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編輯】比報作品:菜販陳樹菊、溫家寶、安胎假(謝怡縈)



新聞事件一:菜販陳樹菊列富比士善心榜



 

























日期



2010.03.06



版面比較



報紙類別



蘋果日報(橫走文)



中國時報(直走文)



自由時報(直走文)



聯合報(直走文)



/副標題



主標:<富比士>亞洲48慈善英雄
台東賣菜阿桑最棒


副標:與億萬富翁蔡宏圖 潘思源 林宏裕並列



頭版圖文標題:女菜販陳樹菊 榮登亞太慈善排行榜


A6:賣菜嬤:錢給需要的人就對了



富比士善心榜


菜販陳樹菊入列



台東菜販 列富比士善心榜


 


陳樹菊 三十年 捐千萬



版面/比例分配




A1頭條 / 全版




A1頭版圖文集


A6版頭條(占一欄)





A1 / 三分之二的版面




A1 / 圖文集


約三分之二版面





主照片/圖文配置




上半版右半邊放陳樹菊拿菜的圖片,以紅色粗框線框住,左半邊則放另外三個上榜富翁的大頭照,而下半版則有內文,陳樹菊的簡歷及貢獻。




頭版以圖文集的方式處理,主照片為陳樹菊整理菜堆的畫面,並配有小圖為陳樹菊所捐贈的國小圖書館外觀圖。


 


A6版未放圖,配有約800字左右的內文,有兩個小標。




主照片為陳樹菊面帶微笑看著鏡頭,背後是她賣菜的攤位,另有兩張則是自由時報刊登兩張資料圖,為過去曾採訪過陳樹菊的新聞,並放在頭版的版面照面。




主圖為陳樹菊捐贈的圖書館外觀圖,小圖則是陳樹菊的半身圖片,並配有圖說。以圖文集的方式在頭版的中間位置,用藍色粗框框住與其他新聞作區隔。






影像處理效果




標題為暗紅色,突顯其重要性,陳樹菊照片也以約5pt的粗框框住圖片,另外兩張關於陳樹菊的照片,其中一張以陳樹菊搬菜籃的角度表現平凡的人生,另外一張則是她捐贈給母校一棟圖書館的全景圖,畫面清晰。




以淡黃色色塊壓底,與其他的文章作區隔,照片選用的角度為陳樹菊提菜籃,正整理攤位的圖片,但放置圖片的位置似乎至於版面的左邊會較恰當,以免容易忽視因照片人物往右看的方向而不想看瓦斯鋼瓶秤重的新聞。




圖片表現出陳樹菊和藹可親,熱心助人的一面,從她燦爛的笑容即可得知。然而,自由時報不需要將過去報導過的新聞,再次拿到頭版上刊登,我認為可仿蘋果日報列一個表格,羅列陳樹菊過去的貢獻事蹟,而非要讀者看著圖片上的文字,發現原來以前就報導過陳樹菊了。(沒必要翻舊帳)




放大了陳樹菊較具代表性的圖書館建物,拍攝的角度有大人小孩在圖書館週遭佇足的畫面,但陳樹菊小圖未彰顯其菜販的身分,而且陳樹菊稍微面露難色,選圖似乎不太恰當,讓人難以將捐贈圖書館慷慨為懷的慈悲心與表情搭配在一起。






版面總體視覺




總體視覺上,蘋果日報於頭版重要的新聞(除犯罪等社會新聞外),常以斗大的紅字吸引讀者目光,而由於是橫走文的關係,分為六欄,每一欄12字,相對來說,內文的字數看起來相當少,且一欄12字看來閱讀時相當輕鬆,左手邊也列有陳樹菊過去的事蹟,更增加人物的故事性以及了解。




此則新聞處理並不大,淡黃色的區塊劃分並不很明顯,標題也不夠大。在A6版則建議放置一張新聞圖片,可更增加可看性。若未從頭版得知陳樹菊入富比士慈善榜,而A6版僅以賣菜嬤的引言,令人感覺有些斷層的感覺,連接的不夠恰當。




整體上,陳樹菊這張照片感覺很積極又親切,再將圖文集以紅色細框框住,能夠讓讀者清楚分辨,但版面上兩張自由時報過去的頭版圖片,應可改成陳樹菊捐贈的圖書館圖或有關陳樹菊平常用來儲蓄的容器(塑膠袋,裡面有滿滿的銅幣)等之類的照片。




