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新聞講座】記者真命苦?記者工作甘苦談



【記者/蔡耕碩、張雅婷、施昱竹、林家安報導】校友座談  



 



  三月九日,在台大新聞所師生聚集、熱鬧喧騰的教室中,三位新聞所畢業的學長姊回娘家了!他們與學弟妹分享數年的工作經驗,無論是矛盾心境、或是現實與理論拉扯過後而得出的人生哲理,都是傳承給初生之犢的前人智慧。此外,他們更丟下了許多當代傳播中,值得咀嚼、思量的問題。



 



在商業競爭下,新聞工作者應如何立足、生存,並自我定位…?



 



蔡永彬:拿捏不易的科學報導 又愛又恨的氣象預報


 


         現任職於聯合報的蔡永彬表示,報社人力正逐漸縮減中,代班成了記者無法逃避的事情,所以,勞
IMG_6086  工、環保、教育以及全國性社團等路線的新聞,都是他可能會接觸到的。他認為,這種廣泛代班的現象,是節省人力成本須付出的代價。


 


         「長期關注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專業。」蔡永彬說,在求職面試時,可以跟主管說自己長期關注哪些議題。蔡永彬舉例說,自己在面試時跟主管說「我看棒球看了二十一年!」,但當時的職棒才打到二十年,表示他早在職棒開始之前就在看棒球了,這意味著他比大多數人還要更加了解棒球。長期關注某個議題,吸收各類型的消息,就能變成這方面的專業。除了能夠增加求職時握在手中的籌碼外,「甚至官員還可能會和你聊起未來施政的方針。」蔡永彬說,這是很難得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蔡永彬也向大家分享在聯合報的工作經驗:一起床,就要開始注意當天發生了什麼新聞,尤其是自己跑的主線要特別注意,如果當天要代班,也要隨時留神。下午要向主管報稿,講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預期還可能發生什麼事情。之後掛稿單,就會決定當天新聞的大致走向。截稿後,蔡永彬也習慣等待至少半小時,直到主管確定沒問題才離開。


 


         平時主跑氣象、科學線,蔡永彬跑出自己的感想。報社主管通常不是科學領域出身,因此給予他許多自由空間,但這種自由其實是一把「雙面刃」。碰觸到主管不熟悉的領域時,蔡永彬任意揮灑的空間更多,主管也不太會任意刪減修稿;但也正因此,新聞的大、小、輕、重就必須盡量向主管詳細報告,供主管下決定。壞處是,若內容有錯也較難被發現、修改,監督的力量較少。


 


對科學不正常幻想 會有很怪的新聞


 


  隨著前陣子的科幻電影熱,新聞報導可能會有一些太過天馬行空的幻想,例如:「地球是否真的會像電影劇情般,在2012年的時候走向滅亡?」,或者「是不是會有外太空來的星球擊中地球?」,面對這樣的問題,即使知道是天方夜譚,卻仍然得去完成這個報導,算是記者的無奈。


 


  新聞工作者也是從社會大眾來的,不管問題淺或深,民眾的問題也可能會是主管的問題。蔡永彬曾被要求做了全版的「為何全球暖化還是會有寒冬」的新聞。雖然這對學自然科學的人可能是直覺,還是得完成任務,並在報導中解釋:「暖化」並不是一直變熱,而是年均溫逐漸提高,所以,每年還是會有冷有熱。


 


         蔡永彬說,在氣象線,最常接觸到的就是氣象局,久而久之也覺得「氣象局的人還滿倒楣的」。一般民眾對氣象局是又愛又恨,希望氣象報的準,卻又總是只記得報不準的時候。氣象預報並不是萬能,本身就存有很多侷限,只能夠藉由不斷的修正,盡量貼近真實的狀況。而身為一個氣象記者,就可能會和氣象局變成「生命共同體」,「像有時候氣象預報不準,我就會接到朋友的抱怨電話。」蔡永彬說。


 


         有時候「認知」和「印象」都不一定是對的,蔡永彬說他入行第七天,就曾和主管爭論過「芭瑪颱風到底是否為史上最久的颱風」。雖然他記得,芭瑪颱風並不是史上最久的颱風,但因為一時間找不到確切的證據,最後以「堪稱是史上最久的颱風」作為見報的內容。而事後也找到資料證明,史上最久的颱風是1986年的韋恩颱風,芭馬颱風只能排到第七名而已。這個經驗告訴蔡永彬,做新聞時會發生很多狀況,有時候新聞室內會提出較不合理或奇怪的要求,這時,平時若有關注相關消息,就能有充足準備應付主管的要求,進而影響新聞的走向。


 


