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新聞講座】好報導何處來? 資深記者卓亞雄台大開講

【2011.03.15  記者賴昭男、賴子歆、黃湘淇/北市報導】

卓亞雄
聯合報資深記者卓亞雄在台大開講,期許新聞所學生懂得開發議題,寫出好報導。(攝影:葉思敏)

 「發覺礦產露頭時,如何判斷是否好貨?」聯合報資深記者卓亞雄15日於國立台大新聞所課堂演講上,藉採礦的譬喻,強調記者議題開發的重要。理組背景的卓亞雄也表示,具備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有助於開發新議題,「最好化學、物理、生物都要會!」

卓亞雄認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應該藉由議題開發增加報導的深度與可讀性。開發議題可從自己長期關心的新聞議題著手。卓亞雄說,曾有同學跟他提到高跟鞋的議題,乍看之下很一般。其實高跟鞋背後的消費心理學以及勞工剝削等,都值得深入討論。

即便是已報導過且得獎無數的議題如土石流、環境保護,卓亞雄都覺得「不可能找不到新面向」。他表示,有志從事新聞業的同學,平時除了持續追蹤影響深遠的議題,也該參酌先進國家討論過的議題,同時注意世界重大的發展趨勢。這些都是在既有的議題基礎上,開展報導新面向的方法。

以極端氣候為例,卓亞雄說,雖然相關的報導已經很多,但他觀察到,台灣的芒果、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都因為氣候變化,導致花期大亂;甚至連四大家蛇之一的黑眉錦蛇都受到氣候影響,將產卵期提前三個月。這些例子提供氣候變遷新的報導角度,「要讓民眾能對極端氣候感同深受,就要把台灣的現象找出來。」

3月15日起一連四週,每週二早上10點20分,卓亞雄將於台大新聞館103與新聞所學生分享開發議題的方式。除了講授方法,卓亞雄也會分析過去獲獎的深度報導角度,再以自己到北朝鮮採訪的實際經驗,說明議題如何開發與經營。歡迎有興趣的同學、民眾前往課堂旁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