整體看來,版面的區隔清晰,唯陳樹菊的圖片使用不太恰當,若不與其他報紙比較,還會以為陳樹菊看起來是個相當嚴肅、難以接近的人,如此也不易記得是個慈善家的形象。






內文比較




新聞取材




將陳樹菊市井小民與三個億萬富翁作對比,強調平凡人中的不凡,連捐款助人對社會的貢獻都不亞於富商。




富比士榜上的名人以及陳樹菊,包含未來的捐款計劃。




陳樹菊本人以及與富比士榜上的名人比較。




陳樹菊本人。






報導取向




取向上以陳樹菊的生平和平日生活談起,讚揚一個賣菜的菜販的艱苦人生如何與四個富豪並列為台灣四大慈善家。




將陳樹菊與其他榜上人士比較以及下一個善心計畫,要籌1000萬。




以陳樹菊對於慈善的意義和動機,並將陳樹菊與其他富豪比較,顯現平凡人物了不起的一面。




由陳樹菊表達對捐款助人的感覺及原因,多引用了她本人的談話,表現出低調、謙虛助人的個性。






綜合比較




從版面上來看,蘋果日報使用的色系最眼,使用紅色壓底,以及放大陳樹菊與菜的關係,在標題的使用上「最棒」,強烈的表揚陳樹菊個人和她的慈善事蹟,且在相關議題的新聞搭配上,蘋果日報還整理出去年得過獎的王建民,以及表格化陳樹菊的生平簡歷,算是一相當完整的報導。但在照片上,拍攝效果最好的屬自由時報,我認為此議題想傳達的氛圍是一種既感人又溫馨的,因此,自由時報選了一張陳樹菊在攤位前露出燦爛笑容,與應該要有的助人的心在感覺上是一致的,然而自由時報旁邊另外兩張圖卻是敗筆,因為選了自由時報過去頭版報導過陳樹菊的版面圖,我認為不太恰當,可改為在內容上以年代進程表示她的捐款事蹟都是很偉大的。(蘋果的內文取材角度最好,自由的攝影記者最用心,版面配置也是蘋果日報最棒。從這則新聞的比報結果,就可以破除蘋果只是小報風格的成見了。專業讀報人為何培養自己的眼光,不要人云亦云,就在這裡培養。


 


而在內文方面,整體上幾乎都是表現她平凡的一面,卻有一顆助人的心,連自己處在艱困的時候,仍不忘助人,我認為四報的報導都很好,唯聯合報引用較多受訪者的談話,感覺較為真實。




 


新聞事件二:溫家寶談ECFA 馬英九到文山區開講


 






































































日期



2010.3.6



版面比較



報紙類別



蘋果日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



/副標題



主標:馬開講 5次江陳會簽ECFA


副標:首場座談 老家文山區湧千人 馬有問必答



A1:馬英九
溫家寶:努力促成簽定ECFA


 


A4:宣傳ECFA 馬:接受人民檢驗



溫家寶唱和ECFA 大談統一


推銷ECFA 馬回老家取暖


ECFA若有統一
吳揆願辭



人大宣示


溫家寶:今年商簽ECFA


 


馬:我方也希望快點簽


 


吳揆:ECFA若見統一 我辭職


 


蘇:反對什麼都鎖在中國



版面/比例分配



A12


約六分之一版面



A1頭條/二分之一版面


A4政治新聞/六分之一版面



A2焦點新聞


三分之二版面



A2焦點


占三分之二版面



主照片/圖文配置



主照片為馬英九比暫停手勢,表現現場氣氛活潑、有趣。內文上則有與民眾問答內容的整理表格。



A1頭版上,左邊放置圖文集,是馬英九與民眾互動的照片,右邊則是內文。


 


A4版,未有相關圖片,且內文因中間的大圖片而被切割為兩欄,在視覺動線的安排上感覺連貫性不佳。



主圖主要為馬英九拿起椅蹬,表示親民,且在此議題上搭配兩岸談判內容簡要的表格,內文上分別闡述三個面向,分別是溫家寶對ECFA的看法,接著是馬英九講解ECFA,被綠營質疑,第三個面向則是記者寫得特稿,看實際上政府的作為。



