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活動訊息】卓新論壇:從日本複和式震災 談如何強化台灣災難新聞報導?



卓新論壇:從日本複合式震災 談如何強化台灣災難新聞報導? 


時間


4/14(週四) 14:00~16:00


地點


台大新聞所


當日活動議程


時間


活動


備註


13:50~14:00


入場





14:00~14:10


主持人開場


主持人: 

張錦華(卓新獎基金會董事、台大新聞所教授) 


14:10~15:30


從日本複合式震災 談如何強化台灣災難新聞報導?


與談人(依筆畫排列) 

●卓亞雄(聯合報特約主筆) 

●許瓊文(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黃明明(公視製作人)

●楊樺(TVBS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羅慧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助理教授) 


15:30~16:00


現場提問與討論





主辦單位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數典計畫「建置新聞倫理與勞動權資料庫」、台大新聞所、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中央社


協辦單位


媒改社、傳學鬥




今年,日本當地時間0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規模九的強震及引發海嘯,浪高最大達23.6米造成大量人員和經濟損失。兩週後(03/25),日本警察廳正式公布數字,有超過1萬人死亡及1萬7千人失蹤,總經濟損失高達16萬至25萬億日圓。不僅自然天災,地震和海嘯連番大災難之後,更引發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核子污染擴散的種種危機接踵而來,形成罕見的複合式災難,也使這場災難成為近期全球關注的焦點,台灣媒體更是大量、長時間的報導。
然而台灣媒體在此次災難新聞處理上,多數節目除了詳盡報導和分析災難現況,並製作許多鼓勵和安慰的正面內容外,也有一些現象引發各界批評,例如:
  1. 有少數新聞台以過於聳動標題、文字和帶有激動、甚至高昂的情緒播報,引發民眾不滿投訴NCC。

  2. 部份電視新聞資訊不盡正確、完整。如誤將核電廠「氫爆」報導為「核爆」,任意推測性地報導10萬人喪生,部份影像不斷重播,但卻未標示時間,易造成民眾恐慌和誤導。

  3. 部份時事談話性節目內容荒誕化,徒增觀眾世界末日、科幻災難片的恐慌感,卻未能提供正確的防災、救災觀念,。

同時,日本NHK的災難報導品質則是有目共睹,特別是其翔實、沈穩、掌握時效、不侵擾受災者的報導,贏得許多人的肯定。作為公共媒體,NHK能夠以充足的人力、物力發揮災難新聞報導應有的功能。而我國也有公共媒體,但規模過小;具主導性的商營媒體角色在當前複合式災難越發頻繁之際,應如何發揮重大而關鍵的功能,實需各界未雨綢繆,共同思考和關心。

因此,本次卓新論壇特別以「從日本複合式震災 談如何強化台灣災難新聞報導?」為題,邀集專家、學者、媒體實務者等,共同討論以下題綱:
  1. 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刻,新聞媒體應發揮何種功能?

  2. 台灣媒體報導此次日本災難的內容和作法,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3. 面對重大災難事件時,在新聞採訪實務上,經常面臨什麼狀況和困難?政府應如何提供災難的資訊?媒體應如何查證和報導?如何發揮監督救災和防災的工作?如何提供社會正向和安全的資訊?

  4. 重大災難報導中涉及那些記者的勞動權益和採訪資源問題?媒體應如何加強採訪前的訓練以及,記者可受到的災難報導創傷應如何照顧?

  5. 重大災難新聞報導如何自律?如何結合他律和法律?

聯絡人:張春炎 (raingnome@hotmail.com 02-33225551)

報名方式:請將姓名、學校系級或服務單位寄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信箱:feja@ms75.hinet.net。

會場地圖:台大新聞所103室大講堂(於台大後門,辛亥路、復興南路交叉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