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深度採訪_八八水災專題課堂提案

深度採訪寫作─ 八八風災報導提案


黃若筑


主題:八八賑災的網路力量
在現今網路發達的社會,網路的便捷不僅改變許多生活方式,也在這次八八風災的賑災工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結合了公民媒體與網路的力量,善用網路快速更新的特性,即時的彙整最新災情以及救援現況。
想要透過報導,更進一步的了解、分析網路以及公民媒體的力量在這次八八賑災扮演怎樣的角色。


 


                                                      林侖靜


主題:對於災害報導的媒體責任為何?
--年代兩工作人員被解雇事件
--
媒體後續對災情的報導所關注的焦點與態度為何(比較天下、各大報、電視、個人/團體部落格)
--
災害來臨時,媒體如何有效發揮作用?


 


               


 陳詩欣


主題:災後重建的企業參與 


台灣遭遇重大災害時,相對於政府的消極作為,民間團體的力量總是更為快速,在此次88水災救災過程,學生發現企業家(或企業)協助重建的動能更為強大,「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也逐漸被大型企業所接受。當「資本家的效率」與「非營利團體的善意」碰撞時,媒體不應僅把焦點放在誰誰誰又捐了多少錢,而是記錄下重建過程中,彼此的長處激盪出甚麼創意,是否值得非營利團體及政府借鏡。面對災民家園文化重建的問題,企業家雖然提供資本,但不同於政府公權力操控,是否能保留災民重建的自主性,讓企業贊助成為支持公民團體運動的夥伴。


 


 


劉潤成


主題:八八水災百日專題災後的明日希望


發生這樣的天災,到底誰是最需要幫助的人?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誰是受創最深的人?已經死去的人嗎!不是的。房屋受損的人嗎?也不是的。


我認為,最值得關心的是在這場災難中失去父親的或是失去母親的兒童,更甚者是失去雙親的孤兒,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九二一地震後,安泰人壽提出認養所有孤兒直到他們大學畢業,因此廣受社會好評。


教育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有些事情不是捐錢就能解決的,因此,我認為這個方向會是一個好的題目。但是我還沒想到要怎麼命題!!!



 黃盈盈


主題:大風吹-原住民遷村問題


八八風災導致部分原住民村產生生存危機。遷村不遷村,背後考量的因素複雜且龐大。首要的當然是安全問題,但接踵而來的,還包括原住民文化保存問題,以及村民的心理、情緒因素。


除了遷與不遷的拔河之外。後續問題也很值得追蹤:遷要遷去哪裡? 不遷要如何與原來的土地和平共存?


瑪夏鄉全村幾乎都被納入不適宜安置地點,但他們認為評估太粗糙。也許可以瑪夏鄉為例,探討特定村落如何因應八八風災後的村落生存危機。


 


 


R97342010  陳幸萱


主題:從八八風災檢視台灣土地利用政策


台灣的地質環境特殊、土石侵蝕量居全球之冠,又位於每年有颱風帶來豐沛雨量的亞熱帶氣候,本身好發山崩、土石流、河流氾濫等自然災害。但在許多不那麼適宜人居住的地方,例如新舊中橫、荖濃溪部分地區,政府還是允許土地的開發利用。以致於有大甲溪流域的松鶴部落幾經土石流侵襲而遷村,荖濃溪越域引水工程被挾帶大量泥沙的溪水沖毀、工作人員14人犧牲,甚至像去年廬山溫泉倒塌的情況不斷發生。


似乎大自然是在與人爭地了,台灣擁有的是較為不佳的居住條件,政府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在處理土地利用?當初政府的政策,是否使原住民就只能住在容易發生山崩、土石流等災害的中海拔山區?面對台灣的自然環境,政府在監管土地開發利用上,是否對台灣的條件有所警覺?還是像許多民間說法,只要有錢有勢力,再危險的河邊都能蓋溫泉旅館?


本次報導想藉由深入了解八八風災受災建物及居民所在地的土地利用情況,以此為窺管一探台灣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


 


 


查慧瑛


主題:檢視台灣慈善團體之救災行動


    台灣的慈善團體總在災難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工作,無論是前期的救援、物資補給,甚至是其後的重建工作,都展現高度的參與性。此次八八風災,反應慢半拍的政府,更凸顯出台灣慈善團體在九二一之後培養出的的高機動性與滲透性,而他們也成為社會結構中,政府部門、企業機構之外的另一股龐大力量。     然而,風災卻成為他們角逐慈善市場的戰場:他們運用自己資源的表現高度積極,雖然的確即時幫助了許多災民,但他們同時也反客為主的取代政府部門的該盡的責任與義務,間接成為執重建工作的主導權。


    但大眾傳播媒體的再現,不一定反映出慈善團體所表現的「真實」,故藉深度採訪寫作的機會,除了分析慈善團體在報導中的再現情況之外,也希望透過訪問不同單位、人員,了解慈善團體的救災行動,剖析慈善團體介入救災工作的合宜性,以及其為重建秩序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


 


 


新研二 陳榮格 R97342025


 


八八水災百日祭深度報導提案


 


n   構想主題:探討八八水災發生後,何以政府動作會如此緩慢?


n   說明:八八水災發生後,隨著媒體的即時報導,台灣企業界、民間團體及非政府組織馬上動了起來,網路上也出現自發性的災情統計與物資募集。相較之下,台灣政府的腳步不只慢半拍,簡直像遲緩的巨人;縱使曾有九二一救災經驗,也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卻無法明確掌握全台傷亡人數與災害的嚴重程度,以致救災一再延遲且不得其法。


希望透過此一深度報導,探討政府與民間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透過比較,督促政府相關單位做出改變,以免下次災難再臨,悲劇又再度重演。


 


 


n   構想主題:台灣國土利用總體檢


n   說明:八八水災就像一面照妖鏡,將台灣國土超限利用的沉痾完全暴露出來。風災過後大量的漂流木,上頭人為切鋸的痕跡透露出山老鼠的猖獗;屏東林邊鄉的大淹水,和當地居民長期超抽地下水脫不了關係。但為何一次次的災難無法喚醒台灣人民對於這塊僅有土地的珍惜?到底是政府公權力不彰?或是社會福利制度的鞭長莫及,以至於農村、山地居民必須超限向土地要資源?還是台灣人民的素質與教養問題?


台灣只有一個!面對未來只會更多的氣候異常與更高的災害發生率,該是島國台灣人必須用謹慎態度面對並規劃國土利用的時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