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 金/採訪報導
張耀懋舉出許多新聞中的邏輯謬誤,並探討臺灣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給予新聞所同學更多看待醫藥新聞的觀點與反思。(文/蔣金 圖/徐偉真)
「人常聽從權威而缺乏判斷能力」張耀懋在一開頭就點出大眾對於醫學知識的盲點,認為思辨的能力十分重要。
退伍後即到民生報任職,現任聯合報醫藥新聞組長,主跑醫藥新聞至今二十多年,張耀懋多年積極投入醫藥衛生保健的科學普及和傳播,不但受到各界的高評價與讚賞,對於推廣健康知識與衛生教育有卓越的貢獻。
張耀懋在生活中時時思考新聞,希望從艱澀的知識中,找出科學與醫學的趣味。「我上述的每句話都是有科學根據的!」他在談論到燒炭自殺率的話題時這麼說。凡事都需要查證,他舉例「單身精神病」並不是因單身會導致精神疾病,而是因為精神病的病發年齡在青少年,發病後多半不易結婚所導致;黃色指頭容易得肺癌,是因為指頭因為吸菸多造成黃指甲,而不是黃指甲造成肺癌。他也曾為找出〈雙子宮、單側懷雙胞胎,全球第三例,全臺首例,機率只有2500萬分之一〉報導中的邏輯謬誤,爬梳醫學國內外期刊資料,寫出〈機率2500萬分之一的假象〉破除「首例」、「全球首見」和比率數字的迷思。
張耀懋強調,在支持某項論點時,要看過許多研究資料,才能說服別人。「甚麼研究你會信任它?」他說研究中也可能隱含看不到的事實,著名雜誌Boston Globe裡曾提到「草稿寫好了,只缺作者(Draft completed , author wanted)」,許多藥廠所贊助的研究與廠商利益的正相關高達七到九成,藥品研究案在特定藥廠影響與贊助下,讓「不令人滿意的研究結果,轉變成有利的結論!(unfavorable results, but favorable conclusions!)」。而不同的文字呈現也會傳達出不一樣的效果,如「這杯水居然還有半杯水」、「這杯水只有半杯水」、「這杯水還有半杯水」意義上均有差別,但事實上都是指半杯水。撰寫報導時當不加謹慎,偏差訊息也許就會向下游一層層擴散,藉由媒體及廣告進入生活當中。
「記者是reporter不是recorder」張耀懋說,面臨網路和個人媒體的衝擊,記者的價值在於專業判斷與詮釋能力。也因為長期在新聞路線上耕耘,記者能較一般人看到更多面向,「如果能發揮自己肚子裡的墨水,就不怕被取代」。他認為,雖然現在媒體常被民眾罵,但大家不該妄自菲薄,以大時空架構下來看,許多批評其實都是個案。他也說很少看到以科學評論科學的社論,他就曾撰寫過關於〈吸二手煙的風險比吃美牛更高〉的報導,親自做實驗以科學方法計算風險。
張耀懋提到他曾做過一項研究,顯示幾個在中非、南亞的國家醫療人力不足,但卻同時向英美日等先進國家輸出醫療人力,就如比爾蓋茲曾說的「窮人需要疫苗,不是電腦」,張耀懋指出,醫護人力與電腦人力不同,少一個電腦人力,只是經濟差一點,但少一個醫護人力,就會有許多病人無法受到妥善照顧。臺灣每年固定產出1300名醫生,若有一位臺灣醫生移民到先進國家,就表示臺灣將有750位病人沒人照顧。
張耀懋說,在臺灣,僅相隔一個中央山脈,臺北到臺東飛行五十分鐘的距離,平均餘命就少了八歲半。研究指出生命的長短和社經地位有關,住的地方不同,決定了人生的起跑點,也決定了生命的長短。張耀懋擔任醫療奉獻獎的評審,撰寫過許多得獎者在偏鄉從事醫療服務的感人故事。他提到第七屆得主施桂蘭女士,每次吃飯時總是用水把熱騰騰的飯菜澆涼,為的是「趕快去照顧更多病人」;去年得獎的宋玉潔修女,60歲得到乳癌而切除了一邊的乳房,她現在70歲了,還是每天開著老爺車去照顧臺東的老人,而在開車的過程之中,還會把她看到的流落街頭的孩子撿回教會,因為她認為不把他們撿回來,明天他們就會成為流落街頭,打架鬧事吸食安非他命的少年。
「臺北的醫生到花蓮很遠,到美國卻很近。」張耀懋最後引用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的話,描述醫生不願服務在地的情形,道出臺灣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無奈。這些地區 除了需要醫療人員,更需要記者的見證,「無論你見或不見,許多問題都正在發生」,他勉勵同學多關心這片土地,甚至未來投入醫療新聞路線,撰寫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