主照片使用了與中國時報同樣的角度,但是在版面上放大處理,另有一張溫家寶的圖片,相關的新聞共有五則。其中一則是溫家寶對ECFA的看法,第二則為大陸國台辦看法,第三則為馬英九回應,第四則為吳敦義回應,最後則是綠營對ECFA的看法。



影像處理效果



強調現場氣氛,所以角度採面向馬英九,拍出他表情動作豐富的一面。



A1版上的圖片表現出馬英九主動出擊的精神,所以拍攝的視角是以化身為民眾的角度拍攝,如此有幫馬英九加分的效果,展現與民互動的親切形象。


A4版未有圖片。



此議題僅放一張照片,另外在製作圖表上使用馬英九的頭像貼圖,將兩岸談判的表格內容,其責任歸屬在於馬英九,以藍色壓底,但在綠營質疑的部份則是以綠色來呈現。



影像上僅有兩張圖片,且其中一張與中國時報相似,應是記者以同一角度拍的,圖片放置的位置置中,效果上很強眼,也表現出馬英九親民的形象。另張為溫家寶大頭圖,拍攝的角度可以再活潑點。



版面總體視覺



以藍底字樣表現,整體來看,本新聞屬於次新聞,重點放在馬英九與民眾互動的部份,因此焦點著重於馬英九身上,照片的比例也較小,本版面在議題區分上分為三大塊,在色系的使用上以藍色為主,可起來視覺感協調一致,不會太複雜。



整體視覺上,走文的方式有些單調,且最下面的新聞少女化的「少」,出現注音文,在整版上相當突兀,雖然編輯上不算錯誤,卻是一種障礙。而在A4版政治新聞版上,變化不大,黑標配圖,令人覺得較嚴肅。



整體版面有如字海一遍,由於文字太多,而圖片太少,容易在閱讀上產生疲乏。由於自由時報的A2版為重要的社論、評論的場域,因此在新聞的選擇上屬硬新聞,但可再多加入一些生動的圖片或活潑的色系,帶動版面的生命。



由於右邊一長列為聯合報重要的言論廣場,有社論和黑白集,相對能使用的空間較小,版面的變化也不大,但聯合報整體看來相當流暢,雖僅有兩張圖片,卻也不會感覺字太多。



內文比較



新聞取材



馬英九、溫家寶、賴幸媛、吳敦義等,對於ECFA簽訂的內容和進程表達意見。



溫家寶在大陸的人大宣言,馬英九對外保證的話語。



溫家寶、馬政府、綠營反對人士。



溫家寶、王毅、馬英九和吳敦義。



報導取向



台灣與大陸將逐步簽訂ECFA,此為不可擋的趨勢,馬英九願意向民眾講解,民眾若有疑問也有專線可諮詢。



主要在於將溫家寶在宣言中提到關於政治上的用語「一個中國」的架構下與台灣談判,而馬英九堅持不會有政治上的問題,也不斷要宣傳ECFA的優勢以及願意與民眾講解的心。



取向上在於強調溫家寶想於ECFA簽訂上加入統一,對馬英九能否顧全台灣政權有強烈疑慮,因此引用綠營人士質疑的聲浪,表達對台灣簽訂ECFA後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



從溫家寶表示今年將簽訂ECFA的標題可知,為溫家寶對於ECFA的態度正面,且王毅也表示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下簽訂,以及馬政府的回應。



綜合比較



在版面上,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及聯合報的版面規劃上大同小異,可能由於都將此ECFA議題置於重要的二版,因此在排版上的規則似乎較規律,也較無變化,圖片的使用也多為一至兩張,尤其自由時報又未將圖片放大,是視覺上感覺有如一片字海,難以引起閱讀的興趣,或許與二版多放硬新聞,難免給人生硬的感覺。這是政治新聞的屬性使然,三報都沒能擺脫這種窠臼,以致政治新聞總陷溺在一片口水中,被政客操弄,毫無長進!反觀蘋果的處理方式,這是擺脫無聊的藍綠糾纏,從新聞事實著手,倒可見其清新!


