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新聞講座】卓亞雄勉勵媒體後輩 離經叛道才有好報導

【2011.03.29  謝宗達、尹智剛、戴智權、蔡牧函/台灣大學報導】

「作記者,要離經叛道點!」聯合報資深記者卓亞雄,本週二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的第三場新聞議題系列講座,藉由吳舜文新聞獎項歷年得獎作品,評析如何在眾多的自然與社會現象當中,找到值得經營的題材,寫出一篇好看的深度報導。

卓亞雄從事新聞工作三十餘年,不僅曾與許多優秀的資深媒體人共事,也有豐富的深度採訪報導經驗,也數度拿下新聞獎項。親身見證媒體數十年來的變革,他認為現在的年輕記者行動力確實不夠、也缺乏單打獨鬥的能力。

他以資深記者梁東屏獲獎的《阿富汗系列報導》及自身的《北韓系列報導》為例,認為記者進入採訪現場要像「藍波」一樣,在陌生且險惡的環境,要立即察覺當下所處環境,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保護自己,確保稿子能送回總社編輯台,他並告誡新聞所的學子:「不要冒不必要的險。」而在異鄉外境採訪、完稿之後,更要懂得面對自己的孤獨。

卓亞雄認為,從挖掘新現象或新的觀察角度,到完成一篇精采的報導確實很不容易,因為一篇好看的調查報導,除了必須奠基於可資比較的數據資料之外,還要有引人入勝的「說故事」能力。他鼓勵年輕後輩,應多充實各種知識,但也無需害怕接觸不熟悉的議題,因為記者跨專業領域、突破路線之分,才能尋覓新的觀點,例如中時晚報就曾派遣政治線記者執行亞運系列報導。卓亞雄:「用寫政治的方式寫政治新聞,就沒人要看了!就是要用多元的角度去看、去寫,報導才會好看!」

最後,他也再次勉勵未來有志從事新聞的後輩:「要試著讓自己離經叛道,放縱自己的思維、讓好奇心不斷增加!」

吳舜文新聞獎為國內平面媒體的指標獎項。民國七十五年,吳舜文女士有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而成立基金會,歷年敦請傳播專業人士、新聞媒體資深從業人員及具社會公信力的菁英,評選出每年度報紙和雜誌等平面媒體之優秀即時報導、深度報導等作品,除了給得獎人實質的鼓勵,也等同記錄每個時代的社會變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