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新聞編輯】比報作業二 日本福島核一廠事件看我國核電廠對應政策等三則(鍾心怡)




事件一:日本福島核一廠事件看我國核電廠對應政策(2011/3/16[M1]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標題



【主標】提高防護 核四續建


【副標】馬總統:我核電政策不變 核一、二、三廠 繼續運作



【主標】我3座核電廠 不停止運作


【副標】總統指示:核四興建 做好安全監督 最後關頭…誰毀核廠 「原能會主委」






馬:核廠不停機 核四續建



核四啟用 吳揆:延1年



篇幅/版面/位置



A5 東日本大地震 核四對應



A6 為日本祈福



A4 日本強震‧核災



A7 日本大地震 特別報導






報導焦點



【台灣核電廠政策未來展望與應變檢討】此篇為主文→配稿│地震、海嘯、核災若一起來 原能會:我應變體系人力不足



【台灣核電廠政策未來展望】此篇為主文



【核電廠的設計系列報導】此篇為配稿→主文│廢燃料棒暴露 釀更大災害



【輻射防治應變措施系列報導】此篇為配稿→主文│防輻射 我機場設檢測門



配件



【照片】日本福島核一放射性物質外洩,民眾逃難照片



【照片】馬總統率領原能會主委等人為日本震災往生者默哀


  1. 【表格一】日本福島核電廠與台灣核一廠設計差異比較表

  2. 【表格二】台灣四座核能電廠地震及海嘯設計

  3. 【照片一】桃園機場設輻射篩檢站,提供從日返台的旅客檢測;輻射檢測門各項功能說明。

  4. 【表格一】國內核子事故緊急應變體系

  5. 【蘋果民調】針對日本震災輻射汙染引發恐慌,國內立委及環保團體要求停建核四,請教民眾看法。

  6. 【輻射汙染Q&A】

  7. 【照片二】環團與立委召開記者會,表達對核電廠疑慮。










觀察[M2]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聚焦於政府對於核電廠政策的回應,援引消息來源內容也盡量兼顧正反並陳的報導原則,除了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吳敦義,同時也引述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立委的反對聲音。不同之處在於,中時報導面向較為多元,除了政府官方的說法外,還加入了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台大教授)對此事件的看法,同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預想台灣若像日本一樣,遭逢地震、海嘯與核災一起來臨時,引用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院長吳敦義與原能會主委蔡昆鴻的說法,評估台灣現有的情勢與問題所在。聯合報雖另外加入了貢寮居民代表的說法,但僅以不到一段的文字帶過,將政治人物與政府官員的說法列為報導主軸,似乎將事件焦點泛政治化。





自由時報則將重點置於我國核電廠設計,分析地緣位置與設計上的優劣,災害來臨時是否會對民眾的安危造成威脅,以及與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比較,輔以表格讀來算是一目了然。然而相較於中時與聯合,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吳敦義與原能會主委的說法則做為配稿,篇幅不大。蘋果日報在此則新聞報導策畫上最為特殊。與其他三報將焦點置於政府昨天宣布延續核電廠興建政策不同的是,將報導主軸集中在日本震災輻射可能引發輻射的恐慌,民眾該如何應對或防範。政府的官方說法只是做為報導背景,A7一整版的策畫邏輯皆從民眾角度出發,包括針對民眾對於興建核四的意見調查,以及若輻射汙染真的發生民眾該如何應對的Q&A策畫,題目皆與民生問題有密切關連(例如:日本進口食品問題、碘片該如何取得與作用、求助管道等),如此的編輯手法與蘋果日報秉持「市場新聞學」的原則有關,以讀者的看法為落板的最後依歸。






事件二:夜店大火究責報告出爐 胡志強自殘說引爭議(2011/3/16[M3]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標題