 


而在內文上,僅自由時報採用較多綠營人士的說法,試圖質疑ECFA內容裡是否會談及統一的問題,而另外三報,則多是表現出馬英九希望儘快簽訂ECFA,並解決民眾疑問的積極態度。



 


 


新聞事件三:安胎假五月底上路


 






































































日期



2010.3.7



版面比較



報紙類別



蘋果日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



/副標題



第一則:


安胎假最長一年 五月底上路


300萬女性勞工受惠


孕婦:還是怕被資遣


第二則:


安胎 生產
育嬰 最多連休3



A1:照享勞保
安胎 療癌假
最長一年


 


A3:安胎假
企業:恐爆婦女失業潮


勞團婦團:看得到吃不到


勿重蹈「育嬰假對立」覆轍



A1:期限一年


無薪安胎假 最快5月底上路


 


A3:婦團呼籲
督促落實安胎假 別又玩假的



A1:拼出生率
安胎假一年 公務員納入


 


A3:安胎假增成本
中小企業哀哀叫



版面/比例分配



A1/全版



A1/四分之一版面


A3/二分之一版面



A1/三分之一版面


A3/四分之一版面



A1/六分之一


A3/三分之一



主照片/圖文配置



主照片為某一婦女挺著大肚子上班的圖片,另有民調,以圓餅圖表現婦女對於安胎假有無保障的看法,還有民眾的看法(民眾圖),最後則有除了安胎假外,婦女想有的其他權利,以表格呈現。



主照片位於A3版,使用許多孕婦在公園裡與友人聊天的景象,突顯新聞主角「孕婦」。另外則搭上三則新聞,從企業的角度看安胎假的影響,還有婦女團體的看法以及記者的特稿,三篇文章搭配一張主照片。



A1版上無相關照片,但有一表格呈現育嬰相關的休假表。


A3版上未放有孕婦相關圖片,不過放上民眾的照片,表達安胎假政策的心聲。


 



A1版上無照片,而在A3版上也無照片,僅由聯合報製作一表格呈現,表格內的內容有性別排名、女性可以請的假,以及台灣女性勞動力的概況。



影像處理效果



效果上,以紅色標題製造強烈的視覺感,加上蘋果日報使用圖表,以及民眾的看法(多放上民眾的照片),可以增加此議題的話題性。



影像上使用許多婦女站在一起的畫面,凸顯出新聞主角,但應可再搭配其他的圖片或表格,如整理婦女在職場上若不能受到保障,生育率會不斷降低,國家將出現警訊等。



A1頭版上的表格處理的相當好,明白呈現孕婦及其家庭在育嬰假上可享有的休假天數以及給薪。而A3版上民眾的照片與蘋果日報常用訪問民眾的處理方式類似。



在圖表上,女性所適用的假整理很清楚,然而對於女性社會概況比較上的數字使用太過瑣碎,有許多數字是小數點後一位,民眾難以分辨其在比例上的差別。



版面總體視覺



整體視覺上,蘋果日報仍是以圖和圖表取勝,在此版圖文的比例上相當,所提供的訊息也很完整。



不像蘋果日報以全版版面報導,在A3版上此議題利用三個面向的內文道出此政策不易執行之處,然圖片使用上不夠搶眼,可搭配圖表等。



整體上,僅頭版上表格與其他報有極大差異,但在內文上卻沒有另外三個報報導的完整,可再採訪其他的面向,增加議題的深度。



整體視覺上圖表相當顯眼,但未有其他圖片的搭配有些可惜。



內文比較



新聞取材



取材上除了說明新制的安胎假內容為何,再訪問孕婦的看法、民眾的看法以及中小企業的看法。



從企業的角度、勞團婦團的聲音以及記者從旁觀察的側記。



取材上主要在於女性民眾的看法,然後再加上企業主對於安胎假兩極的看法。



有中小企業的看法、婦女團體以及統計北市的公司內有哺乳室的比例。



報導取向



取向上傾向於效果不大,從民眾、孕婦都認為企業在現實考量下,反而可能不想僱用已婚女士,因為可以能增加營運成本。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看到安胎假對於企業的營運不利,會造成產值下降,婦女反而不敢請安胎假,或是導致失業,所以此新聞的取向上在於說明政策上路後可能產生的效應。



