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張錦華教授觀點】收視質 PK 收視率!


有鑑於台灣電視新聞品質十分不佳,一般認為目前行之有年的收視率調查是主要禍因之一,NCC 因此委託了一個研究案,探討推動收視質調查的可行性,近日也舉行座談會發表報告,各界都表示相當支持。筆者也是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常會被問到以下幾個問題,藉《大紀元》一角,與讀者一起探討。 



首先,什麼是收視質呢?有不少電視界的朋友也在問,這是一種主觀的判斷嗎?準確嗎?



 



其實,收視質的調查與收視率一樣,主要都是一種量化的問卷調查,只是收視率問的是「開機率」,亦即觀眾是否開機。至於開機之後,真的收看了嗎?喜不喜歡看?認為節目好不好?就不得而知了。而收視質的調查正是邀請觀眾填答他/她們的欣賞度、信任度、評價或推荐程度等問題。因此,同樣是一種客觀、大量的收集閱聽人資料的調查。



 




收視質的調查會帶來什麼好處呢?這是大家接著會問的問題。由於現行的收視率(也就是開機率)是唯一的收視市場數據,因此,已經變成為台灣的電視公司和廣告業者之間的貨幣了,多少收視率就換算多少廣告費。結果造成媒體工作者的唯一工作目標和成就,就是追求畫面聳動驚人(煽色腥),就可吸引觀眾不轉台,就賺得收視率(廣告費)了。結果,新聞學講究的真實、平衡、客觀、深度、公共利益等等,都不敵收視率的所向披靡,凌駕專業之上。即使觀眾看完之後,罵聲不絕,也毫無作用!


 


收視質的調查則可以提供觀眾的評價資料,事實上,據哥倫比亞大學傑出新聞研究計劃多年來的研究顯示,好的節目品質,觀眾的忠誠度高,連帶也提高下一個節目和廣告的收視率和好感度。同時,收視質調查可以發現,什麼樣的觀眾特質會欣賞那一種節目品質,顯然有助於提高廣告商區隔其目標客戶的精準度。


 


如果收視質調查也能夠有助於廣告商,就可以產生另一種生產邏輯的標準,電視節目競爭的目標就不僅只有吸睛的效果,而是要考慮觀眾的大腦判斷了。如果電視台希望提高收視質,不但會給予優秀媒體工作者表現的機會,也會為社會帶來好的節目,就可以進入一個良性的競爭循環。


 


國外也有收視質的調查嗎?是的,其實大部份的先進國家的媒體市場,如美國、英國、澳洲、日本等等,都不僅只有單一的收視率調查,包括民間調查公司或是主要的媒體(公共媒體)都一定會進行收視質調查,了解它們的觀眾的想法和評價。事實上,台灣的公共電視、客家電視、原住民族電視台也都在進行收視質的調查。


 


台灣要如何起步呢?事實上,美國都已經實施四十餘年了,我們現在才開始,通常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才能在既有的市場規律中開出一條小路,然後結合廣告業者、民間監督團體、媒體代表等一起,建立常態性的獨立專責機構,樹立中立客觀嚴謹專業的形象,才有可能獲得信任,提供可長可久的調查數據,改變現有的單一收視率的盲目競爭生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