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新聞編輯】比報作業:賈靜雯爭女、陳樹菊(謝怡縈)

新聞事件一:賈靜雯被前夫索產(賈靜雯爭女案)

新聞事件二: 陳樹菊獲選世界百大影響人物

新聞事件一:賈靜雯被前夫索產(賈靜雯爭女案)








































































日期



 2010.6.1



版面比較



報紙類別



蘋果日報(橫走文)



中國時報(直走文)



自由時報(直走文)



聯合報(直走文)



/副標題



豪門孫志浩
台北離婚奪女 竟要賈靜雯2600


賈孫搶女攻防戰
跨國纏鬥逾1


夫妻法定財產權
分手可均分



孫志浩向賈靜雯索產2600萬元


男方開口要錢
演藝圈:太可笑了


富婆甩老公
曾判決支付近億元



賈靜雯被尪討3千萬


(副標)離婚官司
孫志浩要分夫妻財產



豪門攏係假?! 賈靜雯離婚 夫討4600


(副標)孫志浩說
自己財產320萬 賈收入近一億 主張行使「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賈的律師:他要先舉證


訴訟策略
孫家教訓賈靜雯


賈很傻眼「自己選擇
沒話說」


夫妻離婚後
財產要均分



版面/比例分配



C1娛樂名人版/全版



A9社會綜合/半版



D3影視名人版/四分之一



A3焦點版/半版



主照片/圖文配置



主照片為賈靜雯與孫志浩抱著女兒的照片,下半版左邊有兩人的基本經歷介紹的圖表,中央則有全家人的幸福照,以及兩人的房屋置產,而下方有賈靜雯在戲中的照片。



主照片為昔日孫志浩牽著賈靜雯在戶籍所在地投票。此事件搭配共三則新聞,僅使用一張圖片。



主照片為孫志浩個人照以及賈靜雯掩耳的照片,自由時報再配以設計對白,增加故事性。



主照片為昔日賈靜雯與孫志浩請滿月酒宴時記者會的合影。此則新聞另搭配三則新聞,版面中央也放置一張賈靜雯去年公開尋女的畫面,與過去幸福開心的樣子,產生極大對比。



影像處理效果



影像上,蘋果日報使用賈靜雯藝人形象的照片,與孫志浩抱著女兒逛街的圖片對應,呈現出賈靜雯工作上成功與獨立的一面,相對於孫志浩因賈靜雯工作經常不在家,而能與女兒一同逛街相處。此外,中央則放置一張昔日的全家福圖片,效果更反差。而圖表則以金錢的符號象徵離婚的爭議點,比較兩人的經歷,也比較兩人的收入。而版面最下方有賈靜雯在劇中飾演窮家女孩嫁給富人的故事,更突顯此則新聞「女星嫁豪門」表面上看似風光,實則家庭中的鬥爭暗潮洶湧。



主照片為表現兩人昔日甜蜜牽手倆相好的情景,但在圖說則寫「付錢才放手」,呈現強烈的對比感。



自由時報以看娛樂八卦的態度處理此則新聞,所使用的兩人個人照及設計對白,即是給予讀者一種看戲的心態,所以故意找來一張孫志浩看似神清氣爽的圖片,以及賈靜雯掩耳圖,恰似搭配上設計對白。



影像上,可注意到由紅色粗框框住的小圖中,賈靜雯掩面哭泣的樣子,對比到小圖底下更大張的主照片,是為全家人甜蜜的合影,但不像中時所下的圖文標,可將文字與圖片搭配,聯合報在此,所創造的對比性顯然不足。



版面總體視覺



版面總體以紫色系呈現,給讀者輕鬆、舒服的視覺感,不強調爭議性,感覺像是在看故事。而標題以「豪門」稱孫志浩,「竟要賈靜雯2600萬」,如此定位賈靜雯嫁入「豪門」的事實,當兩人婚姻出現問題時,兩則新聞標題將賈靜雯視為受害者,而且也以版面撕裂的痕跡表現兩人的決裂,但報導的重心皆在賈靜雯身上,指稱賈靜雯哭訴女兒被帶走、打官司等,奪女兒監護權,但「不敵」孫家數億資產。



版面總體視覺乾淨俐落,雖此新聞僅有一張新聞照片,但圖文標以「付錢才放手」,對比照片中兩人牽手的畫面,顯得相當諷刺,與格外令人覺得值得玩味。從標題上來看,主體放在孫志浩身上,將孫志浩視為強勢的掠奪者,而賈靜雯則是誤闖叢林的受害者,賈靜雯為了離婚爭女,需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因此,此則新聞搭配了另一則「富婆甩老公
曾判決支付近億元」的新聞,作為整版新聞可延伸思考的法律爭議。



整體上,自由時報使用紫色及黃色系互相搭配包裝此則新聞,給予人輕鬆愉悅之感,還搭配圖中的設計對白,是為處理娛樂新聞看名人出糗的作法,此外,標題上以「賈靜雯被尪討3千萬」顯然,已將賈靜雯視為受害者的一方,而孫志浩是禍手,且3千萬的數字與其他三報不同,顯然一方面以娛樂新聞的方式處理,卻對此事件下新聞判斷與賦以媒體情緒,對孫志浩來說不公平,對讀者來說也說也是不道德的行為。



