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新聞轉貼】誰在收買媒體? (林照真,天下雜誌316期)

本文部分轉錄自: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0693

欲詳全文請至上述天下雜誌網站


新聞,可以喊價;付錢,可以獲得SNG採訪、甚至登上頭版。本應報導「真相」的新聞,還剩下多少值得相信?「置入性行銷」可以讓廣告不知不覺地融入新聞之中,所謂「輿論」,愈來愈像是有心人操控謀利的工具……。
新聞為「企業」服務?

那頭掛上了電話。

電視台承認接受某天王級政治人物以一百萬購買SNG新聞連線,讓該陣營在投票一週前的造勢活動,能夠密集置入到新聞中的訊息,剛剛遭到負責購買的核心幕僚否認。「買新聞」是為了影響選舉結果,這名幕僚知道他不能承認。

全國民眾至今仍被蒙在鼓裡,不知道在去年底激烈的立委選戰中,不但有個別政治人物的新聞購買,由政黨出面購買新聞時段的「政黨專案」亦大幅展開。執政的民進黨有許多重量級政治人物,包括總統陳水扁、行政院長游錫?、高雄市長謝長廷與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等大量曝光的新聞,原來都是付費的結果。

而在野的政黨與民進黨相比,雖顯得阮囊羞澀,但為了求得勝選,也照樣購買大段新聞連線,讓連戰、宋楚瑜、李登輝等政治領袖能在電視即時演出。



沒有人記得媒體還是社會公器,一名電視工作者自我解嘲地說,「我們被綠買,也被藍買,這樣很公平,大家都淪陷。」

但真正淪陷的卻是屬於全民的新聞資產,大家每天以嚴肅心情觀看新聞,相信新聞報導皆是事實,卻不知道許多所謂的「新聞」,竟然都是客戶付錢買的。

「賣新聞賺錢」幾乎已成為台灣各媒體謀求生存的重要方式,不但新興媒體可以賣,八卦媒體可以賣,就連歷史悠久、講求質報的大報也照賣不誤。台灣各媒體心照不宣,彼此相護,把「賣新聞」列為商業機密,原被推崇為神聖第四權的新聞媒體,已受到金錢收買。

媒體「賣新聞賺錢」
「賣新聞賺錢」的手法被統稱為「置入性行銷」,即各媒體利用自己的新聞專業,將廣告宣傳以新聞包裝,然後混雜在其他真新聞之中,並因民眾對新聞的信任,達到商品宣傳的目的。此舉成就了廣告效益,卻讓新聞的公信力受到嚴重踐踏。


「置入性行銷」在近一、二年間成為電視媒體愈來愈明顯的賺錢方式,連報紙、雜誌、廣播、網路等媒體也都不例外,「各媒體已陷入瘋狂搶錢的境界了,」一名資深新聞主管這樣形容。

各媒體為了爭取生意,任何新聞時段、新聞節目、談話性節目、新聞版面都可以談價錢拍賣,甚至把新聞當商品般,一律予以規格化。

諷刺的是,「深度報導」成了「商品類型」;「主播專訪」是「產品規格」,「SNG新聞連線」也已清楚標價,新聞跑馬燈也可以拿來賣錢。報紙、雜誌還會強調圖文並茂的「企劃採訪」。為了獲得購買者青睞,更有媒體以強調曾獲「最佳主播獎」、「採訪獎」來招攬生意。

可悲的是,「新聞置入性行銷」讓古典新聞學所強調的新聞專業、記者信條、媒體獨立等基本價值,全都在台灣媒體惡質競爭中遭到廉價拍賣,象徵第四權的媒體公器,也像烏托邦幻滅。

整個故事的荒謬性要從十年來台灣媒體快速開放談起。表面上台灣媒體數量之多,為世界之最,是民主社會的一大驕傲。但在商業本質下,廣告市場已無法支撐,各家媒體普遍鬧窮,為了積極爭取業務,已漸漸拆除編務與業務分離的新聞防線。

「新聞是可以談價錢的,」與媒體互動多年的「醫世紀行銷公關公司」總監林基安的說法,令人感覺不安。

「大媒體不是不能置入,而是要的錢更多,」媒體購買公司「貝立德」副總經理廖炳勳一語說出當今台灣媒體的窘境。

時序已入冬,台灣新聞界也進入最寒冷的冬天。

《中國時報》總經理黃肇松把解嚴後十年稱為「媒體之春」,那時他是中時總編輯,正經歷台灣新聞界最美好的黃金時刻,當時全國廣告總預算達到八五○億,內容一定和廣告分開,黃肇松他這個總編輯,一年只須在年終尾牙時和廣告部碰一次面即可。


