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核三廠溫排水區,曾在二十七年前,因為珊瑚白化事件,成為媒體焦點;接著在十四年前,全球珊瑚大白化,又再次重創核三廠溫排水區一帶的珊瑚礁。近幾年的海水溫度上升,對珊瑚礁的負面影響似有停止跡象,令人意外的是,核三廠溫排水區的珊瑚,竟都可以在一年內,恢復接近原本的覆蓋率。

深海湧升流 鍛鍊珊瑚復原力
墾丁後壁湖,是全球暖化下,臺灣野外珊瑚保育的前哨實驗地。
(照片來源/陳義宗攝)
核三廠的溫排水區位於後壁湖海域,「核三廠的溫排水區排出溫水,因為深層海水擾動,造成一天會變化溫度四次。」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說出關鍵。深層海水擾動,就是後壁湖海域的特有情形。
「這是臺灣的獨特現象,平均每六個小時湧升一次,海水溫度也因此有間歇性的交替變化。」樊同雲解釋。早在1972年就有科學家發現,南中國北邊海面,出現大規模的海水擾動,據判斷應該是深海湧升流。
深海湧升流與過去經常提到的湧升流有著極大差異。過去提出的湧升流,由季風吹起,一旦出現,時間短則一周,多則一個月,樊同雲強調,「由於海水溫度過低,反而對珊瑚造成傷害。」
直到近幾年,科學界才了解深海湧升流的主因是潮汐所造成。潮汐從150公尺的深海湧起,也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核三廠溫排水區和後壁湖的珊瑚,也因此受到良好的「體能訓練」,鍛鍊出優於其它區域珊瑚的復元能力。
「就像人泡溫泉,一開始先到溫水泡一下,再到冷水去泡。人體泡一下熱水全身冒汗,再到冷水毛細孔就收縮。這樣來回的方式,就有如運動員的間歇性訓練。」樊同雲打趣比喻。
全球暖化 珊瑚最大殺手
公元2000年以後,全球暖化受到證實,許多物種遭遇滅絕危機,珊瑚也不例外。珊瑚是極其敏感的生物,對於生長的溫度、光度、水質相當要求,環境一變動,物種立刻會有變化。
後壁湖海域的珊瑚因為受到特殊的「鍛鍊」,反而成為全球暖化,珊瑚復育的前哨實驗地。前海生館館長、現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方力行強調:「全球暖化影響下,要看珊瑚有甚麼保護機制,將這種機制推進到珊瑚選種、復育,就能讓珊瑚繁衍後代,存活的機會。」
今(2012)年十月,臺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在海洋公園珊瑚保育研討會就提到,墾丁海域的造礁珊瑚遭受全球暖化的影響深重。2055年,珊瑚物種會從目前300種,陡降一半,最晚2085年,墾丁海域將不見珊瑚礁。換言之,剩下不到七十幾年之間,墾丁海域的珊瑚礁將全數滅種。
同樣的場合,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也說出放眼全球的觀察。1998年是人類使用溫度計150年以來,測得最熱的一年。在當年,澳洲大堡礁也有60%的面積受到影響;斯里蘭卡、肯亞和坦尚尼亞等國家,更有90%左右面積的珊瑚白化,根據統計,全球也因此有30%的珊瑚已滅絕。
珊瑚對全球許多國家而言,都是重要的觀光經濟收入。根據估算,東南亞海域,每平方公里經濟產值至少有2萬3千多美元,1998年珊瑚大白化,全球經濟損失高達兩千億美元。
汙染可以減少,人為捕撈可以加強查禁。「除了人為干擾,氣候變遷也會加劇負面效應。」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提出警告。「這個因素雖不是人為行動可以改善的,但全球氣溫持續上升,海水溫度將繼續升高。」方力行加以分析。
方力行進一步解釋,「就算沒有任何二氧化碳排放,溫度會一直升高到2060年才會達到平衡。」他也提出警告,全球暖化效應,連帶影響海水二氧濃度增加,造成海水酸化,影響造礁珊瑚碳酸鈣堆積,對珊瑚生長更是一大威脅。
復育工作 從控制汙染開始
然而,得天獨厚的條件,讓後壁湖區域躲過一次次的珊瑚生態浩劫,也選定為珊瑚諾亞方舟的天然實驗區。樊同雲指出除了深海湧升流是主因,還有後壁湖海域受到地形屏障,能躲掉每次颱風造成的嚴重傷害;最後則是沒有河川出海口,少了來自陸地排入海中的污染源。
從樊同雲發表的數據來看,後壁湖深海區域,珊瑚覆蓋率為42.5%,淺海區域也達28.5%;相較南灣東邊,僅剩約莫不到10%的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除了野外的天然海域,為了可以實地了解物種如何抵抗天然產生的逆境,人工復育場則是另外一艘珊瑚的諾亞方舟。
國立海生館珊瑚人工復育場,採用懸吊式珊瑚復育養殖,樊同雲解釋:「較能符合經濟效益。」
(照片來源/陳義宗攝)
車行到屏東海生館,拐入僅接受申請使可參觀的水族實驗中心,這是全球陸地上最大的『珊瑚農場』。不同於其他國家都在設置海底,「台灣海域有著汙染破壞,和每年影響甚深的颱風,才因此設置陸地復育缸。」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解釋。
臺灣珊瑚的復育技術與國際接軌,多方和跨國團隊合作,樊同雲卻坦白說:「人家期待我們去做復育,但復育的第一步,還是要控制汙染和破壞。」
註:本文與「科博文」網站同步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