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新聞講座】張讚國教授:「比較研究」填補集體思維盲點

【記者賴子歆/ 台北報導】「從寫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都要思索對知識累積有沒有貢獻,否則就是浪費時間。」今日(11/24),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讚國受邀至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演講。他從知識社會學角度切入國際傳播研究生產,並勉勵年輕學者獨立思考,時時反思自己所為有無貢獻。

本次講題為「比較研究與傳播知識的產生」。張讚國首先以《經濟學人》雜誌報導豐田汽車經營問題、《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學術詐欺現象、「我爸叫李剛」事件為例,說明集體思維的盲點及其背後權力運作。延伸至學術上,則可知固定空間會影響研究視野,所以比較研究有其存在必要;另一方面,學術社群內部沿襲已久的研究模式,也會帶來限制。

張讚國認為,國際傳播研究常提到的文化帝國主義理論破洞處處。尤其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國際傳播的質、量還有經濟層面皆發生劇變,單一輸出管道概念早已備受挑戰。況且,在現今全球網路、本土上線的脈絡下,個別民族國家絕對有能力操縱傳播媒介;Google公司最後退出中國市場就是最佳例證。但多年來,此理論在學術研究中卻不斷被引用、轉用,而這現象正反映出集體思維的盲點。

由比較美國熱門電影在韓國與英國市場表現可知,文化帝國主義可以套用在美對韓之文化傳播,但卻無法解釋為何美電影在英同樣接收度極高。對此,張讚國提出 “Preferential Attachment”,佐以論壇中只有少數言論可以得到回應、國際新聞中僅少數國家新聞上得了所有國家的報導等研究,試圖以此理論與文化帝國主義一同競爭。


身為長期關注比較研究的學者,張讚國提醒學生,做跨國比較研究時,每個國家至少要挑兩家媒體進行分析。如此,才能區分媒體文本差異究竟是來自於媒體組織內部,還是不同國家文化下的結果。換句話說,藉由國內與國外兩層次的分析,才能確定文化為造成差異的原因,而非擴散(diffusion)的影響。 最後,張讚國談到學生發想論文題目時,除了個人興趣、立場考量外,在跳進從來沒有人做過的新題目之前,須退一步想想此問題是否重要,對知識有沒有貢獻,否則生產過程便淪於浪費。另外,為了能跳脫原有框架、獨立思考問題,建議多閱讀其他學門書籍,如社會學或心理學,培養看待事物的不同眼光。

張讚國是著名國際新聞傳播研究學者,著作等身。他生於台中,為政大新聞所校友,曾任教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興趣包括新聞社會學、媒體與全球化,媒體與外交政策、比較性研究等。明日(11/24)將率領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學生與台大新研所學生進行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