但在黃肇松八年總編輯任滿、轉任時報總經理的同時,台灣媒體市場卻已過度擁擠,廣告量現在僅剩約五五○億。為了增加營收,黃肇松很早就推動「紙上座談會」,以收費方式讓客戶有整版的空間進行座談,版頭上寫的是「專輯」、或「專題」,就是不說對方付了費。

報紙如此,電視台情況更悲觀。不少廣告產品為求效果,一直要求產品置入到電視內容中。民視主任秘書黃國師就明指電視單靠廣告必死無疑,一定要朝其他方向創造利益,於是「置入性」的整合行銷觀念就被引進電視台來。

「置入性行銷在台灣可以定義為『廣告節目化』與『廣告新聞化』兩類,」黃國師先做了簡單的定義。就「新聞」類來看,這些與廣告業務有關的新聞報導,在電視台統稱為「新聞專案」,或俗稱「業配」。報社則以「業編合作」(業務與編輯合作)來進行一個個新聞置入。

一名電視台主管說,因為代理商和客戶已經下了廣告預算,一旦他們推出「新車發表會」、「銀行新卡產品」時,就要求記者出機去拍。

「工商記者」是領佣金的業務
「這是業務,完全沒有新聞點,但是一定會播出,客戶也會監播,」這名主管說。現在各台都有許多「業配」,觀眾每天都面臨被產品置入,並在無形中接收而不自知。

其實,置入性行銷並非台灣媒體新現象,假新聞之名的「工商記者」手法在《經濟》、《工商》等財經性報紙中由來已久,這兩報的「工商記者」都是領佣金的業務人員,卻以記者之名發稿。「《經濟日報》可能是台灣最早這麼做的報紙,」《經濟日報》副社長顏光佑認為是大環境逼迫使然,《經濟日報》在民國五十六年創報,那時台灣經濟不好,台灣有半數以上的出口產業根本不在台灣本島做廣告,持續六、七年經濟日報都是虧損狀態,直到成立工商服務部情況才發生好轉。


於是,將業務摻入到新聞中也漸漸成為其他媒體謀求生存之道。綜合性報紙為了因應「業編合作」,編輯部肩上默默增加了行銷責任。一名報社主管談到,他的工作是為報紙版面規劃專題報導,當相關產業界也希望同樣被報導時,就會與廣告部接洽。「只要付費,我們就可進行類似報導,」這名主管坦承。

為了因應「業配」與「業編」,各大媒體組織結構都進行了調整。電視媒體目前都設有「專案組」專門跑業配新聞。為了讓商品能更有技巧地露出,這些「專案記者」竟然多數是由資深記者擔任。

報社方面的組織調整,則顯得多樣。《經濟日報》是以總編輯特別助理為編業窗口,《聯合報》則是在編輯部成立「企劃組」。《中國時報》編輯部並無任何組織變動,但在時報母公司下設立時新知識開發公司、時報育才公司、時藝多媒體公司、時報國際廣告公司等多家公司,都是強調整合行銷的時報團隊。

廣告產品置入到電影、電視戲劇、綜藝節目、談話性節目,在國外早有歷史。但這些都比不上台灣將廣告置入到新聞中,如此令人震驚。

非常獨特的台灣現象是,廣告客戶為了增加產品的「可信度」,竟把腦筋動到新聞來,新聞置入的手法也愈來愈細膩,非專業人士無法識破。

凱絡媒體公司副總經理黎創富舉例說,一家奶粉產品強調具有孩子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新聞置入的手法就是先請記者去採訪一名也是業務合作的醫生,醫生在受訪時強調孩子需要這種營養素,但未提產品名稱。一個星期後,奶粉廣告就在電視中播出。

但有些案例因為新聞與廣告的時段太接近而被新聞局認定有違規之虞。東森新聞台播出七十多歲老衝浪者的故事報導,新聞局發現,這名老人卻是某健康藥品的廣告主角;一名主婦騎著腳踏車在菜市場的悠閑,其實是一個有靠背腳踏車的新聞置入。在新聞報導後,這些產品緊接便在廣告中出現,「把商品訊息置入到新聞裡,這就是一種置入性行銷,」台灣師大大傳所副教授陳炳宏指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