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源澤/台北報導 李竹君/攝影
林基興為台大新聞所同學講解電磁波。
前《科學月刊》總編輯林基興昨(23)日,在台大新聞所就核能議題發表演說。林基興在演講中澄清人們對輻射的錯誤成見,他認為核能的危險固然存在,人們在反對核能發電的同時,必須以科學知識做後盾,不要被「熱情沖昏了頭」。

實事求是面對「電磁恐慌」

林基興認為,一般人在對核能沒有深刻的了解之下,只能從媒體中認識科學,但因為媒體沒有二確報導,以致形成民眾對電磁波有深度的恐慌。但林基興認為,電磁波是一種能量,這類能量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甚至人的身體也散發出類似能量,外界產生的能量對人的影響,甚至遠小於人自身產生的能量。
他在演講中並以長期遭到抗議的手機基地台為例說,根據法國2001年國家衛生報告,使用手機的唯一風險是發生在駕駛時使用。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的射頻效應研究,也證實人們暴露在基地台電磁波下,並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健康後果。至於所謂暴露在輻射下容易致癌之說,他認為是「比例問題」,國人罹患癌症比例達1/4,但目前也無證據可證明癌症與輻射之間的關係。
林基興解釋,廣義的輻射有游離輻射及非游離輻射兩種,游離輻射就是所謂的「核能」,而輻射威力較低的非游離輻射涵蓋範圍較廣,如光或基地台散發出的輻射便是。在林基興的著作《電磁恐慌》中,他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在有關非游離輻射的文件中,均以「exposure」代替「輻射」,為的就是避免民眾將輻射直接聯想至有害物質,但成效不彰。
對於近來相當熱門的核能發電議題,林基興認為懼怕核能必須有立論所據,世上沒有「零風險」的措施,如何取捨才是真正的課題。如台灣目前運作程度最高的火力發電以化石燃料為本,但化石燃料開採時造成漏油、礦坑倒塌等傷害,對世界的影響程度皆在核能之上,化石燃料甚至是溫室效應及酸雨等災害的主要原因。再者,若考慮能源廢棄物,核能廢棄物的數量也遠低於其他有毒廢棄物量。
針對「車諾比事件」的核電廠事故而論,林基興認為負面的資訊被不斷放大,才是造成恐慌的主因。他指出,車諾比反對者聲稱因該事件死亡的人數有成千上萬,但實際因輻射死亡人數是45人;而車諾比事件爆發的主因,是因俄羅斯官方在安全設計上取巧,現今的美式設計安全指數,已相對提高許多。
林基興認為,日常生活中「萬物均有毒」,核能並不是出現機率最高的一種,也不是最致命的一種。在「不可能零風險」的情況下,如何在兩害之間權衡並取其輕,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他認為必須要以理性思考各項選擇,如因害怕輻射而使婦女不敢去做乳癌檢測,便是本末倒置的一種選擇。又如紐約民意代表曾經提案禁止「所有放射性能量」出現在路上則更是荒謬。

核電影響如何評估?

會中台大新聞所學生陳熙文提出問題時說,核電廠爆炸的影響不能只以現在的死亡人數為依據;他也提到,癌症的起因是屬於自然發生或是受輻射影響,又該如何判斷?對此林基興表示,現有的科學證據指出福島事件中並無人直接因輻射死亡,但他並不能對其他傷害做出保證,而輻射與癌症之間並無明顯關聯的想法,則是因為大量輻射地區與無大量輻射地區相較,前者的罹癌率並未較高。他認為,與核電廠相較,燃煤電廠的風險更高,也更值得注意。
碩一學生周佳勳與碩二學生翁嬿婷皆對為何將蘭嶼選為放置核廢料的地點提出疑問。
台大新聞所學生周佳勳、翁嬿婷先後提問,放置於蘭嶼的核廢料為何要放置於蘭嶼?這些核廢料對蘭嶼人難道不會造成影響?林基興回應表示,現今的測量方法就是用環境中的輻射劑量,來決定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是「科學」方法,而在這種方法的檢驗下發現,蘭嶼在放核廢料之前與之後,公共衛生流行病例並沒有增加,這表示輻射對蘭嶼人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大。
而將核廢料放置於蘭嶼的決定絕不是偶然,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指出,選擇蘭嶼是因為早期國際間都是以海拋方式處理低階核廢料,選擇蘭嶼是為了海拋方便,後來倫敦公約不准再海拋,於是便在當地蓋核廢料貯存場。林基興也說,核廢料輻射的影響也許會因時間問題而加重,但目前的事實是核廢料所放出的輻射值比存在在自然環境中的還更低;就像水中有生菌,但我們喝水時並不會因為生菌而膽怯。
碩二學生吳沛綺問到,媒體在報導輻射新聞時應如何拿捏力道。
台大新聞所學生吳沛綺則提到媒體報導的重要性,她問到媒體在報導輻射新聞時應如何拿捏力道?林基興認為,科學的議題必須花很多時間去查證,如愛因斯坦曾被要求用三分鐘解釋相對論,他回答可以用三分鐘解釋,但是背後的原因卻無法在三分鐘內讓人理解,報導的人必須先了解科學及其背後的理論再做出結論。
林基興在其演講中強調「抓大放小」,亦即做出選擇的重要性,不要「因小失大」,而何謂「大」、又何謂「小」,則必須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後再做出決定。同時媒體在報導「輻射」相關新聞時,也應該全面求證,他認為做出一個決定是一環扣著一環,直接跳過一個或數個步驟到達結論並不妥當,也讓片面的事實造成全面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