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簡如閔/採訪報導
施俊吉認為自由經濟示範區對外資鬆綁的措施並不能解決國內投資不振的問題。(圖文/吳學展)
金管會前主委、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施俊吉於六月三日在台大新聞所分享他鑽研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的成果,也對於台灣當前的產業發展提出觀察與見解。施俊吉指出,當今的台灣面臨了擁有許多未投資資金,卻缺乏勞動力,他質疑政府近來積極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作為:「為何不鼓勵本土廠商積極投資台灣,卻以租稅減免鼓勵外資流入?」
施俊吉指出,當前國內金融機構的存款總餘額將近35兆元,貸款總額卻只有23餘兆元,因此銀行體系的閒置資金有11.5兆元之多,相當於台灣GDP的百分之70,「如此嚴重的國內投資不振才是真正的大問題,」他說。
施俊吉觀察近來台灣社會運動一個接著一個,從反媒體壟斷運動,一直到三月的太陽花學運,都可以看出許多社會議題環環相扣。他指出,在自由經濟示範區這個議題上,並不如因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所引發的後果那麼「毒」。他認為晚近以來大眾對「自由化」的概念有些混淆,因此在論述上有時會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應該予以釐清自己究竟是在「反」什麼。
他指出,「自由化」有以下三種型態,首先是「全球化自由貿易」,像是與他國簽訂FTA或是區域貿易協定等。其次,「鬆綁(deregulation)」也是另一種作法。最後一種,則是「把中國化當作經濟自由化」。「以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反自由貿易,但卻反對中國化,」他認為,討論自由經濟貿易這個議題時,並不應將三者混唯一談。
施俊吉以自經區相關條文中關於「國際醫療」以及「國外高等教育來台設分校」的專章為例,他認為台灣當前有非常好的醫療,既然無法出口醫療,那麼政府就轉而「進口消費者」來台;而外國高校的政策,則是基於於台灣當前有許多對於教育的消費者,但卻沒有供給者的思維。他指出,前者為供給消費者來台灣,後者為提供生產者來台灣,當大家討論這個議題時,不能既反國際醫療,又反高等教育,因為這兩者本質上是兩件事情,一味地反對這兩者,會造成討論時相互矛盾的衝突。
施俊吉表示,當前的台灣產業大多缺乏關鍵性技術,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台灣缺乏一套『產業政策』,我們頂多只能用貨幣政策或是財政政策來管控我們的經濟,」他以台灣現行面臨經濟停滯的狀況為例,指出當前政府為了因應時局而搬出很多個不同的計劃,像是: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等等。然而,他也指出,當前並沒有人真正反對過有關於改革經濟發展的政策。「我們反服貿、質疑自經區條例,但是從來不反對各種促進經濟發展的方案。」
他分享之前參觀天津市的濱海新區的經驗。當時,他來到以黃河為腹地的吞吐港,看到兩千多平方公里、相當於70個桃園航空城的面積上,美國S&P 500最具代表性的500間公司之中,有300多間在那裏設廠,就連韓國三星,在該處也有14家工廠,他表示:「中國的北方,確實有可觀之處。」
在中國看到只有上海一個自經區、或是設置天津濱海新區的策略性的思考中,施俊吉指出,台灣當前欲以全島為自經區試辦的範疇太過廣泛,缺乏策略性的思考。他認為,當前台灣「遍地都是自經區」的政策不會有成效。呈現出一個「巢築好了,鳥不一定會來」的場面,與中國深謀遠慮地「築巢引鳳」工程有很大差異。
他表示,目前的台灣並不如過往是個加工出口區的時代,且台灣在產業的本質上是以中小企業起家的型態,與中國、韓國國家、大資本挹注的型態相當不同。既然如此,「我們要一個自經區要做什麼?」他認為,政府一方面希望外資來台,但卻又沒有開放外勞政策,這將會使得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政策定位變得相當尷尬,呈現找不到著力點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