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熱門焦點】從劉薰愛事件看記者專業性

伊林名模劉薰愛遭到TVBS記者黃阡瑜逼問變性一事,在網路上,在媒體界,鬧得沸沸揚揚。基本上,主調不離批判記者問話不夠冷靜專業,態度囂張跋扈,而透過這件事背後,記者的專業性值得拿出來重新省思。



 



「請問家人去世後,你現在的感受如何?」這句話常常拿出來調侃記者:每逢天災人禍,面對痛失親人的家屬,記者老是會迸出這句不夠體貼的問題。但記者採訪敏感議題時,該如何問話,問得又得體又能得到所需要的採訪內容?調侃完後,新聞學在這方面一直都沒有給我們記者們明確的答案。



 



記者的工作就是採訪,而採訪就是門與人相處溝通的藝術,這門藝術坦白來說,很難。一般而言,記者採訪的時間相當有限,從完全不認識受訪者,在沒有任何友誼基礎下,立刻就要受訪者掏心掏肺,說出心中的話。尤其電視台記者,有時他們問話「直接」,甚至「白目」,就是希望受訪者暴跳如雷,或者淚如雨下,電視台才有「畫面」,記者才好向長官交待。


 


這個問題,可以嘗試從兩方面著手解決。第一,從溝通的角度。我們都明白,人際交往都有防衛心,如果從完全陌生的兩個人,一開始就硬要突破心理防線,通常只會弄得兩敗俱傷,採訪效果極差。所以採訪時,一般都採取「軟性溝通」,從不相干的周邊小事,慢慢地導引到主題,有必要時,才正面突破探問。劉薰愛事件為例,在互信基礎還沒建立前,記者問話就太過尖銳無禮,又擺出一副「我是記者,你是公眾人物,你就該給我答案」的態度,當然會遭到攻訐。


 


別忘了,受訪者是人,記者也只是份工作,受訪者沒必要受到記者「無禮」又「無理」的對待,當名好記者前,先從當個懂得善於與人溝通的「好人」開始。


 


第二,就是台灣媒體的結構面。為什麼我們的記者總是匆匆忙忙?為什麼他們沒時間好好去瞭解受訪者的感受,再好好地採訪?商業掛帥的媒體環境裡,一位記者一天通常要跑四、五條以上的新聞,有時連新聞的來龍去脈都沒搞懂,就要提槍上陣,難怪媒體素質如此低落。


 


很多人會無可奈何地說:「沒辦法啊!電視台要賺錢,要講求收視率,新聞當然要快,要即時,要夠辛辣啊!」這種說法,大有問題。現在資訊如此快速發達,天底下根本沒有新鮮事,觀眾要的不再是「夠快」的新聞,而是要「夠深」的新聞,你每則新聞做30秒,做15則新聞,不如一則新聞做90秒,只要做5則新聞。把資源集中,把新聞挖得更深入一點,讓記者有更多時間深入採訪,把新聞的氣魄做出來,收視率才會更加提高,有眼光的廣告商則更願意在有質感的新聞後面下廣告。鯉魚在泥池打滾,是別想幻化成龍的。


 


電影《驚爆內幕》中,艾爾帕西諾是花了多大的功夫,不斷向受訪者(羅素克洛)溝通,不斷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甚至敢於向電視台長官挑戰,才完成揭露菸草公司弊行的深度採訪報導。新聞是要花時間去採訪,才會有深度的內容出來,拼命打爛仗,壓縮記者的採訪時間,跑更多沒意義的新聞,像劉薰愛事件恐怕只會層出不窮,讓社會再度看低台灣新聞記者的水準而已。

(文章由Simon Ma撰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