取向上傾向於報導育嬰假可享有的福利,包含請假的天數以及給薪,再以民眾的看法表示政策可行的程度,對於企業主的內容較少。



傾向於政策不利執行,因為反應的是企業主不看好,婦女團體也認為效果不大,且在公司內部有針對女性福利措施設計的比例極低。



綜合比較



視覺感官上,仍是蘋果日報以圖像化處理新聞的方式較佳,然而蘋果日報在於內文報導的深度上卻不很足,僅在於報導政策面,以及民眾的想法。而自由時報及聯合報皆有使用表格的方式呈現安胎假實質上的內容,對於孕婦以及丈夫、家人的福利制度以及給薪上的差異,可以讓民眾更瞭解對於自身權益是否有實質幫助。另外,較完整的報導為中國時報,從企業主的角度、婦女團體的反應以及民眾的看法等,可以看見此政策所可能引發的效應,然而,未突顯政府對此效應可能的作法與因應。


 


這則新聞的處理上,四報都不夠好!這不是政策宣示,而是台灣社會的進步現象。實施初期的疑慮不免,但不應該是報導的重點,更不可以一味的從業主立場質疑立法的美意,想想看:這是一個超越現實,開創理想的制度,未來當景氣轉好時,婦女在職場工作,會是多麼溫馨幸福。這樣的好制度,為什麼不能給予喝采與鼓勵呢?媒體的理想性到哪裡去了呢?



 


最佳標題:比來比去比基尼 青春永無敵(中時,3/11)、《愛無止盡》評價兩極 粉絲困在《魅影》中(中時,3/11)、


海巡添女兵 剛中帶柔客檢順(中時,3/11


仍不夠明白


 


最差標題:硬辦人酒駕 警承認失職(蘋果,3/11)、狼性侵小姐妹46 刑期319年(蘋果,3/11)、


秉持12字箴言
金浦聰南下「喬人」之旅(中時,3/11


 


標題應該要有說明才是。最差標題應該嘗試改作,對學習者的幫助才會明顯。

1 則留言:

  1. 從版面上來看,蘋果日報使用的色系最搶眼,使用紅色壓底,以及放大陳樹菊與菜的關係,在標題的使用上「最棒」,強烈的表揚陳樹菊個人和她的慈善事蹟,且在相關議題的關於富士比陳樹菊新聞,就自由與蘋果的比較,貴評論顯然失真,如果單以當日新聞版面及內文來看,蘋果似乎是贏家,而自由搭配的兩張舊頭版照片飽受貴評論批判,事實上如果你了解陳樹菊新聞來龍去絡,就不至於如此評論:
    一、自由這兩張頭版照片非放不可,因為,這是自由時報過去所辛苦掌握到的獨家新聞,也是促使陳樹菊獲國內乃至至國際媒體矚目、肯定的背景
    二、當日蘋果內文似乎比自由豐富,深刻描述陳樹菊如何刻苦賣菜、大方捐款,但你如果去翻閱自由那兩張舊頭版照片的內文,你將發現,蘋果在士比文章所寫的情節,完全取自自由時報這兩篇報導的舊聞,是抄襲所得;因自由已報導過,所以不再於富比士一文中重覆。
    三、陳樹菊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李安執筆的推薦文即引用自由時報於九十八年十二月間第三度獨家報導的內文:「錢,給需要的人才有用」,對陳樹菊的人格描述也多來自於自由時報歷來陳述的內容,連陳樹菊素描圖也以自由登過的照片描繪,而此篇獨家報導正是富士比一文中所登的舊頭版照片
    四、至於貴評論肯定自由選用陳樹菊和譪可親的照片,認為這樣符合慈善家形象;事實上,個人覺得未必,苦瓜臉才是陳樹菊最平凡的風格,當她面對鏡頭時,慣以臭臉回應,這就是她低調、不願曝光的風格使然,這才是真正的陳樹菊
    五、貴評論在結語中寫道「從這則新聞的比報結果,就可以破除蘋果只是小報風格的成見了。專業讀報人為何培養自己的眼光,不要人云亦云,就在這裡培養。」如此看了上述兩兩說明,你還會認為自己是專業讀報人嗎?還這麼肯定蘋果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