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芯菱報導/攝影
「相機上膛後,六親不認。」鄭履中為了照好照片不惜爬上消防車,即使被驅趕,都要繼續下去。
資深攝影記者鄭履中今年四月從《中國時報》退休,但他的拍照計畫卻不曾停止。憑藉著對攝影的熱情,他心中有一長串拍攝的想法,都有待日後一一實現。
鄭履中從事新聞工作廿五年,從台灣省府線文字記者做起,因為地方記者的身分需要學習攝影,熱愛影像的他後來轉為全職攝影記者,並擔任攝影中心組長,是國內少數從文字轉戰攝影的記者。
鄭履中記得自己拿到人生的第一台數位相機,連說明書都還未看完,就火速上線拍攝新加坡航空空難事件。此後,他帶著攝影機跑遍全球,不畏新聞攝影工作的辛苦與危險,許多重大事件都可見到他衝鋒陷陣捕捉畫面的身影。
鄭履中拍攝過許多獨家照片,他認為秘訣在於「從一般言談互動、現場蛛絲馬跡找到線索。」絕不是跟在新聞尾巴跑。畢業於政治大學歷史系的背景,使得鄭履中擁有豐厚的史學背景,平日熱愛閱讀歷史、武俠與哲學著作,這份史觀也影響他在拍攝時,會先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並追蹤後續發展。
新聞攝影生涯中,鄭履中也曾感到低落失意,尤其是台海飛彈危機時,他心想:「獨家有什麼意義?」面對這般矛盾心情,他並未刻意去調適,而是與它共存,因為:「困惑,是我的特性。」鄭履中說。
鄭履中初估自己應該是《中國時報》攝影記者中,最常負責拍攝大型災難的攝影記者。面對無數的死亡現場,他說:「相機上膛後,六親不認。」他表示這並非麻木,若畫面人物是在生死之際,他會在乎並幫助;但是面對已經無力改變的死亡,則需要盡好攝影記者的責任。
他進一步舉甘迺迪槍殺案為例,當時有攝影記者被質問為何麻木不仁,記者答覆說:「因為這是歷史」。所以鄭履中儘管有過恐懼和徬徨,但他仍是會刻不容緩的前往災難現場,因為對他而言,這更是一份「使命」與「召喚」。
新聞攝影首要強調真實,不過也常出現攝影記者請人物擺姿勢、設計畫面等背離真實的場景,對此鄭履中認為需要視場合判斷。例如之前拍攝滿分考生跳躍照片,呈現的效果很好,有一家報社沒拍到反而被主管責罵。或者拍攝時請主角往前站、手拿關聯物品,都是容許範圍。
鄭履中當初只在報社學習三週攝影基礎,就上線拍攝,從實戰中磨練技巧。因此他建議有志從事新聞攝影的學子,務必要到新聞現場實拍,無論到報社實習、投稿比賽、參與活動等方式,透過不斷的實務訓練,才能累積書上讀不到的經驗。
他舉例拍攝國際游泳比賽時,有些主辦單位會安排去年第一名選手在第四水道,記者就必須有此認知,才能先預備好位置,此外也要瞭解選手換氣時的臉部轉向,手型姿勢等細節,有縝密的準備和現場臨機應變,才能拍出精采的作品。
鄭履中時常到大學院校演講授課,他笑稱自己是「立可代」,只要同事有課程需要支援,他都會義不容辭幫忙,所以退休後他依舊會到各地授課,分享他的攝影經歷,期望啟發更多青年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