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藍婉芸、徐偉真/採訪報導
張耀懋以問答方式談醫藥新聞的本質與論述,與臺下同學互動討論,激發新想法。(文/藍婉芸;圖/徐偉真)
醫藥新聞是什麼?是怎麼產生的?讀者又看到了什麼?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聯合報醫藥組長張耀懋應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之邀,於本周二(3月11日)以「醫二三事──請用科學說服我」為題,用實際的例子和範例分享,談從科學證據出發寫醫藥新聞。
打破成見了解原貌
「住在香格里拉和住臺北市的人,誰比較長壽?」一開始,張耀懋以問題開場。
「臺北市資源豐富,人應該會活比較久」、「香格里拉環境乾淨,人的壽命應該很長」,同學們紛紛舉手表示意見,張耀懋統計後發現同學傾向認為香格里拉的居民比較長壽。
張耀懋接著展示廣西長壽鄉相關報導,「廣西長壽鄉,癌患湧入瘋致病」、「限長壽迷思?簡單質樸才是核心」,內容指出長壽鄉百歲人瑞多,離都會區有段距離,且擁有長壽秘方。而在看完報導後,再次詢問同學對於何者長壽的看法,結果顯示有更多同學在閱讀報導後,改變原先看法,選擇香格里拉居民比臺北人長壽。
然而,其實臺北跟香格里拉和者長壽的比較是很難判定的。張耀懋根據WHO統計資料指出,短命國家源自於戰亂國與落後國。而相關研究也指出,事實上,社經地位越高,越長壽。讀者會認為香格里拉是長壽村,是因為比較的數據為平均壽命,換言之,只計算仍然存活的村民,夭折的小孩、外流的青壯年問題,都不會在數據上呈現。僅是計算長居住在此的老年人,當然會讓人誤以為香格里拉是個長壽好地方,卻無法看見村子的原貌。
張耀懋重視新聞背後的數據和研究。(文/藍婉芸;圖/徐偉真)
報導難的是貼著事實走
張耀懋認為讀者可以罵媒體,但為此遮蔽事情本質,那是可怕的。(文/藍婉芸;圖/徐偉真)
「醫藥新聞對讀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張耀懋指出,醫藥新聞不但會讓大家對事物有特定印象,甚至會造成語意的轉換。舉「燒炭」兩字為例,他說:「我們以前聽到燒炭,會覺得是烤肉,但經過媒體報導後,現在提到燒炭,都會想到自殺。」
張耀懋說,媒體對一個現象會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媒體與自殺》的作者鄭泰安也指出,臺灣燒炭自殺風行是因為媒體推波助瀾的效果。例如當年張國榮自殺的消息見報後,引發當時自殺仿效的風潮,導致好幾個人也選擇以跳樓結束生命,所以現在報社都會要求低調處理自殺新聞,記者也有內部的「六要六不要自律」。他也提到:「媒體若是再繼續報導卡車衝撞總統府事件,難保不會出現第二次。」
張耀懋表示,在燒炭自殺的人數遽增之後,兩年前新北市規定木炭要放在上鎖的架上販賣的政策,卻引來許多批評聲浪。然而,這政策的實施是有科學根據,並證實能有效降低燒炭自殺率。在媒體一面倒的聚焦報導此政策的不便民,張耀懋則以〈鎖炭生命線〉、〈老闆,拿一包木炭〉正向地進行報導,介紹香港大學教授葉兆輝的研究。告訴讀者將炭上鎖的屯門地區,燒炭自殺率大幅下降了31.8%,換算成臺灣每年約一千人死於燒炭的比例,等於是在鬼門關前救回300多條人命。
張耀懋說,有時一時的不方便可以救人一命,換個角度思考,其實會看見不同的風景。新聞報導很容易的用對與錯的二分法去評斷事情,這種報導反而好寫,但是要貼著事實走才是難的,難在你必須去注意每個事情背後發生的原因。他所舉的例子都是他醫藥記者生涯的片段,到新聞所演講同時也像是招兵買馬,希望能讓更多未來新聞人認識醫藥新聞,並投身其中。

小辭典:六要六不要
  • 六不要:
  1. 「不要刊登自殺照片或遺書」,以免增添聳動成份。
  2. 「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細節」,以免引發模仿行為。
  3. 「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因為自殺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相影響所致。
  4. 「不要將自殺過度美化或合理化」,特別在當事人為名流聞人時,媒體如將其視為解決之道,甚至將之英雄化、浪漫化,容易引人效尤。
  5.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以免形塑錯誤的偏差印象。
  6. 不要過度責備相關人等」,以免火上加油。
  •  六要:
  1. 當報導事件時, 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2. 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
  3. 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4. 突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
  5. 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6. 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