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彥瑜、林琦敏/採訪報導 翁嬿婷/攝影
林沈默分享台語文學與新聞傳播的關係。不僅創作台語詩,也將時事觀察融入台語詩中。
創作經歷長達三十多年的台語詩人林沈默,本週二(5月14日)於台大新聞所分享台語文學與新聞傳播。林沈默不只自己創作,對於台語文學的歷史也很有研究,更深感文學作品能夠反應社會現況。林沈默因而身體力行,花費10年時間,為台灣309個鄉鎮創作可以吟讀的台語民謠。

民謠:社會之聲

演講一開始,他笑說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來「造謠」。原來,林沈默所說的「謠」,指的是流傳在民間的民謠,是一種自發性、相當原始的文學形式,中國古代就已經開始流傳。當年秦朝快滅亡時,便傳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民謠;隋煬帝暴政時期,民間也流行著「楊花敗,李花開,人民爭觀太平來」的曲調,這些看似隨意傳唱的民謠,其實都暴露出暴政下的不滿民怨。
林沈默說,他認為蔣介石的大陸政權也是敗在民謠上。早前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對民謠一直很下功夫。毛澤東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改編當地民謠歌辭,以傳達民怨。難怪前「中國人民政協會議」主席李瑞環還會這樣講:「上山下水問漁樵,要知民意聽民謠」。林沈默說,這顯示民謠所承載的社會意涵,至今仍未消逝。
而第一首關於台灣的念謠(可唸的民謠)則是清朝的《來去東都》,當時許多台灣漁民到唐山(當時的中國)招募漁民與綑工,便以「來去穩有某,毋免唐山即艱苦」,以吸引困苦的中國單身勞工(羅漢腳),宣稱到台灣就可以娶到十幾個老婆。雖然有點誇大之虞,但當時許多單身漢入贅平埔族家庭,的確是常見的情形。
林沈默又說,後期因為不同省籍的中國移民常起衝突,而有《庄頭拼》、《分姓鬥》、《漳泉拼》等描述械鬥的民謠;日治時期因警察制度相當嚴厲,也有小攤販的心聲《杏仁茶》,描述被取締時苦苦哀求警察大人的情形,讀來都可以明白當時的社會現狀。

報馬仔:口語傳播

林沈默透過報馬仔的穿著,解釋其蘊含文化意涵,就像「潛傳播」的力量,比直說還更強。(林沈默提供)
除了詩文之外,林沈默也認為白話、易懂的口語很重要,「口語就是人跟人用嘴巴講話」,是相當白話地解釋口語傳播在生活中的意義。以知名作家黃春明的小說《孩子的大玩偶》為例,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三明治人」,就是早期口語傳播的經典類型,林沈默稱之為「報馬仔」。
報馬仔在廟會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前鋒軍」角色,林沈默解釋,每當媽祖要出巡之前,報馬仔就會先通知,請大家把掛在門口的衣服收起來,準備祭拜的香案一同迎接媽祖。林沈默說,這種「講出來」的直接傳播還不是最厲害的,報馬仔的穿著蘊含富有文化意涵的「潛傳播」。
像是報馬仔手提著豬腳,象徵人要「知足」;戴著沒有鏡片的眼鏡,告誡人們「不可目中無人」;還要在臉上貼燕尾鬚,砥礪人們「言未虛」。林沈默直言,如果不懂台語,就無法了解背後隱藏的文化意涵。透過林沈默活靈活現地描述,在場同學彷彿都能看到一個真的「報馬仔」就站在眼前。

用母語認識故鄉

深知台語文化重要性的林沈默,在九零年代決定投入台語文運動。從1995年開始,他耗費十年的時間,為台灣309個鄉鎮,寫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台語詩。
以台中市西北方的外埔區為例,由於位處偏遠,發展程度不高,但林沈默卻發現,外埔過往曾以「達摩蘭花」聞名。蘭市最熱門時,曾經一芽炒到一千萬,後來不景氣,曾慘跌到一芽三、四百塊,外埔就是見證蘭市衰敗的重要小鎮。
林沈默坦言,他希望以容易吟讀的三字經形式,讓高中以下的小孩子,能用台語認識自己的故鄉,用自己的語言了解在地文化,並揉合俚語或俗諺,創作出新的詩文。
「那時網路不方便啊,我就去農會、廟口跟人家聊天。」林沈默知道這樣還不夠,還要去圖書館找地方開發的文獻來佐證。林沈默娓娓道來做詩的準備工作,不只是文學的創作,更具有新聞工作必備的採訪工夫與查證精神。

