新聞所學生,作為一個高學府的研究生,應該把自己的格局放大,「對你們而言,找Job(工作)不會是問題;應該遠眺35歲以後的Career(職涯),不只是培養自己做個記者,而是看到整體的結構面,這是現在學生所缺乏的。」而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就看這一批新的青年學子如何探尋活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