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文章轉貼】誰該為蘇花公路冤魂負責?

原文轉貼自:http://www.coolloud.org.tw

2010/10/26 苦勞評論

陳寧(苦勞網特約記者、臺大新聞所學生)

梅姬颱風造成蘇花公路中斷,隨著花蓮民眾不斷要求「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社會大眾也再度討論起是否興建蘇花高、蘇花改的話題,更有包括地方首長的不少人在情緒激動之餘,痛罵反對興建蘇花高的環保團體是「殺人兇手」。


為什麼買不到火車票?

但就在軍方持續搜索失蹤者進入第五天時,卻有在颱風前夕,曾接待過創意旅行團21名廣東團員的花蓮藝品店工作人員表示,團員們看到天氣不好,希望店家能代訂火車票,最後卻還是訂不到票,改搭遊覽車回台北,沒想到在途中遇到蘇花公路山崩路斷,至今仍然失聯。

像這樣,到花蓮的火車票老是買不到,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早在2008年,就有花蓮在地團體、學生發起「返鄉不要站火車、向馬總統要票」行動,隨後相關單位也確實透過加掛車廂、調整班次等方式,將台北-花蓮的火車座位,每日單向11,000個提昇至15,000個。

再加上此次風災過後,因為蘇花公路中斷,鐵路成為唯一運輸管道,鐵路局更透過加開區間車的方式,每天單向增加8,000個座位,顯見鐵路運能提昇其實在短時間內即可達成,待東部鐵路電氣化完成、採購新型列車之後,效益勢必能再進一步提昇。這比起尚在環評的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蘇花改)計畫,或是太平洋藍色公路、海上高鐵來說,都來的要有潛力且實際。




「蘇花改」是萬靈丹?

 話說回來,東部的交通並非藉由改善鐵路運輸便可通盤解決,改善鐵路運輸,是效益極高、提昇多元交通管道的其中一步,公路交通仍然是另一難題。

不過先看看交通部公路總局在「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可行性研究」中所提出的統計數字,蘇花公路於平常日的車流量,光是聯結車、大貨車等重車輛就佔了57.8%,而一般假日、連續假日時雖然小客車比例偏高,但重車輛仍然占總車流量的一半。再加上一年四季載著遊客南來北往的遊覽車,使得原本就已經「先天不足」的蘇花公路,在諸多大型車輛的「蹂躪」下,體質更加不堪。

關於蘇花高/蘇花改所經地區,地質過於零碎、複雜的問題,過去幾年來雖然不斷有地質專家提出質疑,但官方機構始終認為雪山隧道會挖那麼久、過程意外連連,是因為地質資料太少,蘇花段於興建北迴鐵路時就留下許多資料,因此一定可以順利開挖,細節在此就先不贅述。

未來若蘇花改真的順利興建,在危險路段打了長隧道之後,這些重型車、遊覽車、還有小客車將通通擠進狹窄的隧道中。若有關單位不願意研擬鐵路運輸砂石方案及管制措施,業者也不願意配合,大貨車所衍生的交通安全問題仍然無從解決,蘇花改的長隧道(雪山隧道總長12.9公里,而蘇花改方案中,最長的隧道將長達8.3公里,而所有隧道加總達22.2公里)恐怕將成為新的交通黑點。


su_hua
東部鐵路電氣化與蘇花改方案之比較。製表:陳寧


誰才該為人命負責?

上面談的這些東西,說實在的,全都不是什麼新的觀點,那些被指著鼻子罵說「要為罹難者負責」的「反蘇花高團體」(說清楚一些,也許應該說是「對興建蘇花高/蘇花改持保留態度的團體」,而非反蘇花高團體)早就說過很多次了。

只是,政府顯然沒有好好聽進去過,而在環評審查會議上,民間團體、環評委員和開發單位也永遠是各說各話。使得環評過程看似冗長緩慢、討論了一大堆問題,進展卻十分有限,更讓這些「總是一直在阻礙花蓮地方發展的人」,在支持興建蘇花高/蘇花改的人眼中,看起來特別可惡。

在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加速環評」,要讓蘇花改儘速動工的聲音下,環評委員可說完全被綁架,要是審太慢,馬上就可能被扣上「草菅人命」的大帽子,但公路總局修改蘇花高計畫後提出的蘇花改,今年10月18日才進行第一次初審會議,環評委員在會中所提出的數十項問題還未充分討論,眼看11月初又要再審查。蘇花改若在這樣急就章、民眾對詳細計畫尚未充分知情的狀況下通過環評,這真的是花蓮人要的「安全」返鄉路嗎?

風災過後,雖然是個讓不少人情緒激動、悲憤難平的時刻,還是必須靜下來,好好把這些不那麼動聽的話再一次說清楚,好好的想一想,花了大錢,蓋一條到底還不知道安不安全的路,到最後是滿足了哪些人的需求?那麼多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麼政治人物總要等到面臨天災,再喊些民粹式的口號來迎合人心?


究竟誰才是真正要為人命負責的兇手?

IMG_8511
花蓮的發展究竟該走向何方?蘇花高爭議早已撕裂花蓮人。圖片來源:苦勞網圖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