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林麗雲教授時事評論】別人前進,我們倒退?談公廣

這幾天,英國和台灣的電視都站在新的起跑點。但是一個往前跑,一個向後退。



 



英國摩拳擦掌,準備奮力衝刺。因為BBC剛剛通過新《憲章》,明訂今後十年的目標:要強化本身物質基礎,扶植本國影視產業,進軍國際,並提供創意內容及數位媒體(如公民新聞網),讓全民(不分階級、地區、族群)都有多元的經驗和探索的通道。為了達成目標,《憲章》保障BBC每年都有30億英鎊(折合新台幣1,800億)經費;18日,朝野更決議將它逐年調高。有了法律和經費的後盾,BBC將繼續成為英國廣電的旗艦、領航員,也將乘風破浪再十年,直掛雲帆濟滄海。



 



相反的,我國公廣集團剛剛拼裝完畢(如公視、華視),主管機關(新聞局)卻不推動〈公共廣播電視法草案〉,也不提供經費。立院諸公已通過「公共廣電及數位電視發展兩年計畫」和22億經費,可是新聞局卻不撥錢給公廣。沒錢的公廣,就像失去動力的船一樣,在黑夜的海上載浮載沈,隨時可以觸礁,隨地可以擱淺,舉目四顧心茫然,真是行路難!



 



為何英國、我國如此不同?因為英國政黨一向以政策及政績贏得民心、爭取選票。上台時無不努力兌現政見、拼政績;否則下台一鞠躬。英國工黨的傳播政策是:BBC必須在文化經濟的時代中,打造創意國家的基礎。這個政策在大選中得到青睞,選上的工黨政府也擘劃傳播願景,戮力實踐承諾。在關鍵時刻,相關首長更挺身而出,闡述公廣價值,爭取各方支持。



 



但我國政黨沒有清楚的傳播政策。選舉時往往使出最簡單的策略:藍綠對決、統獨動員,而非以公共利益為依歸,也不以政策來取勝。無論哪個政黨,一旦選上之後,就忘了曾經開過的支票,卻常常專心攬鈔票。在傳播政策及實踐上,你用力推它一下,它才動一下;你不推,它就不動。它這樣不動,不僅影響廣電政策,還延宕國家重大建設。



 



所以,公民團體須認清:自己一定要先動起來,起來推政府去看看開過的支票、去兌現支票。這樣,我們才有好的電視可看。現在的政府曾允諾打造優質公廣;別國政府也擂鼓揚帆,萬艦俱發,航向新世紀。那麼,新聞局,你總該做點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