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偉淳/採訪報導 李映昕/攝影
正方辯士徐永智申論說:「我們不認為,核災離我們很遠。」
核電續建與否,攸關經濟、環境,與全民息息相關;有鑑於此,台大新聞所舉辦校園辯論沙龍,促進公共討論。上週五(10日)由銘傳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出賽,就「我國不應繼續興建核電廠」辯題進行正反論戰。正方銘傳大學主張,台灣處理核廢料、核災的能力尚不足,不應續建核電,國人也須反思用電的態度。反方臺灣師範大學則主張,核能發電有助經濟成長,是滿足當代需求最好的方式。
「我們不認為,核災離我們很遠。」正方一辯銘傳徐永智申論時說。他表示,臺灣位處地震帶,核電廠密度高居世界前列,一旦斷層活動,恐怕會有風險。他也說,我國沒有處理高階核廢料的能力,高階核廢料囤積在電廠裡,鬆散的管理令人堪慮。徐永智主張,台灣不應續建核電,既存電廠也應逐步除役;他並建議政府,禁止白熾燈進口,改用LED燈泡,可增加全台18%的備載電量。
反方辯士畢盈盈申論,景氣轉好帶來的用電需求不可避免。
反方一辯師大畢盈盈申論,景氣轉好帶來的用電需求不可避免;她根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表示,2000到2010年的經濟成長(GDP)的年均成長率3.86%、電力消費年均成長率3.23%,電力彈性係數達0.84,呈正相關。她解釋,林口電廠除役後,電力將出現缺口,竹科停電一次恐損失15億元,我國經濟禁不起限電衝擊。
「放棄核電,我們生活會更好。」正方二辯銘傳王彥渤說。他回應反方的經濟論述表示,核廢料處理、既有核電除役後土地無法再利用,都是難以估算的成本。他也說,核電除役也說明產業轉型時候到來。台灣應由高耗能的工業轉向服務業,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成長。
正方辯士王彥渤:「放棄核電,我們生活會更好。」反方辯士黃柏勳:「沒有經濟、沒有國家的未來。」
「沒有經濟、沒有國家的未來。」反方二辯師大黃柏勳說。他申論,經濟發展有助國家維穩,且不蓋核電,臺灣孤島的能源恐全數仰賴進口,危及國安。對於正方主張的核電風險,他就瑞士資料庫(PSI的ERSAD,)資料表示,燃煤開採與公安事故的死亡人數342人,為核電的43倍;天然氣和水力更高;他表示,核災不必然發生,核能是相對安全的發電方式。
「核電是短視、方便的。」正方辯士王彥渤結辯時說。他表示,臺灣地處特殊,有地震、海嘯風險,如果發生核災,放射性傷害人數無法估計。他進一步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核能署(OECD/NEA)專家訪台的建議資料指出,我國核電廠不符標準;他提醒民眾,如果照現在的用電方式,不管幾座核電廠都不夠用。反方辯士黃柏勳表示,核災恐懼是因資訊不對等,台電應出面說服大眾。他解釋,能源安全不只是能走多遠的問題,也要問能源從何而來;燃煤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太大,臺灣的經濟承受不起。
評審賈培德建議,正方應回應缺電問題、反方可就建廠風險深入論述。
雙方的論點有別以往,聚焦在「經濟」上精采交鋒,評審予以肯定。評審陳思淵說,正方跳脫辯題,思考國人用電態度很有創意;反方則比較「活在比賽內」,結辯時,有條有理地澄清,技巧不錯。評審賈培德表示,正方能提出政策建議很好,只是全面替換LED有些牽強,沒能回應缺電問題;反方注重廣度,但在二辯與結辯時,可以就建廠風險的資料深入論述,會更好。
大同高中辯論社社員武安娣好奇,拋棄持方,雙方辯士的立場。
賽後,大同高中辯論社社員武安娣好奇,雙方辯士對核電存廢的個人立場為何?對此,雙方辯士都未有定見。正方辯士徐永智說,民眾要為承擔風險,在生活方式做出選擇;反方辯士黃柏勳則回應,臺灣是要衝經濟、還是拼永續,不同的時間點,會有不同的答案。
校園辯論沙龍,活動會持續整個五月。下週五(17日)晚間六點三十分,將改由高中辯論隊伍上場,由松山高中與師大附中出賽,繼續就辯題「我國不應繼續興建核電廠」論點交鋒。台大新聞所邀請關心議題的民眾到場參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