無聲傳播的力量

林沈默分享從2005至2006年間的詩選記錄,每一首詩都應對不同的社會議題,表達當下對台灣現象的所見所感。
以《寂寞之聲》針砭時事、褒貶時政「2004年,一顆子彈讓總統連任;2005年始,台灣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我決定執筆針砭時事,打破沉默、發出怒吼。」林沈默談起《沈默之聲》詩集的創作背景,這是一本推廣台語的文學創作,也是監督時政的警世名錄。「就是要在關鍵時刻發聲,監督時政。」林沈默說來字字鏗鏘,眉宇間卻流露對台灣社會的關懷之情。
林沈默於2005至2006年間,花費一年時間,記錄下他對台灣現象的所見所感,每一首詩都應對不同的社會議題。如:〈全球風吹沙〉表達反全球化的主張,〈白浪來了〉指出台灣原住民權益受損,〈咱無阿彌陀〉則是黑心貨危害民眾日常生活,〈阿都仔開保全〉反美國帝權思維,〈台灣人反併吞〉則是回應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
對應當前台灣面臨的菲律賓射殺我國漁民事件,林沈默感慨之餘,也以〈阿細仔孤兒〉一詩說明台灣長久以來面臨的外交困境。2005年時,日本在釣魚台海域欺侮台灣漁民,台灣政府軟弱的政治回應「外交驚代誌」,讓台灣人「番薯變軟柿」,台灣漁民的無奈與悲哀無處訴說,只能「看破就掛大支的五星旗」,以高掛中國五星旗,作為自我防衛的消極抵抗。「講著護漁、未戰先舉白旗」的外交應對策略,讓台灣成為尊嚴、地位盡失的亞細亞孤兒。
除了反省政治外交,林沈默也審視台灣內部的社會議題,〈想起邱妹仔〉就是記錄2005年震驚台灣社會的邱小妹人球事件。「白色巨塔陰陰冷冷插入雲:台北市無散赤人的病床」一語道破台灣醫療體系資源缺乏的嚴重問題;「小病患踢去一百四十公里遠…」更隱含繁複的轉診過程,延誤了急救的最佳時機。林沈默更在演講現場,親自朗誦了〈想起邱妹仔〉一詩,抑揚頓挫的念謠風格,讓大家悼念邱小妹的逝世。
〈羞羞羞〉則是林沈默回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台灣前途由兩岸中國人決定」的主張。「中國撈,台灣泅」的美國外交手段不為林沈默認同,其批判力道的深刻於本詩中一覽無遺。

《夭壽靜的春天》關懷人文、臺灣土地

碩一同學謝懿安,詢問《夭壽靜的春天》詩選裡頭的配樂是如何挑選,能與詩的文本相互呼應且生動;台語詩的吟唱方式跟古代詩詞有何不同。
林沈默耕耘台語文學創作數十載,繼《沈默之聲》後,筆耕不輟,於今年一月出版最新詩集《夭壽靜的春天》。「我希望台語在華語文學界,也能搶到話語權。」林沈默說,他不但要「造謠」,還要「造反」,也就是造主流文化的反,他期待能在台灣各大華文副刊中,刊出台語念謠創作。林沈默於2010年時,大量投稿到《中時》、《聯合》、《自由》三大報副刊,當時一年僅刊登21首台語詩創作,林沈默的創作便占了19首。「讓台語在華語界中,擁有平起平坐的地位,就是我的目標。」林沈默訴說他對華語文創作的抱負與理想。
《夭壽靜的春天》詩集走小而美的精巧路線,精挑細選下,最終僅蒐錄十九首台語詩。林沈默說,這是要與東漢古詩十九首媲美,也是要打破大家對傳統詩集的刻板印象,讓大家在輕鬆氛圍下,親近台語新文學。
有別於《沈默之聲》對時事的褒貶,《夭壽靜的春天》更親近庶民生活,以直白的語言描繪鄉土、環境,多了一份台味、土味,更增添了些許親和力。
碩一學生吳曼筠,自願挑戰詮釋描述銀髮之愛的〈戀〉。
面對台大新聞所師生,林沈默率先介紹了〈哭電視〉一詩。「空氣全是臭火焦味。電視畫面熄去,安怎開嘛開袂開。」針對電視台播放的花邊新聞、小道消息,電視機再也無法忍受,選擇爆炸,自我了斷生命。林沈默說這是一種「魔幻寫實」的創作手法,當電視機以自盡作為反抗,無知的人們卻還仰賴無用的資訊,所以面對報廢的電視機,只有「老教授五體投地,哭甲若像一隻蟑蜍。」
而《赤崁秋月》以台灣的發展起點台南赤崁為主軸,回顧台灣歷史中的政權更迭。第一段描繪殺伐征戰、劍拔弩張的聲響:「聽過紅毛師疊磚的聲、聽過鄭國姓戰鼓的聲、聽過鴨母王磨刀的聲、聽過清知線斷案的聲、聽過日本兵病疼的聲、聽過國民黨走路的聲。」第二段則是赤崁樓的夜晚,榕葉的摩娑聲;最後一段,僅剩一隻黑貓躡腳走過,寂靜無聲,卻也是最有穿透力的「無聲傳播」,留下無窮餘韻。
林沈默說自己的台語詩創作是「念謠」、是「吟讀」,因此《夭壽靜的春天》都依著詩的不同調性、旋律,為每首詩賦予不同配樂。「這本有聲詩集,有三個顛覆,插畫、配樂,以及用情感吟讀為每首詩增添生命。」林沈默以此凸顯其超越朗誦層次的台語詩創作。

台語朗讀 貼近鄉土

碩二學生張瑋衿用流利的台語嘗試吟讀〈戀〉;碩一學生程晏鈴挑戰高難度的〈哭電視〉,現場氣氛熱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演講接近尾聲,林沈默邀請台下學生朗讀台語詩,碩一的吳曼筠及碩二的張瑋衿、王姿琳詮釋銀髮之愛的〈戀〉;碩一藍婉芸挑戰媒體亂象的〈哭電視〉;碩一程晏鈴則朗讀林沈默的自述詩〈五十照鏡〉。
當中,林沈默最愛的一首是〈今仔日,關機〉,這首獻給母親的詩描寫故鄉斗六市西瓜寮老家情景,「母仔喂,今仔日關機!我欲全心做妳的囝兒。」是臨沈默對童年的懷念,也是對母親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