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巫緒樑:同志家庭: 多元家庭的想像

【記者廖雅琴、董茲芸、江碩涵/報導】



對於家庭,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巫緒樑認說,隨著社會變遷,應有更多元的想像,尤其是同志伴侶組成的家庭,不該被排除在政府及法律的保障之外。他認為透過《同居伴侶法》或《同志伴侶法》,將家庭的定義從傳統夫妻改為共同生活的伴侶,才是多元家庭的具體實踐。



 



    巫緒樑二十日至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演講,他提到,在台灣同志婚姻法及同志伴侶法尚未通過的情形下,「同志像是蟑螂,在夾縫中求生存」。以生養問題為例,現有的《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定只有夫妻關係且身體確有缺陷的情形下,才能進行人工生育,這使得同志不可能擁有有血緣關係的小孩,也剝奪了檢查不出來身體有何缺陷,但就是無法生育的夫妻。



 



    而雖然同志可以收養小孩,但因為民法規定,除了配偶外,兩個人不能共同領養小孩,只能以個人身分領養,巫緒樑認為,這使得同志伴侶無法同時享有小孩的親權。



 



    事實上,同志面臨所有的生老病死問題,巫緒樑說,因為同志伴侶的身份不被認可,無法與一般異性戀配偶擁有相同繼承共同財產的權利,也並不能透過立遺囑來繼承伴侶的財產,因為繼承必須要是親屬才可以繼承,同志只能靠贈與的方式來保障另外一半。他又以醫療問題為例,當同志伴侶其中一方需要緊急動手術時,因為不是合法的伴侶關係,所以無法簽署;醫生也因為身份的考量,而較不願意透露病情。



 



    巫緒樑認為,雖然外籍配偶的家庭也很弱勢,但它至少獲得合法的承認,可以得到政府的資源與社福單位的協助,而同志不被承認,是弱勢中的弱勢。他說,真正問題解決的方式,在於比照國外的方式,通過《同居伴侶法》或《同志伴侶法》,使得組成家庭的條件不再只是「夫妻」,而是「伴侶」,只要共同生活的人就可以組成家庭,包括同志、獨身主義者等等,讓家庭的概念更多元,讓更多的人受到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