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瑜芳/臺北報導
阿美族歌手阿努與樂團於第二屆共生音樂節演唱創作歌曲「偉大的土地」,呼籲大眾莫忘二二八。(圖/劉家熙、文/張瑜芳)
第二屆共生音樂節「毋通袂記:1947島國的傷痕」,由學生自主發起,串聯各界關懷台灣民主化歷史的本土音樂人、學者、社團一同追思六十七年前的傷痛,由此反思當代本土議題。各類議題聯展吸引許多青年學子參與,導演戴立忍與臺北市長參選人呂秀蓮、顧立雄、柯文哲、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等人亦先後出席表達關注,活動於林生祥的歌聲中圓滿落幕。
會場靜態展區刊出二二八歷史年表、鬼島事件簿,並在「真人圖書館」活動中由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楊翠、二二八受難家屬等人分享〈毋通袂記〉書中的相關篇章;晚間音樂會由張睿銓,以記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事件的歌曲《囝仔》揭開序幕,後有阿努、火燒島、滅火器等本土樂團輪番上陣,中場穿插中研院法研所教授黃國昌、柯一正導演、中央研究院台灣史副研究員吳叡人等人的演講。
值得注意的是,數十個學生社團與關懷各類議題的非政府組織自發性地參與遊行、設攤,並以行動劇、創意商品、市集等方式協辦共生音樂節,亦借此推廣社團理念。許多社團如:台大工會、台大濁水溪社、台大意識報、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等,皆連年參與。
台大濁水溪社以「意識本土,觀照社會」為信念,以行動提升校園中的台灣意識、「捍台青」號召大眾關心歷史課綱修訂議題、「捍苗青」販賣「張藥房」案遺孀—彭秀春的手工薑糖,提醒社會持續關注大埔案發展、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則兜售「香腸」,象徵自黨外運動時期以降的民主運動精神,盼言論自由貫徹於社會中。反媒體巨獸青盟成員郭同學說:「儘管彼此訴求不同,但因為有著共同的敵人(政府)、對實踐社會正義都相同的期許,因此在這裡聚集。」
2014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成員、政大台文所博士生藍士博表示:「音樂節就像煙火,吸引大家現身共襄盛舉。音樂節的目的不僅是透過活動喚起對二二八歷史的記憶,也希望大眾同時關注到其他在地文化議題、一起思考未來。」
第二屆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出版〈毋通袂記:1947島國的傷痕〉,封面圖片改編自二二八事件受難畫家陳澄波作品〈慶祝日〉,諷刺台灣民主與言論自由至今尚未圓滿。(圖/劉家熙、文/張瑜芳)
前衛出版社編輯、前共生音樂節主持人鄭清鴻談到,這兩年來二二八紀念活動開始由學生主辦、各界社團相互支援,不僅是對歷史的傳承,也代表新世代對二二八展開新論述的開端,他說:「二二八對青年族群來講是無法理解的國殤,更不了解為何紀念。但也因此能脫去沈重的情感包袱,對事件重新論述,產生新視野與新的民族主義精神。」活動中無論是靜態史料呈現、動態的影音紀念創作、口述歷史等,多元化地重現歷史脈絡,供年輕大眾建構台灣民主發展的新意義。
為此,第二屆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特別委託前衛出版,推出〈毋通袂記:1947島國的傷痕〉一書,集結14位學生、學者、作家,以跨世代角度、顛覆主流論調的觀點書寫相同的思想情懷,反思二二八的歷史與未來共生的可能。〈毋通袂記〉論述組負責人、台大醫學系三年級鄭龍驊說:「手冊採集許多青年世代的聲音,以更貼近我們的眼光思考二二八的意義。」他認為,二二八需要各種論述不斷競逐、反省既有觀點,才有機會解決社會認知分歧問題,年輕族群的參與和反思是啟動共生的契機。
面對社會中質疑二二八相關活動是深化仇恨、製造對立的聲浪,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強調舊事重提不是爲緬懷悲情,而是爲大聲質問: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人的傷痛與悲情還是無法消解?「這顯示臺灣人民心結未解、對歷史的反省仍應深化。」2014年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成員、清大臺文學所研究生陳令洋撰文指出:「二二八的傷口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歷史也不會因為我們的無知,而停止發生作用。」說明民主時代下成長的青年更不應忘記二二八。
亞洲大學不學無術社成員黃馨儀,多次參與二二八活動及相關社會運動,她有感嘆道:「社會病了!無論是二二八事件本身,或在場凝聚社會關注的議題社團,都象徵著一種社會的併發症,而病灶即為政府對這些事件的坐視不理。」呼籲年輕族群踴躍參與,齊大眾之力喚醒台灣人對社會正義、言論自由的追求。
編者按:今年二月二十八日,學生社團在自由廣場舉辦共生音樂會,紀念此特別日子。本所同學特別從不同角度報導現場情況,包括面對面的「真人圖書舘」不同世代的對話,以及學生社團年輕世代的歷史記憶四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