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編輯】比報作品:台灣金聯、橘黴素、iPhone(蕭若羲)



第一則: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陳松柱分配七千七百萬給員工




























比較項目 / 報紙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版面



無登



1A1-焦點


2A4-要聞


3A4-要聞



1A1-焦點新聞


2AA2-財經綜合



無登



標題



 



1)最肥差事-金聯陳松柱40萬月薪分紅千萬


2)陳松柱奬員工(生日10萬)尾牙頭獎88


3)金聯:密薪於法有據-銀行:盈餘應分股東



1)台灣金聯老董員工-私分7千萬


2)台灣金聯董事長陳松柱涉賄選案-這回暴自肥



 



看法



【聯合報】


1)最肥差事-金聯陳松柱40萬月薪分紅千萬


聯合報處理這則新聞時,因另外還有楊志良辭職的新聞,而在A1版面先提供了這則大致的情況,以便讀者注意這是當天的重要新聞。另外,楊志良辭職的新聞雖然放在頭條,可是也沒有把它全部都放在A1版面。總之,兩則新聞顯得很受編輯的重視,但因為需要更具體談背景,而用了這個方式。


內文先以懷疑的角度進入話題,記者用立委費鴻泰說的話,以「自肥」來形容陳松柱所做的。另外也納入財政部長李述德的一句話:「若有問題我會處理」。從此可看出,記者同樣懷疑這次拿公司利益分給員工的合理性,但未自己去判斷。接著讓陳松柱表示自己覺得整個事情合法,但也有金融界人士表示一般公司不會如此的分配利益。最後,文章提出有待解決的問題:拿到錢的人到底有多少個,誰分到多少錢。這個方法也有助於讓讀者想看下去。






這篇文章的標題寫的提供這件事情的大致情況,也指出陳松柱,雖然薪水高還給自己發紅包。可以感到此做法不合理。缺點是,從標題不能看出別的五十幾個員工也拿到錢了。而且在內文裡邊沒有再說到陳松柱到底拿到多少錢。所以有點沒有關聯性。因為內文裡邊強調,他那樣做可能不合法,所以我覺得標題的重點也得放在那個因素。


說全版面的視覺,我覺得顯得有一點不整齊。若換一個跟標題或兩篇文章相關的照片更好。


2)陳松柱奬員工(生日10萬)尾牙頭獎88


如同上述一樣,這則新聞分為三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在A1沒辦法把全部交代完,所以先把概括放在頭版,然後細節一個一個在A4版面拉出來。按照A1版面的邏輯,楊志良的新聞就放在了A2版,而把陳松柱的新聞放在A4版。


本文內文講的是陳松柱的背景(2000年下台到上海做生意,2008年回來幫馬英九競選,擔任台灣金聯董事長)。把這個交代完了後,本文列出他以前發生過可疑的事件(增加金聯員工人數,處理台鳳集團與東帝士大樓等不良債權,把生日獎金拉高到10萬,然後這次的股票利益分配)。


這樣的寫法有助於讓讀者知道本人的背景如何,而且也可以曉得 本人不是第一次做過令人矚目的事情。有一些地方有




 




一點模糊,例如,在第一段沒艘詳細地說陳松柱在上海做了什麼生意,而且也沒有寫馬英九為什麼會找他幫忙。這樣做讓讀者覺得這回事(陳為何突然間進入國民黨等等)有點莫名其妙,但是不提供更仔細的資訊。在我來看,這會導致讀者更懷疑陳是靠不能揭露的關係而入黨了。


本文章的標題,讓人以為列出的事情(生日10萬,尾牙頭獎88萬)都是同時發生,或者說跟這次股票利益分配同時被發現的。這一點在內文裡邊沒有解釋。副標題列出「曾幫馬競選總統」跟別的提到的不一樣,本來不一定是可疑的事情。


【自由時報】


1)台灣金聯老董員工-私分7千萬


自由時報的分版與聯合報不同,此報紙把陳松柱的消息放在A1版面,而且是A1唯一大的新聞(聯合報把楊志良跟陳松柱都放在了A1版)。有可能是因為自由時報覺得一個公派的而腐敗的,又跟馬政府有(或者是曾有過)親密的關係的人物符合自己的讀者的興趣,而楊志良(因為自己請辭)而不比陳松柱有趣。


本文的角度與聯合報的也不太一樣,開頭跟某些數字都有些不同。在開頭記者指出陳松柱是公股機構(!)的董事長,如此指出他比私營企業的高層官員有責任不浪費股東及公民的錢。文章特別指出,台灣金聯是在財政部及銀行工會的主導下成立的,而說陳的月薪跟財政部長的差的很遠。數字方面的話,自由時報文章指出陳自分2千萬(聯合:千萬),而且說有拿到錢的員工只有十幾個(聯合:五十幾個)。本文沒有用陳說的「一切都經過公司決策委員會審查通過」(聯合報有用這句)的一句話。反而,全部的責任顯得都在陳的身上:「分配金額只有陳松柱知情」(自由時報)。