         蔡永彬認為,很多小事情,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派得上用場,例如ECFA和勞保基金,如果平常沒有注意這類的消息,當主管要求做一篇關於ECFA的報導時,就會不知道該怎麼下手。現在進報社不一定能夠到你喜歡的部門,可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平常沒有多注意各種消息,被派任去跑比較陌生的線時,就會碰到很大的困難。蔡永彬說,「我到現在還是很缺乏對歷史的認識」,歷史也就是你跑的這條線以前發生過什麼,因此平常在跑線的時候,要盡量多充實對這個線的知識。


 


         如何拿捏關係也是一個新人應該注意的,有時候受訪者只願意跟比較熟的記者講實話,這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不需要因此感到沮喪難過。互相尊重之餘,更要依靠自己的新聞專業去建立良好關係,不嫌麻煩、仔細問問題;知道官員個人最新的狀況,可以多跟他聊聊,久了就可以聊出不錯的關係。


 


         受訪者之外,同業之間的關係也不能忽視,蔡永彬認為,和同業相處就跟和同學相處一樣,「人都會有麻煩的時候,如果今天有公開的消息,就大家互相通知一下;有時同業相機沒有電或是遲到,就幫他拍一下照片或是跟他提一下剛剛發生的事情,你不跟他說,別人也會告訴他,不如就做個人情給他,今天你做了人情給他,改天別人也會做人情還你。不過,當然獨家還是要自己去想辦法。」


 


         最後,做記者操守相當重要,記者可以在報紙上罵人或批評別人,但是要注意,確定自己寫的都是事實;第二,不能受到他人的利誘。收了禮,是不是以後都不能說對方的壞話?不收禮,是不是又給對方難堪?兩者間的分際要小心拿捏;第三個是語言很重要,尤其是英文。記者可能會採訪到世界各地的人,不會對方的語言沒關係,可以跟對方溝通是最重要的。


 


劉冠吟:「有錢大家一起賺」 蘋果日報賞罰分明的商人思維


 
IMG_6116  


  第十五屆校友劉冠吟,進入蘋果日報工作兩年多,從房地產新聞調到財金中心,現在主跑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新聞。她說,一般對蘋果日報的印象是無特定政治立場,但其實有,只是不同於其他報紙。「老闆反共產黨」,劉冠吟說,在大陸,除了香港之外,蘋果記者進不去任何採訪現場。她曾試圖用私人家屬名義混進新聞現場,卻還是被識破。因此,她笑說,若要進蘋果日報工作,「熱愛去中國大陸觀光的同學要有心理準備。」


 


  蘋果日報來台近十年了,劉冠吟說,身為商人的老闆,仍維持一貫的商業思維與作風。每天上班前,都會在大門口看見老闆提醒所有員工的「昨日銷售量」;新聞議題框架的選擇,也以提升銷量、獨家、單則點閱率為主要依據。而這些思維邏輯,轉換為實際作法就成了「鋤報會」與「讀者會」。


 


  「讀者會」,是蘋果日報定期蒐集讀者對每一則新聞的感受與投票,並加上統計、開放試訪問等量化和質性作法混合下產生的結果;而「鋤報」,是依據「讀者會」的結果來對內部各中心的副總進行的檢討會議。「鋤報,是新聞室最大的壓力,通常都是主管去開會、受罵」,而讀者會的結果,則常讓寫新聞的記者本人五味雜陳。「有的新聞點閱率3040;有的就『零』人。那這個時候你(記者)會有什麼感受?回去通常就會檢討一下。」劉冠吟說。


 


  劉冠吟說,蘋果高層對於漏新聞或攝影照片要求甚嚴,「鋤」得很厲害。「我們有一版《蘋果愛地球》,出發點是愛護動物,點閱率蠻高的。但有一次撰稿的人不知道怎麼『著猴』了,本該介紹吻仔魚,卻把主題寫成『如何烹煮吻仔魚』,就被鋤得超慘的!編輯也被罵得臭頭。」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作法之外,劉冠吟也對於蘋果內部的人事文化有所觀察。她認為,蘋果日報有一個特定的「循環系統」-「有進有出」、「賞罰分明」,讓員工在一個充滿戒備的環境下工作。蘋果日報的「挖角文化」是員工進出流量高的機制之一,老闆願意大方支薪,甚至給兩倍薪水把員工從別處挖角過來;然而,一旦漏新聞,當天晚上馬上就簽離職單的案例也不時耳聞。「無論盈虧,年底都會淘汰2~3%的人,這就是搖蘋果樹。」劉冠吟認為,保持大量的進與出,就是蘋果日報維生的循環系統。


 


