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所慶報導】走一條新路!漫談公共新聞、新科技與新世代實踐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何榮幸(左三)以苗栗大埔農地徵收案與國光石化新聞為例,鼓勵新生代記者尋找自己心中的「水門案」。(攝影/許文貞,圖說/陳佳君)


記者尹智剛/臺北報導

臺大新聞所20周年所慶舉辦的「新聞與民主:創意實踐與公民行動案例研討會」,下午的與會人士橫跨產、官、學界,討論公共新聞的發展模式以及行動媒體對新聞價值的影響,三位在媒體服務的新聞所傑出所友則在最後提出新世代媒體工作者該如何發揮專業能力,實踐自己的理想。

打造公共新聞價值與模式
近年來國內外的商業媒體因科技、財務等問題,陸續傳出停刊、裁員的消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教授羅世宏表示,商業媒體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的運作模式都在走下坡,逐漸難以擔當提供公共新聞的職責,因此另闢蹊徑,提出「公共產權與公部門補助」、「公益信託」、「慈善基金會支持」、「設置支持新聞業發展基金」、「公共委製」等五種維繫公共新聞的模式。「不盡然每種模式都適用臺灣。」羅世宏補充,「但政府不願意大力支持公共媒體,所以只好自力救濟。」

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陳炳宏回應羅世宏的看法,認為可以透過贊助或補助,讓願意支持公共新聞的個人或團體提供資金製作更多元形式的公共新聞,並購買商業媒體的廣告版面或時段,使公共新聞能夠「融入」商業媒體,增加在閱聽人面前曝光的機會。

臺大新聞所所長林麗雲指出近20年來,當財團媒體產生危機時,獨立媒體應然而起的趨勢。但獨立媒體雖獲得社會肯定,媒體的經營模式至今還不穩定,因此林麗雲認為在後財團媒體時代,必須以公共介入的方式厚植由下而上的力量,才能發展出穩健的經營模式。

行動媒體與新聞價值的變遷
經濟部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主任、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龔仁文指出,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普及將帶動新媒體產業成長,媒體必須改變新聞服務的模式,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中華電視公司副總經理陳申青也呼應龔仁文的觀點,將來的媒體一定有大幅變動,「能取得先機的媒體就能繼續向前走。」

「行動媒體與傳統媒體是融合而非取代。」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學系教授劉幼琍提出臺灣行動媒體與新聞服務的展望,她認為臺灣原生的行動新聞媒體難單獨存在,「搭配實體、加強品牌,才能將新聞的產品創造出更滿足於消費者的需求。」

新聞、民主、新世代與實踐
新聞所第11屆、台視新聞部經理孫紀蘭認為新世代的記者應該精進專業、創新價值,在學校不能輕忽邏輯思維與統整能力,培養尊重利他和認真積極的態度,並富有倫理氣度與同理心。孫紀蘭建議有志投身媒體服務的學弟妹,應具備上述提及的關鍵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中生存。

「會稿就像吸毒,但不要吸毒成癮。」第4屆所友、中視新聞部主任曾喜松提及目前電視台記者的會稿現象,認為電視記者除了會稿之外,還要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會稿出來的新聞不如自己的想法做出來的新聞。」

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記者高有智(第13屆所友)則認為不同時代的記者,有不同的困境與著力點,因此建議未來記者的實踐方式為「強調專業或調查報導的能力」、「主流媒體與獨立媒體的競合」、「新媒體與科技的衝擊」、「記者與社會的對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