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新聞講座】詹偉雄:經驗,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


【記者邱偉淳、李映昕、邱彥瑜、梁德珊報導】

「為什麼,台灣有青年維特的煩惱?」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解釋,台灣教育考試為重,壓抑少年胡思亂想;學生直到畢業,面臨生涯抉擇時,煩惱便找上門來。少年維特的煩惱遲到了,青年時才正要開始。

詹偉雄引用歌德名著破題,勉勵新聞所學弟妹忠於自我。此次以「Make you free」為講題,其實是詹偉雄就讀台大新聞所多年來,為同學解惑人生的集大成。

「青年維特」不僅隱喻教育體制,也是台灣社會的寫照。千禧年前,詹偉雄稱作台灣1.0,是壓抑的少年維特時期。「集體化社會裡穿上制服,把個體不一掩蓋掉。」他指出,社會壓抑源於戰後恐懼貧窮,全民拚經濟的時代氛圍;詹偉雄舉全台自助餐為例,店面從南到北各自坐落,但必有豆干肉絲、菜脯蛋等菜色,「有標準化在裡頭,才不會很緊張,不會有選擇的徬徨」。

千禧年後至今,是詹偉雄口中的台灣2.0時期:中國取代世界代工廠角色,台灣迫臨產業轉型。詹偉雄表示,如今再作菜色統一的自助餐生意慘澹,唯獨「創造有意義的差異才是應該做的事情,不該做的事就是平庸」。詹偉雄也譬喻當今社會如同職棒,三壘手要能撲接強襲球、一壘手不擅守備無妨要能強打,適得其所最能發揮長才:「社會要結構你成為與眾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才能跟技藝。」

詹偉雄借用IDEO總經理湯姆凱利(Tom Kelley)的英文字母「T」,勉勵大家除了廣度更須涵養深度,,並提醒,過去的新聞人正是欠缺獨門專業;他更表示,應運破壞創造的社會需求,不只是學有專精的「T」,更要「正」,不僅是橫的廣度、縱的深度,多出來的三劃,意謂順應內心渴望,延伸多方觸角,塑造自己成為跨領域的專家,方能應運時局變化。

演講尾聲,詹偉雄不忘「青年維特」的譬喻,邀請聽眾重拾浪漫的自我,尋找自己的答案,做真正想做的事。他引美國著名教育家赫欽斯(Robert M. Hutchins)的名言作結:「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青少年準備好,用自己的餘生來教育自己。」詹偉雄藉此呼應他的學習理念:經驗,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