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Discovery製作人鄭凱駿:換位子換腦袋:一個基隆漁村小子在國際媒體



【記者張廣文、李佳欣與林舫如/台北報導】



    從英國的路透社到中東的半島電視台,之後又到英國的BBC與美國的DISCOVERY工作,20幾歲的台灣DISCOVERY製作人鄭凱駿謙虛的說,「除了努力,就是運氣」。



 



    基隆漁村長大的鄭凱駿,第一次和國際媒體接觸,是在一場農漁民大遊行中。去現場攝影的他,結識了路透社的工作人員。他沒想到自己隨意問有無助理需要,當場就被告知隔天可上班報到。當時,他才19歲,完全沒有背景的從頭學起。



 



    鄭凱駿沒想到十天後,他必須一個人扛起寫、拍、剪接與傳衛星等工作。在路透社的訓練,讓他快速的成長。而他以陳水扁選前槍擊案為拍攝主題的作品,因榮獲重大新聞獎,使他在國際間打開了知名度。



 



曾在不同媒體工作過的鄭凱駿,以自己過去的作品為例,告訴大家不同媒體的特色。在「台灣人物誌: 張惠妹」中,每個畫面只停留兩句話的時間,就可看出美國的快節奏。在BBC的台灣次文化,檳榔西施,台灣教育政策等專題報導中,可見傳統、嚴肅的英國風。Newsweek則有較多軟性的議題,例如整型、棒球等與娛樂或消費相關的報導。Taipei Times,則提供以社會、人類學角度切入的報導空間,如台灣主體意識的饒舌歌手的專訪。



 



    對於每一家媒體,鄭凱駿都會去了解其發展歷史與背後的物主身分。鄭凱駿認為,「換位子等於換腦袋」。不同的電視台需要不一樣的人,就如同在半島電視台需要以反美的觀點出發,在英美電視台需要用相反的角度想事情。而節目節奏、處理方式、呈現手法也會因為各家媒體不同的需要而調整。



 



    同樣是選舉議題,在BBC是找專家及藍綠雙方各一代表來談選舉。而在半島電視台,是要用細緻的方式,引出中東人對於不認識的國家(台灣)的理解與認識。他曾從一個父母各是不同藍綠支持者的小女孩身上,表現出台灣人的生活,接著發展到台灣的選舉,最後延伸至海峽兩岸的議題。從台灣的小故事慢慢的延伸,精緻的放在國際的大脈絡下是在中東電視台介紹台灣的特色。



 



    鄭凱駿說,把「自己變成電視台需要的那種人」是很重要。但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適合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曾被禁止去大陸,甚至看到自己名字出現在大陸的黑名單上,」鄭凱駿表示,這樣也無法減低他對紀錄片的熱情。



 



    LOCAL HEART + GLOBAL SOUL」是鄭凱駿最強調的國際媒體工作人特質。在拍「一個城市六個朋友」時,介紹高雄不單單只是把高雄有多好說給別人聽,而是想出一些高雄有的東西,但是要以國外的人會感興趣的或者能理解的方式來呈現跟介紹。最後他選定重型機車女騎士帶著導遊認識專精於棒球、工程、龍舟賽教練、原住民文化等朋友來表現高雄的文化與特色。



 



    他說,呈現當地的元素是需要很多創意。他心中呈現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四元素是現代、傳統、嚴肅與輕鬆,而拍攝喪禮最能顯示出當地文化



 



    鄭凱駿今天以校友身分出席台大新聞所當前新聞議題講座,不但和學弟妹們分享工作經驗,也放映了幾部作品的片段。談到接下來的計劃,鄭凱駿表示,即將在八月後放映的「台灣人物誌: 張小燕」、「台灣人物誌: 黃海岱」、「瘋台灣」與「一個城市六個朋友」是他目前的重心。面對未來,他表示,下一個挑戰永遠是「要如何做得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