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新聞講座】日震引發食物危機 農產海鮮第一波 乾貨加工品接著來

【2011.03.22 盧詠玨、謝怡縈、鄭紀威、潘紀寧/台大新聞所】

日本這場世紀大震有很多好的新聞切入角度,當前新聞議題講座資深記者卓亞雄認為,對新聞的思考不應局限於福島核電廠會不會爆炸,可進一步探索台日兩國核災的應變比較,及輻射污染對土地、食品的影響。他告訴後輩「要滿腦袋邪念,對事情充滿好奇」,就會找到好的新聞線索。

曾獲吳舜文新聞獎的卓亞雄,談到日本地震時,不忘慰問新聞所的日本留學生小神繪理加。他認為追蹤日本食品流向會是很好的新聞,因為受輻射感染的日本食品,將引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現在只是第一波,第二波會是乾貨,第三波加工食品…」,他說,家人也很恐慌,八十多歲的母親買了十幾斤的乾海帶,上海的妹妹囤了7年的鹽,卓亞雄打趣說,「妹妹想把自己醃成醃肉吧」!

卓亞雄對環境、科學新聞有豐富經驗,他認為台灣媒體僅報導政府檢測日本進口食品的機制,或民眾搶糧的現象,不夠深入。他認為應分析日本核電廠輻射污染,報導未來可能引起的危機,持續對日系食品追蹤。首先,第一波是隨著含輻射物質的雨水降落地面,污染農產品和海產;其次是乾貨類食品,台灣人用來拌飯的日本柴魚,又或日本米等,都可能遭輻射污染;第三波是加工食品,如起司、糖果、牛奶糖、優格等奶製品,而保健食品如深海魚骨膠囊,也可能有潛在危險。他認為,政府「要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問題」。

即使是報導災情,卓亞雄也認為可有不同的角度,例如日本地震出現土壤液化現象。「看土壤變化,最容易的方法是新舊照片比對,很有說服力」,他說,土地穩定的下陷並沒有很大問題,「日本的關西機場仍在下陷,反而是有的地方突然上升,或大幅度下陷。」

他指出,日本和香港的填海造陸,使用的填料和釋放地下沼氣等都有嚴格規範,而台灣,「很多是以垃圾去填,但垃圾硬度不足,含會氧化發酵的細菌也多,變數很多。」他研判台北大直的明水路一帶、宜蘭等地,都有地層下陷的風險。

他指出,發現一個好的新聞線索後,下一步是經營出角度完整的議題。卓亞雄舉蘭陽溪床的不當開發,指出可以「素描」現場的方式,書寫蘭陽溪的現狀,找出舊照片對照,並輔以科學數據說明氣候的變化帶來的新衝擊,最後採訪當地耆老的生命故事串連成篇。一個具有議題性,又極具故事感染力的新聞報導便應運而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