在內文中有數度的「據了解」,可是沒有提到消息來源到底是什麼。跟聯合報相比,該篇的優點在於,記者有提醒讀者台灣金聯是公股機構(可能是因為我是外國人,我以前當然不知道,也不太清楚會不會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聯合報的文章中沒有特別強調這一點。另外一個,在第一段本文交代了陳松柱的背景(聯合報把這個部分排到另外一偏稿子)。自由時報也登了特別講陳的背景的的稿子,可是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看(該文章在AA2的財金綜合,比較在後邊)所以我覺得這次採取的做法是對的。聯合報在A1版的文章裡沒提供類似的背景。






 




這篇文章的標題不如聯合報的好。因為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個人分到錢,所以7千萬這個數目也不大有意義。聯合報的出發點比較好,從它的標題可看出陳松柱的月薪有多少、他這次拿了多少。這樣可以評估整個事情大致上的規模。


2)台灣金聯董事長陳松柱涉賄選案-這回暴自肥


把這篇文章放到AA2(財經綜合)理論上有道理,可是文章裡邊寫的沒有提供很多A1的文章沒提到的資訊。可能是為了搭配旁邊的特高而放在那麼後邊的。因為如果光有特高的話,注意到或者說翻到那麼後面的人可能不多。可是特高一定要放在綜合的部分。


內文從陳松柱曾經做錯的角度出發,概括他個人職業方面上的上升,而特別列出其中比較可疑的地方(被撤換掉,從2001年到2008年從金融界消失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他可以擔任台灣金聯董事長被懷疑是「政治酬庸」)。


除此之外,在最後一句還罵了馬英九一下,把責任回歸在他身上(畢竟是他選擇的人才)。


在標題中出現了兩個因素(涉賄選案、這次的自肥),但是在文章中兩個都沒有講的很仔細。其實把這篇文章改成小檔案可能比較會發揮作用。


圖片選得不好,畫質不很清楚。




第二則:橘黴素超量

































比較項目 / 報紙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版面



A7-生活新聞



A5-話題



A8-生活新聞



A14-生活



標題



橘黴素超量-紅麴食身反傷肝腎



吃多損肝腎-紅麴薄餅、膠囊 驗出橘黴素



momo天然紅麴 驗出超標橘黴素



抽驗紅麴食品 1件橘黴素超標



看法



版本
/
內文


【中國時報】


橘黴素超量-紅麴食身反傷肝腎


把該新聞放在生活新聞版是自然的選擇,因為這則是給消費者提供的消息。


在導言裡邊,中時採取比較冷靜的說法,說如果長期食用超過標準量的「天然紅麴」產品,會造成對人身不良影響。在第二段,本文描述衛生署抽樣的過程跟檢查的結果(順便也提到限制量為2ppm)。在第三段講到因為產品會退色,所以「有些業者」會使用色素。接著也提到是誰(屈臣氏新南京店)。中時的文章沒有提到如果業者不在由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的限制時間之內改正差品的橘黴素含量,會罰款。


該文章的標題很清楚,可看出發生了什麼事,而且也可曉得要注意什麼(紅麴食品最好不要吃)。


沒有配圖片很可惜,因為這樣可以讓讀者更清楚到底是什麼產品有問題(蘋果日報、聯合報都做的不錯,把兩個最主要的產品都配了圖片,而且在圖說中解釋其中哪一個橘黴素超量)。


全版面的視覺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為在此報紙中,這則新聞只佔比較小的空間。雖然是涉及到消費者的健康,但中國時報的版面上很容易忽視它。


【聯合報】


吃多損肝腎-紅麴薄餅、膠囊
驗出橘黴素


在它的導言中,聯合報已經提出別的報紙沒提到的,說消基會呼籲衛生署訂定紅麴每日建議攝取量。接著,在第一段短短交代衛生署檢查的過程,橘黴素長期累積對身體會造成不良影響。跟別的報紙不同,聯合報強調罰款的因素:「若屆期不改,可處三到十五萬元罰鍰」。另外還提供對消費者相當重要的資訊:孕婦、高血脂患者食用含橘黴素食品有危險(四份報紙中另外只有自由時報提到此問題,雖然沒講到孕婦,中國時報、蘋果日報都沒有提到)。


四份報紙中,配圖片及全版面視覺方面上,聯合報處理的最好。提供了兩個橘黴素含量較大的產品的圖片,圖說裡邊說明個別產品的情況。最大的圖片上可看到台酒的餅乾的樣子,以便之後能夠辨認出來此產品。全版面視覺讓讀者注意,放餅乾的比較大的圖片也有助於讓習慣吃的讀者感興趣看。



 



【自由時報】


momo天然紅麴 驗出超標橘黴素


在第一段一樣說明事情的過程及檢查結果,而且提供比較具體的數字。在第二段,說明(比別的報紙更具體)為什麼紅麴食品會含橘黴素(因為是紅麴細菌的二次代謝產物)並說若產品材料受到污染才會有這樣的狀況。另外,自由時報,跟別的報紙的報導沒有很大的差距,交代褪色而用色素的關係,提到產品下架的事實,一樣也警告高血脂患者要小心。