聯合報頭題以「豪門攏係假?!」為眉標,以台語發音表現出來的意思顯然可引起讀者注意,然而從此標題來看,顯然是一種媒體情緒,另外一則新聞也以「孫家教訓賈靜雯?」為標,都是媒體先對此新聞先下判斷的結果,雖能引起讀者注意,卻給予讀者錯誤的價值判斷,一來直指孫家是豪門,離婚索產延伸是為教訓賈靜雯,二來卻說孫家索產,所以豪門是假的,因此,我不認同聯合報在版面上為吸引讀者所下的標題。



內文比較



新聞取材



台北地方法院兩方律師代表的發言,尤其著重於賈靜雯方面的看法。



演藝圈人士、雙方委任律師。



法庭上記者所看到的情況。



雙方委任律師、台大社會系教授、演藝圈人士、賈靜雯。



報導取向



取向上以賈靜雯爭女監護權的艱辛過程為主。



頭題著重報導賈靜雯因打離婚官司所付出的高額費用,而孫志浩繼續提出要求剩餘財產分配引來雙方律師的交鋒。另外,演藝圈挺賈靜雯,認為男方豪門要錢太可笑。



取向上報導孫志浩提剩餘財產分配,但轉化為嘻笑打鬧的氣氛。



著重於孫志浩提剩餘財產分配後,賈靜雯的反應,以及演藝圈和學界的看法。



綜合比較



從四大報來看,先從標題上的數字來看有些出入,自由時報稱約三千萬,而聯合報報導4600萬,而蘋果日報及中國時報皆寫2600萬,所以,由此可知,自由時報報導數字時的不精確,且未說明數字的來龍去脈,而聯合報顯然與其他三報出入最大,顯然記者未詳加瞭解後來縮減的金額,抑或是說寫稿前未再次確認最終孫志浩所提出的剩餘財產分配金額。此外,報導指出孫志浩薪資35千元,此數目需由人民幣計算,但蘋果日報卻寫出孫志浩月薪僅35千元,未提由人民幣計算,與其他三報所報導的數字上有所差異,中時及聯合皆指出為人民幣三萬五千元,自由時報未提。若從標題上的用字及所呈現出來的新聞情緒與強度,中國時報所呈現的標題用字最為中立沒有情緒,而蘋果日報使用「竟要賈靜雯2600萬」,顯然認為對賈靜雯失之公平,且認為賈靜雯較受委屈,而自由時報的主體也在於賈靜雯,以被丈夫討3千萬為題,表現賈靜雯作為一個受迫的角色,而使用閩南語「」表示丈夫之意,是否與排版上為標題的字數限制有關,而有所更改?另外,聯合報也以閩南語「豪門攏係假?!」為標,以似是而非的方式呈現孫志浩被外界認為豪門,如今婚變提財產分配,是否為假豪門的疑問,但在標題上,理應不輕易下價值判斷,以問號與驚嘆號的語氣表現出豪門婚變值得玩味之處,所以,不應該為增強此則新聞的衝突性,而以此則方式來表達。


 


而在版面的編排次序及色系的使用上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首先,蘋果日報及自由時報將此則新聞歸類為娛樂或影視名人版,且同樣以紫色系搭配黃色調呈現,表現出此則新聞輕鬆、非嚴肅的一面,但自由時報處理的有些過頭,反而會讓人認為以戲謔、看戲的態度來處理即可,蘋果日報則是處理的較為平和,同時圖片編排上相當豐富,一來給予讀者強烈的圖像視覺感,一方面所呈現的新聞溫度也不高,是以看八卦的平常心來看待。反觀中國時報及自由時報則將此新聞置於社會綜合及焦點版,看似是將賈靜雯爭女案看作是社會案件來處理,可能的編輯思考在於將此事件視為要打破豪門婚姻迷思,女星嫁入豪門並非如外界所想像的美好,其中牽涉的問題不僅是爭奪小孩的監護權,深層的問題也在於爭奪金錢上的利益以及突顯豪門婚姻中對女性與家庭的期待,因此,中時及聯合,在處理上藉由名人的豪門婚變事件,延伸為民眾看待婚變、女性與工作、家庭之間的衝突與拉扯,所以,可看見中時以圖文標「付錢才放手」,表現金錢上/財產上的利益/分配還未釐清,而聯合報更以「訴訟策略 孫家教訓賈靜雯」表現孫家對於賈靜雯在豪門中的角色有所不滿。


 


依我所見,賈靜雯事件的確有其隱藏的社會問題可值得探討,如女性在工作與家庭所應扮演的角色,加上女星嫁入豪門的迷思,其實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美好與快樂。但這個事件的新聞本質最終在於婚變,中時與聯合也未處理較為深層的問題,因此,我認為,依目前訴訟的進度以及情況尚未明朗前,可放置於娛樂版(畢竟賈靜雯是個女藝人/明星)婚姻生活受到關注,目前也無須介入他們兩人之間的離婚官司,但四大報陸陸續續皆報導,應不可過度消費賈靜雯,對於小孩(梧桐妹)來說,也不希望日後留下許多父母對簿公堂、相互衝突的訊息暴露在世人的眼光下被檢視。