  另外,賞罰分明也是老闆商人性格的體現。平時的獎金和獨家獎金多,獲利時,員工在四、五月還可分紅。劉冠吟回想令她印象深刻的一次:「前幾年金融海嘯時,我們齊頭式減薪3.5%;但是景氣回溫時,薪水就重新加回來了。」她認為,「有錢大家一起賺」是別的媒體較看不見的景況。


 


  蘋果日報重視效率的程度自然也不在話下。劉冠吟說,蘋果日報有預先做好名人「福壽刊」的習慣,亦即,名人過世的新聞「內文都寫好了,因為都是特稿;照片也選好了,通常選遙望遠方的那種。其他就剩導言空下來當天再寫。」劉冠吟說,有些年紀大的名人仍在世,但福壽刊早就被做好了。不過這還不夠,2009Michael
Jackson
猝死時,情況太突然,根本超乎預期、來不及做福壽刊,從那次經驗之後,「蘋果就加緊做福壽刊!」


 


  對於蘋果日報的新產物-未露面的「壹電視」與網友討論熱絡的「動新聞」,劉冠吟有獨特看法。她認為,動新聞就是要重現讀者看不到的東西,它突破文本的疆界、呈現一種「擬真」(例如:模擬一棟未完成的建築)。「就是牛鬼蛇神,香港的動畫奇才湊在一起。……它呈現兩天前的新聞,因為動畫耗時,又要畫到百分之百貼近真實,所有細節、長相都要求逼真。」劉冠吟說,正因如此,不夠顯著的新聞就不會做動新聞,而一則顯著的新聞,例如:郭台銘,蘋果日報總共會派出六個人駐守(壹電視、動新聞、蘋果日報,三方的文字與攝影),非常重視。


 


  「其實動新聞的點閱率已經超過平面(媒體)。」劉冠吟說,但是兩者都還沒有收入,她建議大家可繼續觀察後續會如何發展,朝向收費制度或其他路線都有可能。「在整體大環境的蕭條下,為什麼電子媒體還可以越來越蓬勃發展?平面媒體也沒有倒,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劉冠吟在最後丟出了這個問題,留給在場的師生思考空間。


 


羅彥傑:怕熱不要進廚房 怕窮不要當編譯


 
IMG_6105

  第十三屆校友羅彥傑,回娘家與學弟妹分享在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工作的觀察與心得。1995年,他進入號稱「金子打造的第一大報」的自由時報工作,他說,自由時報的本土意識強烈,甚至不惜放棄賺中資或陸客來台的經濟利多。意識形態上,反中決不手軟,「很有骨氣」,他認為,雖然這種意識型態不一定每個人都買帳,但這種堅持理想的骨氣值得肯定。


 


  羅彥傑將自己在報社的工作經驗不只單純視為是勞動,更自許為在進行蹲點與田野調查等學術觀察。對外,他觀察到自由時報真正的對手是蘋果日報,雙方互打發行量與閱報率之戰;他同時也注意到聯合報和中國時報也因同質性高而捉對廝殺。對內,他看到報社組織儘管裁減基層人力,但同時也在上層結構編制上疊床架屋,譬如廣設主管職銜作為分封之用,這些在在都是為了更能貫徹報老闆的個人意志。「什麼是新聞專業?與報老闆的意志一致,就是新聞專業。」羅彥傑下了註解。


 


  除了砸錢、賺錢之外,羅彥傑認為自由時報很難能可貴的一點是「老闆帶頭重視社會弱勢與光明面的新聞」,有時候甚至預留頭版、三版的空間,放些鼓舞人心的底層人物新聞。但是,也偶有淪為傀儡的感受。1997年,香港回歸,羅彥傑說,雖然參加了報社的採訪團,但其實新聞早已預先規劃與定案,親臨現場只是用來增加報導的公信力。


 


  2003年,羅彥傑一度進入蘋果日報做正職。他說,在蘋果日報的日子裡,感受到香港主管非常有求知慾,也非常重視普羅大眾讀者的反應,並用禮賢下士的態度對待部屬。港商企業文化確實與自由時報的本土企業文化大不相同。


 


  他說,工作多年的他對某些新聞工作的定義有所改觀,例如,對「獨家新聞」的心境轉換:「從『不求獨家、只求不獨漏』到『漏新聞沒關係,只要不漏掉報老闆重視的新聞即可』。」羅彥傑說,新聞工作的現實,就是不斷在矛盾與理念中找尋到平衡點。


 


  至於編譯工作上的注意事項,羅彥傑也分享了兩個重點,首先是要有常識,平時注意重大新聞的進展;翻譯時,則在措辭上力求信達雅。面對同學提問敏感的編譯收入狀況,他半開玩笑說,「怕熱不要進廚房,怕窮不要當編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