在圖片中,自由時報多列出一個產品來,可是圖說太簡單,而且最下邊的膠囊的圖說不太清楚(因為談的是色素,而不是橘黴素:跟上方兩張圖片不同)。


標題提供最基本的資訊,即是超標的產品是哪一個。可是,沒有提到超標意味著什麼結果(肝腎受害),所以讀者不一定會特別關心。


【蘋果日報】


抽驗紅麴食品
1
件橘黴素超標


在蘋果日報的導言裡邊所有重要的資訊都提到了(天然紅麴超標,吃多會引發肝腎衰竭,momo產品已下架),而且,跟另外三份報紙不同,解釋ppm的意思是什麼、提供中文翻譯。


在第三段提醒讀者雖台酒的餅乾橘黴素不超標,長期食用還是會影響健康。蘋果日報是唯一採訪民眾的報紙,但從受訪者也沒有得到別的報紙沒提供的消息。


如同上述,圖片視覺方面上,蘋果日報處理的很好,圖片用處清楚、圖說簡單而且提到主要資訊。


另外還提供消基會的網址。


從標題不能夠得知什麼產品超標,若能寫會更好。



第三則: 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公佈要開始賣iPhone

































比較項目 / 報紙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版面



A6-綜合新聞



C7-消費



A9-生活新聞



E-疊內容



標題



iPhone客戶-電信三雄仙拚仙



6月推出第四代-iPhone競價大戰-齊攻0元-上網吃到飽



電信三雄決戰-搶食iPhone商機



iPhone費率大戰-開打(台哥大遠傳單機省千元-中華下月新促銷應戰)



看法



版本
/
內文


【中國時報】


iPhone客戶-電信三雄仙拚仙


把這則新聞放在綜合新聞的版面上有道理,反正這個消息涉及到不同的領域,既是消費新聞、生活新聞、財金新聞等領域。


在導言中,該文章先從三家公司將來會面臨的競爭出發,而說明電信業者與蘋果公司之間的契約會導致搶客戶的情況。另外順便提到對市場會有什麼影響(從台灣每年售賣10萬支iPhone的總量將會提高到30萬)。接著,本文提供三家公司費率的比較,一個一個提到可以比較的單元。最後(已有簽合約的客戶比較會關心)闡述帶號碼換合同的情況。


中時做的表格做得很抓眼,可是沒有把費率分別成iPhone不同的版本(8G/16G/32G),這樣讓消費者有點不清楚講的到底是什麼價格,只有仔細看從下數第二行才可以知道,但還是沒辦法知道8G32G的情況。


整個版面的視覺很清楚,看起來都是橫的一行一行組成的。把表格放在iPhone的螢幕上是一個好的靈感。


中國時報沒有提到消費者最關心的事之一,也就是說沒有談到蘋果公司大概六月會推出第四代的iPhone


【聯合報】


6月推出第四代-iPhone競價大戰-齊功0元-上網吃到飽


該文章的角度跟中國時報不太一樣,雖然在第一段它大概交代三家公司的經營策略,但內文的大部分說明蘋果在6月推出新的iPhoneiPhone在台發行量的提升對台灣市場會造成什麼樣的情況,而且解釋未來發展有多大空間,有什麼發展的方向(電信業者自己發展軟體,使用蘋果的Appstore賺錢)。在內文沒有很詳細的解釋三家公司費率不同很有道理,為的是,在搭配的表格可以得到所有的主要消息。別的報紙在內文、表格兩者都有講費率區別,造成數次的重複消息。


缺點是,表格不太容易看得懂,因為比較複雜、資訊很豐富。但是若花時間去看聯合報的表格內容豐富清楚,比別的報紙做得好(若不說外表的話,因為郵電不好看)。



 



【自由時報】


電信三雄決戰-搶食iPhone商機


本文從消費者的角度切入話題,最開始的時候就講哪一家公司的合同最便宜划算。而且也大概說包括有哪一些單元(簡訊、通話等等)。除此之外沒有很豐富的資訊,在最後還提到別的不售賣iPhone的電信公司也打算加入智慧型手機地市場。


它的表格做的不是很清楚,因為每一個cell都寫了好幾個因素。版面視覺的話,很大的頭條標題比較令人注意。


缺點在於該文章的表格,它的說明太複雜,每一個cell該刊的仔細,也太多的文字。


【蘋果日報】


iPhone費率大戰-開打(台哥大遠傳單機省千元-中華下月新促銷應戰)


蘋果日報同樣採取消費者的角度去寫文章,除了費率不同分析,最後還提供促銷活動預告(別的報紙都沒有)。


它的表格做的也不錯,資訊豐富。


版面視覺的話,安排的有一點不清楚,圖片太多,配色也過度,而且也放了相關產品的圖片讓版面顯得像廣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