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偉淳/採訪報導 李映昕/攝影
正方辯士張朕倫申論說,核電風險難料。反方一辯黃子峻說,火力發電造成的污染恐比核電更嚴重。
核四公投一案逕付二讀,朝野仍在協商;一旦交付公投,將由全民決定核電續存與否。此決策攸關民生、經濟與環境,事涉重大,值得公民關心;有鑑於此,台大新聞所連續兩個月舉辦校園辯論沙龍,上週五(10日)由東吳大學與東吳校友出賽,就「我國不應繼續興建核電廠」辯題正反論戰。
正方東吳大學隊主張,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天災難測,再者,台電失信於民,令人質疑其應變能力,難以承擔核電風險。反方東吳校友隊表示,發電必然有風險,核能發電相形安全,台灣社會需要用電,應續建核電廠。
「人類不是全能,大自然變化莫測。」正方一辯張朕倫申論時說。他表示,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福島核災前例警示我國不應續建核電廠;何況,核四附近有11座活火山,核災與輻射感染的風險更高。除了天災,他也說,核四過去兩年中,發生過十多起事故,顯示台電的管理有疏失,令人擔心。
反方一辯黃子峻對核電廠帶來的經濟與民生利益,表示肯定。他根據台電的資料表示,核一、二、三將陸續除役,將出現400多億度的供電缺口,備載電容率剩5%;核電是滿足工業及居家用電需求最適合的供電方式。他解釋,如果不續建核電廠,用火力發電補足缺口,造成的污染恐比核電更嚴重、處理成本更高。
正方辯士郭安陞用整形減肥形容續建核電的不合理。
「大筆金額、大量風險,卻忘記靠運動也可以減肥。」正方二辯郭安陞用整形減肥形容續建核電的不合理。他解釋,核電追求速效,挹注大筆金額冒高風險,卻忘記還有其它更安全的發電方式。他表示,備載電容率剩5%未必不夠,若要補足,可用12座火力發電廠替代。郭安陞還提醒,台電的管理能力堪慮。
針對正方對於台電的批評,反方二辯王文睿回應說,台電其實已委託國外廠商檢測、復原,32處缺失已改善了28個,顯示其「有能力解決,只是需要時間」。他表示,1991年到1995年,台灣的備載電容率就是5%,1994年計跳電13次,經濟損失慘重。他也表示,不論是火力還是核能發電,遇到地震這樣的天災都有跳電危機;更何況,我國已沒有土地興建12座火力電廠。
反方辯士王文睿說:「台電有能力解決,只是需要時間。」
正方辯士張朕倫結辯時仍表示對台電的不信任。他主張,要活得安全,才需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蓋核四的錢,可以用在環保上。反方辯士王文睿表示,雖然核廢量存放在核電廠,廠區土地30萬年不能再利用,但他們願意承擔。他解釋,不只是產業需要、民眾也需要用電,電力不足的不安全比風險來得更立即;核電的缺點,有待未來科技進步來解決。
這場比賽無關勝負,雙方仍盡力準備,評審對辯士的努力表示嘉許。評審劉珮珊表示,雙方論點交鋒較不足。她建議,雙方可以在「安全」上深入論述;正方可以進一步比較「無核家園的安全」和「無核的經濟發展」孰優孰劣;反方則能將「維持緊急需電量」詮釋成安全的考量,譬如醫院是禁不起停電。評審游軒豪提醒,正方不要落入「為反而反」的邏輯,宜多舉證;反方則引據較多政府、台電的資料,論點較清晰。
評審游軒豪則肯定校園辯論沙龍活動的公共價值。由台大新聞所舉辦的辯論沙龍活動,在持續四、五兩個月後,下週五(31日)將是最後一場辯論賽。台大新聞所表示,歡迎關心核電的民眾蒞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