【主標】阿拉火警調查 市府怠忽職守


【副標】報告建議懲處30官員  議員不滿無高層負責 群起撻伐 胡志強立即准辭2局長  並將協助家屬申請國賠



【主標】夜店大火 中市懲處30人 綠批代罪羔羊


【副標】調查報告指胡志強應負連帶責任 但未寫如何懲處 綠議員撕報告 罵「上面都沒事!」



台中大火究責-懲處30人議員批長官都沒事



【主標】夜店大火-中市懲處 沒胡志強


【副標】胡稱「自責想自殘」 死者家屬:不接受這結果



篇幅/版面/位置



A9 話題



A8 話題



A10 焦點新聞



A12 要聞













































配件


  1. 【照片一】國、民兩黨於議會舉牌互相較勁

  2. 【照片二】胡志強照片

  3. 夜店大火懲處人員整理

  4. 【照片一】胡志強照片

  5. 【照片一】火場照片與火焰合成照

  6. 【照片二】胡志強照片

  7. 火災12疑點與市府調查報告對照

  8. ALA PUB火災專案調查報告違失及懲處人員表,(市長、副市長、都發局、經發局與消防局)






  1. 【照片一】胡志強照片

  2. 【照片二】請辭獲准的都發局局長黃崇典

  3. 【照片三】ALA PUB火場照片

  4. 【照片四&五】罹難者陳俊元父母

  5. 【表格一】ALA 大火中市府疏失(都發局、消防局、經發局)



主文延伸配稿


  1. 記者特稿│最嚴厲檢討?報告引爆怒火

  2. 胡「不吃不睡」自殘 綠譏:大笑話

  3. 胡自強「自殘說」 引發爭議

  4. 錢櫃、LUXY都入列 北市消防安檢 12店家違規

  5. 記者特稿│批判胡志強在此事件中失職

  6. 吃不下睡不著… 胡說自殘

  7. 懲處名單 都發局占一半

  8. 違法復業 聯合稽查放水

  9. 住宅區開PUB 依法不同於法不合



容留人數過量 將強制疏離



觀察



【標題】四報處理方式的不同頗耐人尋味。其他三報將焦點置於市府團隊,蘋果日報標題明顯地將夜店大火的責任歸屬直指市長,主標以斗大及紅底白字直接點名胡志強在此懲處報告中並未受到波及,輔以副標顯示即使胡志強為此想自殘,家屬仍不能接受,從市長胡志強的究責切入報導主軸。另一方面,中國時報副標也值得一提,「報告建議懲處30官員  議員不滿無高層負責 群起撻伐 胡志強立即准辭2局長  並將協助家屬申請國賠」,市長胡志強在此中成為動作的主詞,看來果決、負責,同時也賦予了胡志強較為中性(相較於蘋果的負面)的意涵。中時與蘋果皆將「胡志強」至於標題,然而處理方式不同卻賦予讀者截然不同的感受。


【鉅細靡遺】各報報導策畫此則新聞,以自由時報最為仔細,A10全版處理為四報之冠。記者還將火災發生的12疑點與市府出爐的調查報告一一相互對照,也將報告中的人員懲處一一列出,兩則皆表格化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自由時報也針對ALA PUB的不同面向加以討論,包括挖出其過去有違法復業的歷史,同時也探討PUB設在住宅區違法的問題,讀者可感受其用心。


【自殘說惹爭議】與其他三報皆以專稿報導相較下,蘋果僅在標題與導言點出「胡稱『自責想自殘』」作為報導背景,並未如其他三報引述其他立委或議員對此說的回應。聯合報相較之下報導口吻保守許多,配稿中也給予胡志強較大篇幅的詮釋,較不會落入斷章取義之嫌,其他配稿也是針對後續的政策制訂和夜店稽查作探討,整篇報導也可看出聯合欲淡化此新聞事件究責的傾向。相較之下,自由記者還對此說寫了一篇特稿,中時記者特稿雖非針對胡自強自殘,但亦為批判胡志強在此事件中表現失職,究責報告不甚令人滿意,炮火猛烈程度不輸自由,這是與中時護藍的刻板印象不同之處。[M4] 


【照片選材】胡志強為此新聞事件的主要人物,四報皆有不令人意外。自由大篇幅選擇一張真實火場照片,輔以電腦合成火焰,一翻開震撼讀者眼光。蘋果選擇此次火災罹難的陳俊元父母悲泣的照片,其他三報皆無,壹傳媒集團向來以照片吸睛聞名,老父老母哀傷的照片頗能汲取讀者同情心。相較之下,中時選擇了中市市議員舉牌相互喊話的照片(置)於主文處,相較之下凸顯了將此事件政治化的意圖。



 [M1]很好的主題選擇

 [M2]新聞觀察除了客觀敘述外,不妨勇敢的提出妳自己的看法或評論。

 [M3]中市懲處失職官員,當然不會有市長在列,這是行政倫理的基本常識。如果認定市長有責任,則應由監察院提出彈劾,公懲會進行懲處,反對黨議員的動作本是攻防的常態,新聞媒體可以評論,但是就事論事,民選市長本不屬官常體系,只有政治責任,無關行政違誤。


 [M4]中時不會護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