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剛、陳義宗、郭建志、蕭君容/台北報導】
「想到保鮮膜,你們想到什麼嗎?」李惠仁拋出這個問題,台下同學靜默半响。「還記得產品的廣告,一個小女孩央求媽媽買來試試,因為它讓冰箱內的食物味道不混淆!沒想到,進入台灣人的生活後,卻成為危害環境的物質。」對習以為常的生活提出疑問,這是李惠仁挖掘新聞議題的方式。
李惠仁,近日台灣社會相當熟悉的名字,因拍攝『不能戳的秘密』紀錄片,揭發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而一戰成名。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在今日(8日)邀請他與所上學生交流。「今天不談『不能戳的秘密』!」李惠仁說得鏗鏘有力。他放下媒體新寵兒的光環,回歸新聞本質,和學生分享「從新聞事件看議題發想與採訪角度」。回顧15年記者生涯,他認為記者的工作是把拼圖擺在適當的位置,還原事件真相,還要透過獨特的說故事能力,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面對滿座的未來新聞儲備軍,李惠仁感概:「現在的新聞粗製濫造,內容單一,只求不要獨漏新聞的最低標準,對電視台新進記者感到失望。」若想脫穎而出,他認為要找出事件的獨特切入點,才能說出有創意的故事。
他以《壹電視》的新聞小專題「壹驚喜」為例。畫面一開始,鏡頭帶過掃把、畚箕和拖把;拉近一瞧,拖把頭原來是俗稱「拖把狗」的可蒙犬,台下學生立即會心一笑。新聞不僅呈現可蒙犬的特色,也符合奇異性的新聞價值。短短一分鐘,沒有咄咄逼人的記者旁白,卻依舊保有新聞節奏。「壹電視創造了一種新的說故事方法。」
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也成為李惠仁發想議題的來源。看到垃圾,他不是直接掩鼻離去,而是思考:「如何用垃圾說故事?」他實際走訪曾經的內湖垃圾山,挖掘垃圾,找出歷三十年不爛寶特瓶包裝,從而引申到寶特瓶引入台灣的歷史。他表示,垃圾是社會文化的縮影,能看出不同時代的生活型態與消費習慣。此外,他還特別採訪以處理垃圾為工作的「逐臭之夫」,並繼續發問:「什麼垃圾最臭?」、「有沒有看過最特別的垃圾?」不停地發問,是李惠仁挖掘議題最主要的關鍵。
2006年發生的台鐵史上最大工安意外,造成崇德段五名工人死亡。李惠仁被指定要做出三則回顧專題。他想報導當時生還者的現況,卻受到同事挑戰,認為那些人不可能受訪。李惠仁不放棄,輾轉透過鐵路工會,聯絡到受訪者,完成同事間認為的不可能的任務。「太多記者都被框架了,你不去試你怎麼知道!」他指出,用自認聰明的方式想事情,是對新聞工作創意最大的傷害。
從工安意外中,他也體悟到與受訪者建立互信關係的重要。如何突破受訪者心房、讓他們願意對記者侃侃而談,甚至願意提供更多資料,全都建立在「互信」與「同理心」。他指出,記者要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姿態,並喜樂閱讀每個人的生命歷程,當個快樂的拼圖者。
對於未來的記者,李惠仁認為要培養批判性思考,他自己就常對於不尋常或不了解的事情,保持時時發問的習慣。「魔鬼在細節裡,天使也會在細節裡。」李惠仁認為,有多少疑問,就有多少角度,議題自然能順勢延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