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深採作品】地方新聞的生與死?—從中國時報「六一八事變」論當前臺灣報業地方新聞的困境

Download 深採作品:地方新聞的生與死?(顏雅娟)


 


作者:顏雅娟



2008年六月十八號傍晚,一台又一台的SNG車把《中國時報》大樓附近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各家有線電視紛紛以即時報導的方式,搶播《中國時報》宣布裁員這驚人的大新聞。 


 


在這一天,創立於1950年的《中國時報》正式對外宣布將裁撤各縣市地方新聞中心及中部印刷廠,據電子媒體報導,此次中時裁員幅度將達五成,也就是將當時報社內的1200名員工,縮編為600人,版面規劃也將有大幅度更動,由原本的十三大張,縮為十大張。


 


此消息一出,不僅創下臺灣報業史上最龐大的裁員幅度,為金融海嘯壟罩的臺灣社會投下一顆強大的震撼彈,對於身處平面報業的新聞工作者而言,更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時報》發行人周盛淵在18日下午,陸續以電子信通知社內同仁,表示「光從報業這個傳統媒體來看,未來其實是一條非常艱困的路程」,裁員是情非得已的決定,希望同仁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個震驚臺灣社會的中時大裁員,不再是議論紛紛的空中傳言,而是報社勢在必行的節流之舉。




事先對此裁員消息毫不知情的中時員工,當天一如往常在新聞現場衝鋒陷陣,卻突然從背後傳來報社即將裁員的消息,其後,不管是努力向權威人士求證消息,或捕風捉影欲得到小道消息,身處新聞第一線的中時記者,面對裁員訊息不僅滿頭霧水,角色也霎時從記者變成同業的採訪對象,個個人心惶惶、深感困惑與不安,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明天是否還有工作?報社是否即將宣布倒閉?


  


在宣布裁員消息的一個多月後,《中國時報》在去年八月一日正式改版,過去曾為臺灣第一大報的中時,改頭換面以「菁英報」的面目示人,其後,中時員工也將這攪得臺灣社會翻天覆地的一天,稱為「六一八事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