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曼筠/台北報導
活動背板記載二二八事件經過,吸引民眾駐足了解。(圖/陳燕珩)
第二屆舉辦的「共生音樂節」,現場湧進將近兩千位民眾參與活動,活動請來不同學者以及受難者家屬,以近距離的演講方式,與民眾問答互動關於二二八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席間民眾年齡橫跨學生族群及七十歲高齡的長者,他們最大共通點就是認為,二二八事件所帶來的傷痛不應該輕易被抹滅。
現場的活動背板上不僅整理了二二八的歷史年表,也將去(2013)年重大社會事件(例如洪仲丘案件)歸納整理,藉此呼應六十七年前的二二八事件,即便到了今天,人民受政府迫害的事件依然層出不窮,藉此提醒民眾「毋通袂記」(台語:意即「不要忘記」),真相未明前,不要輕易原諒過去的痛楚。
活動現場擠滿了頭髮花白的老爺爺與老奶奶,也有不少年輕學生認為二二八就是應該要參加「共生音樂節」,臺大台文所碩二學生林安琪更直言:「二二八放假來參加這次活動,剛好可以補歷史進度。」
「共生音樂節」總召集人林楷翔身著活動紀念T-shirt,希望能用貼近年輕人的思維提醒同輩勿忘歷史。(圖/陳燕珩)
一位剛畢業於高雄大學法律系的學生黃暄容,特地從苗栗北上參加「共生音樂節」活動,因為主修法律的關係,讓他對於「政府公權力無限擴張」特別有感,他認為人民長久以來不清楚自己的權力,而被國家以「於法有據」的方式迫害,他說:「讓人民知道政府的所作所為,正在迫害人民是有困難的」,因此希望藉由對二二八事件的關注,可以避免國家公權力過度介入。
此次「共生音樂節」活動總召集人林凱翔,已經參加兩屆「共生音樂節」活動策畫。雖然二二八已歷時多年,但政治大學歷史系四年級的他發現,上了大學後才了解到二二八的歷史。自己過去對於歷史的認識很少,大家所理解的二二八僅止於查緝私菸,但他認為這只是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並非悲劇的開端。
「我們這一代被賦予忘卻歷史的使命,但我們卻從未記得這段歷史的話,為什麼要忘記呢?」林凱翔說。他更希望二二八對所有人的意義不只是放假,而是了解歷史背後的意義。林凱翔不僅用年輕人的思維策畫「共生音樂節」,同時也以年輕人的模式詮釋二二八,以音樂吸引更多年輕族群。
活動晚會以音樂的方式敘事,請來數個關心社會議題的樂團加入表演,也成功吸引年輕人一同加入。輔大中文系的鄭同學就是因為臉書上的活動通知,而特地參加,還上網搜尋二二八的相關歷史,以補足歷史課本上無法獲知的史實。
「勞動服務」樂團表演以台語詩文傳達社會意識,以鄉土精神包裝獨立音樂,藉以緬懷228國殤日。團員(左起)為吉他手聖哲、刷碟手DJ Charles、非洲鼓手阿展。(圖/陳燕珩)
這樣子的效果也切合表演團體之一的「勞動服務」所預設的期待,「勞動服務」受訪時提到,雖然年輕人都沒有經歷二二八事件,但他們希望透過音樂,能讓年輕人知道這塊土地的故事。「我們的方式是用音樂吸引年輕人關注,再告訴聽眾社會議題,不希望大家只知道二二八會放假,而不知道為什麼要放假。」勞動服務說。
除了年輕人之外,現場有一位七十一歲的蔡先生,在他四歲的時候經歷了二二八事件,因為年紀小被媽媽揹著跑,卻無法忘卻曾經眼睜睜看到三個熟識的人被槍殺身亡。往後只要有二二八的追思活動他都一定會參加,因為「槍殺的那一幕太深刻了,不能忘記、也不想忘記二二八對台灣帶來的傷害」蔡先生說。
蔡先生的表姨丈也在二二八事件中無辜喪生,當時的政府甚至追蹤受難者家屬,導致所有的親戚都不敢與受難者家屬聯繫,家屬也被迫移民美國,事隔多年,已然斷了音訊。
對於受難者家屬而言,沒有真相是永遠的痛,蔡先生說:「政府不願意認罪,教科書隱瞞太多真相。」事件已經歷時太久,真相多被銷毀,雖然如此還是希望藉由追思活動,勿忘歷史,能喚起台灣人的共同記憶。雖然機會渺茫,但仍希望能有來自民間的證據,一起把二二八的真相拼湊出來。
編者按:今年二月二十八日,學生社團在自由廣場舉辦共生音樂會,紀念此特別日子。本所同學特別從不同角度報導現場情況,包括面對面的「真人圖書舘」不同世代的對話,以及學生社團年輕世代的歷史記憶四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