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新聞評論】魚醫生何處尋? 政府別扼殺養殖業(謝怡縈)

文/謝怡縈

一般人想到動物生病,往往聯想到貓、狗、小白鼠等寵物,主人帶著寵物箱到獸醫院看病的情形,但魚生病了怎麼辦?哪裡找魚醫生?又如何知道魚生病了?普遍來說,魚生病後,飼主幫魚看診的意願不高,一來帶魚看病麻煩,大魚更是不便外出;二來魚醫生數量極少,診療費用也高昂,飼主們因而常以自行投藥的方式改善水質,減緩魚的病情。但近來,農委會嚴禁水族館賣藥,使得以販賣或飼養觀賞魚謀生的業者只能祈禱魚平安無事,或眼睜睜地看著魚一隻隻接連生病、死亡,卻苦無藥可買。

農委會表示,市面上較少合法的觀賞魚專用藥品,主要販賣通路為沒有藥師及獸醫駐店的水族館,無法依現行規定登記水族館為販賣業,因此,農委會建議觀賞魚生病應請「專業獸醫」診斷,保障魚的健康安全。不過,多少專業獸醫具魚病診治背景,據農委會統計,全台魚醫生僅千位。使得飼主不但得要知道住家附近是否有魚醫生,連荷包也要夠深才負擔得起,因為一隻要價十元的觀賞魚,診療費卻可能高達六百到五千。

政府雖將觀賞魚養殖業列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一,卻未與業者溝通以及充分評估市場狀況即草率執法,一聲令下對八家業者開罰,許多民眾怕魚生病不敢養魚,使得養殖業生意慘淡,估計已損失上千萬元,周邊設備商機損失超過一億元。水族館雖不是「正宗」藥局,但民眾或業者都將之視為最貼近的銷售管道,政府既然要求飼主應將生病的魚由魚醫生診治,即需鼓勵業者能主動看診,政府補助部份費用;另一方面則需將具備魚類診療背景的醫生在水族館駐點服務,同時推廣教育訓練課程,輔導水族館業者販賣非處方藥品,協助消費者診斷魚類異狀,投以適當地藥品治療。

近幾年來,觀賞魚已是許多家庭觀賞用於心靈放鬆的寵物,更是全球貿易批發的重點項目,尤其台灣四面環海,四季氣候宜人,海中擁有豐富的觀賞魚種類,極具開發觀賞魚優勢。然而過去台灣對於養殖魚類的看法與家畜的觀念不同也尚未改變,使得落實動物用藥的規定並不完善,政府應嚴格把關養殖漁業,從採補、養殖開發、檢疫到用藥、定期檢查等程序,才能永續發展台灣的觀賞魚養殖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