 


新聞事件二: 陳樹菊獲選世界百大影響人物






































































日期



 2010.5.9



版面比較



報紙類別



蘋果日報(橫走文)



中國時報(直走文)



自由時報(直走文)



聯合報(直走文)



/副標題





A1要聞


圖文集:心繫台東
樹菊嬤美國行畫句點


A6版話題


顧兄弟不嫁人
樹菊嬤:理所當然


樹菊弟忙簡報
為大姐過母親節


新聞局想拍她的故事
阿嬤推辭





A10綜合


舊金山之旅
陳樹菊逛4菜市場



版面/比例分配





A1圖文集


A6話題版/上半版





A10綜合 上半版左邊



主照片/圖文配置





頭版以陳樹菊逛市場,仔細的看著蔬菜,表現出陳樹菊的賣菜本行在國內國外皆相同。


A6配有兩張新聞圖片,其一為陳樹菊的弟弟整理陳樹菊的剪報,其二為陳樹菊與美國民眾合影。





主照篇與中國時報的照片相同,皆取自中央社,以圖文集的方式包裝,沒有使用色系,以黑色細框框住新聞,與其他美股期貨、社運互助會等新聞,拼成一個版,看來相當不協調,也未將各個新聞的屬性分類清楚至合宜的版面上。



影像處理效果





頭版的圖文集照片表現陳樹菊與菜的生活緊密相連,而A6版,表現出家人對陳樹菊的尊敬,及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





影像與中時相同,效果上皆希望表達陳樹菊在國內國外皆心繫蔬菜的樸實性格,但少了中時的暖黃色色系的使用及版面的安排,少了該新聞應呈現的氛圍。



版面總體視覺





頭版上,以暖黃色的色系壓底,加上圖文標也以暖黃色和紅色表示,傳遞出溫馨、親民的氛圍。





視覺總體上,陳樹菊的新聞與其他的新聞編排在一起,沒有一致性,版面雖名為綜合,彼此搭配的新聞性質卻相差甚遠,且此版的標題排列及圖片的使用過少,視覺感不活潑,無法吸引讀者注意。



內文比較



新聞取材





從陳樹菊美國行結束,結合母親節,取材陳樹菊的弟弟,和陳樹菊在美國舊金山的行動。





取材為陳樹菊的舊金山行程。



報導取向





取向上表現出陳樹菊低調樸實以及願意犧牲自我的一面,從標題上:「顧兄弟不嫁人
樹菊嬤:理所當然」即呈現陳樹菊在現今環境中人人往往自私自利,而她卻願意奉獻自己的一生照顧全家以及助人。溫馨感人的故事傳到國外去,在美國的路上還被人認出,開心合照。





說明陳樹菊的舊金山行程,有意呈現從未出國的陳樹菊到異地之後的新鮮感,但陳樹菊對菜比較有興趣,因此不斷呈現陳樹菊挑菜時的情形,甚至引起當地遊客注意時的小騷動作為描述的重點。



綜合比較



適逢母親節,同時陳樹菊正結束美國行,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選擇不報導相關的新聞,而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則將陳樹菊與母親節連結,可能在於連續數天,陳樹菊的相關新聞已被充分報導,而在母親節當天,蘋果日報及自由時報選擇其他應景的主題描述,如蘋果日報即跨頁報導許多母親與兒女相處的開心合照與留言,配合背景康乃馨的粉紅色系,更顯得溫馨感人。而中國時報則報導陳樹菊並結合母親節節慶,採訪陳樹菊在家庭中的角色有如母親,因此報導陳樹菊「顧兄弟不嫁人」的感人事蹟,另外還以行政院新聞局希望將陳樹菊的故事班上螢幕,而被陳樹菊婉拒,更可表現出她深居簡出、低調樸實的一面。聯合報則較了無新意,僅報導陳樹菊在美國舊金山最後一天的行程,走在路上被路人認出要求合影的過程,在版面的編排上也未能吸引讀者注意。


 


其實,綜觀來看陳樹菊出國到結束行程當天(母親節)的新聞報導來看,過去媒體多為隱善揚惡,如報導兒虐、性侵、車禍失火等社會新聞案件,鮮少揚善隱惡,久而久之,導致民眾喪失對社會的希望與積極正向的態度,社會變得易衝突與煩躁。然而,藉由報導陳樹菊為善不為人知的一面,也正好能夠看見善心人士的榜樣,對於她自身簡樸的生活以及低調慈祥的個性,正可提供現代人一個學習的標竿,同時藉由母親節當天的報導,可如同中國時報採訪陳樹菊家中的親人,報導陳樹菊雖不是一個真正的母親,卻也在年少的時候就扮演家中母親的角色與責任,照顧弟妹,甚至犧牲自己的婚姻和幸福,類似的報導能夠給社會帶來正向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