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琬婷/採訪報導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左)在台大新聞所與同學分享另類媒體如何幫助弱勢族群進行主體發聲。(圖文/毛怡玫)
一想到遊民,你心中第一個印象是什麼?除非親自與遊民接觸過,大多數的人很難脫離「危險」、「又髒又臭」、「好吃懶做」、「不正常」等既定印象。這些既定印象多來自主流媒體對底層者的歧視,但是有一群人——「當代漂泊協會」,它們看見主流媒體以外的世界、聽見主流媒體以外的聲音,幫助遊民自主發聲,並重新定義何謂遊民。
當代漂泊協會於2010年成立,為了伸張底層勞動者的人權、經濟公民權與文化公民權,主要進行文化行動、政策倡導、遊民服務、社會調查等四大項工作。前身是2008年創立的遊民攝影工作坊,目的是為了抗衡主流媒體片面性的報導,並堅信所有社會成員都應享有媒介近用權。他們將照相機交給遊民,讓遊民自己去拍攝眼中的台北城,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台北巨大的貧富差距與許多不公義的社會結構。
膜拜豪宅,而不見豪宅矗立下的血汗與不公。(攝影者:晨曦/圖片來源:當代漂泊網)
公園座椅設置橫桿、鐵架,警告「遊民勿躺」。(攝影者:阿春/圖片來源:當代漂泊網)
對於一般民眾對遊民的刻板印象,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在演講現場秀出幾十張民眾照片,請學生指出那些人是遊民,但是,學生們並無法正確判別一般人與遊民的區別。郭盈靖說到,遊民的外觀其實與一般民眾無太大差異,主流媒體過度報導少數遊民的特例或是捕風捉影的報導,是導致民眾產生偏見的主因。
前當代漂泊協會成員、現任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戴瑜慧說,主流媒體所強下的定義,需要透過奪回詮釋權,才能扭轉社會大眾對這群弱勢族群的成見。
郭盈靖舉「金門新城報遊民性侵女童」(聯合報,2007/11/07)這起事件為例,從標題來看,是一起遊民性侵女童的事件,但是看完整篇報導內容,卻發現並未有足夠證據、證詞指向犯人是遊民,反而附近民眾還說:「沒看見遊民出入,倒是一旁的籃球場有時會有小混混出入。」媒體卻未審先判,斷然指出遊民性侵女童,加深遊民是危險的刻板印象。
戴瑜慧指出,遊民的問題應該要從社會結構面來看。1980年代以後,全球政治經濟模式逐漸發展成新自由主義,經濟市場開放自由競爭,為節省成本得到最大化利益,剝削了底層的勞工,而遊民漸多的情形僅是台灣整體經濟快速變遷後的現象之一。在此種環境下,非典型雇用工作型態漸成趨勢,使得勞動者面臨就業不穩定、勞動條件低、缺乏勞動保障之勞動處境。美、日等國研究也指出,非典型雇用工作型態造成勞動者失業成為遊民的現象日趨嚴重,伴之而來的問題還有青年失業率高、青貧族、窮忙族等現象。
郭盈靖也說,遊民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是付出勞力,薪資方面,資源回收一天200元、陣頭500元、舉牌或清潔工700元、粗工1500元,不僅薪資較低,工作時數也不固定,往往工作一個月,遊民收入普遍仍低於台北市102年度每月最低生活費標準14,749元。在經濟來源與工作地點不穩定下,只能選擇寄宿街頭。
2011年發生了對遊民潑水事件,起因是遊民無處可去,在艋舺公園內或躺或坐的休息,佔據了部分位置,有台北市議員看不過去,建議在公園四處定時噴水,即可達到驅逐遊民的目的。郭盈靖對此事件表示,遊民本身已是無家可歸的人,應具同理心,體諒他們生活的困厄,也應想出更好的解決、安置辦法,而非只是眼不見為淨,寒冬中潑冷水驅離。
2011潑水事件 影片連結:以為潑冷水就看不到窮人(Stop Hosing The Home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