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珮伊/採訪報導、攝影/鄭立明
王傳宗導演分享其戲劇創作理念及學思歷程。(圖文/鄭立明)
「導演厲害之處,取決於作品完成後能為觀眾帶來後座力,而非作品中的技巧。」畢業於臺大新聞所的導演王傳宗,4月8日回到所上與學弟妹分享他的戲劇創作理念。對他而言,能讓觀眾在觀賞後留下深刻的感覺,才是他追求的目標。同時他也以自身經歷,展示了一個不願被金錢量化自我價值的人生,及其背後的努力及執著。
在每部作品中,王傳宗致力於為讀者開啟一個想像空間。他引述導演李安的話「觀眾是最好的演員」,演員演技再精湛,也不要將所有訊息都演出來,否則會扼殺觀眾在劇情中的參與機會,讓觀賞過程變得無趣。所以王傳宗認為,戲劇創作不需太直白,只要給予適當的前導提示及一些相關符碼,觀眾自然能根據自身經驗去想像,意義便於焉而生。
王傳宗表示,一部戲成功與否,在於它能否讓觀眾於其中留下深刻的感動,並將這樣的感動帶到往後的生活中,造成改變。秉持著「作者已死」的觀點,王傳宗建議觀眾也無須執著於了解導演的想法,「你的詮釋是什麼?這個詮釋能夠帶你去哪裡?才是這部戲的意義所在。」
儘管重視觀眾的反應,王傳宗強調,他在意的是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為觀眾構築一個意象、一個入口,引導觀眾感受他想傳達的訊息,這與投觀眾所好是不同的。他表示,將感覺正確地傳達給觀眾,是導演的責任,因此一個創作者不需要炫技,運用太多華麗的影像語彙只會使觀眾分心,掌握“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的KISS原則,才能說好故事。
如實呈現 承擔社會責任
身為戲劇創作者,王傳宗仍追求新聞報導的「寫實」原則,他認為每種呈現手法、每個鏡頭雖是主觀的,還是能藉由不刻意渲染、如實呈現來表現。「但現在的電視新聞卻反而過度戲劇化」,王傳宗表示,刻意誇張反而會讓重點失焦,對他來說,戲劇與新聞的共通點在於,只要如實呈現,觀眾自然會去判斷。
王傳宗回顧在電視臺工作的經歷,認為傳遞刺激、危險的新聞縱然能讓新聞工作者感知自己的重要,這樣情況畢竟不是常在的。然而,現在的電視新聞卻常營造這類橋段,不知道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經過電視傳播後會造成多大影響。王傳宗認為,相較於其他媒體,電視殺傷力最強,許多人對於電視內容往往照單全收、易被搧動;擁有媒體進用權者,應當要將技巧及影響力運用在正確的地方,近日引發各界撻伐的新聞龍捲風,即為一負面例子。
拒絕被量化 以戲劇改變社會
失望於此新聞生態,也不願整天坐在編輯臺上彷彿「屁股生根」。到了有次與理財專員的對談,這位理專估算出他人生的長度以及資產。王傳宗排斥這種「被量化的人生」,深感自己並非體制內的人,決定離開新聞界。但迎接他的,卻是將近五年的經濟困頓期,他坦言,曾有過一百元都無法提領的窘境,每月收入不到五千元。不過,儘管物質匱乏,精神面的滋養卻是充足的,沒有拍攝案時,王傳宗便看大量電影,並持續寫影評。
「但這些成長是內化在我身體上,卻無法被實際衡量的」,王傳宗說,這些年的他的產值在一般社會的標準下是微乎其微,三餐不繼的生活狀況也曾讓家人質疑「還要再玩多久?」。直到王傳宗的作品「我的阿嬤是外空人」上映,並在當年獲得金鐘獎後,局勢才開始改變。對他而言,獲獎的意義在於,他終於能夠站在台上,向家人說明這些年來他所做的事。
雖然現階段無法像主流媒體一般,擁有廣大閱聽眾,王傳宗卻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及影響力可用於何處。「就像我拍公視人生劇展,雖然觀眾少,但在那個園地裡我能有所發揮,只要有機會被看到,我有自信能抓住觀眾的目光,直到劇終。」從導演人生中,他看到只要持續成長、擁有機會,就能在這個位置發聲、造成改變;而非一直困在體制裡面,等爬到有能力改變的位置,卻不再是原來那個自己。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提問目前電影界面臨的困難。(圖文/鄭立明)
目前正往電影之路邁進的王傳宗,坦言「心臟要夠大顆」才能面對各方雜音的挑戰及突發狀況,但他強調,仍要選擇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去做,只是這個判斷需奠基於知識、經驗的積累,而非自滿。「一個導演需要求自己在一百個決定中,做出九十個正確的決定,以及擁有接受十個錯誤決定的空間及雅量。」
談到「夢想」,王傳宗認為「所謂『夢想』是你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對他而言,其實就是繼續拍更多的片、繼續創作、繼續當個學習者,讓自己的技巧及態度更加成熟。憑著這樣的堅持,王傳宗以自己的方式定義自身價值,並把持著一個掌握鏡頭的人該有的責任,持續用影像改變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