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喬/採訪報導 邱偉淳/攝影
接受記者專訪,柯金源談及童年回憶裡的澄澈小河。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 …」這首耳熟能詳的兒歌,道出我們生活無憂﹑環境怡人的幻想。「我家門前真的有條小河!」環境紀錄片資深導演柯金源激動地說,接著又有感而發娓娓道來,他就是在那學會了游泳、傍晚還摸蜆回家煮晚餐。不過,他卻從沒想過,不再清澈的門前小河竟是改變他人生道路的關鍵。
柯金源是彰化伸港人,他說自己是鄉下孩子,大學肄業就投入職場。1980年代,柯金源在《財訊》雜誌擔任記者工作,主跑政治經濟路線,每每出入高檔飯店,與名人並肩餐敘,享受記者無冕王的種種待遇,還曾與郭台銘共遊廠房。然而,有一次返鄉,聽父輩述說門前那條清澈的小溪,遭受上游畜牧及電鍍廢水汙染而不再美麗,他的人生觀也開始改變。
柯金源回憶起父親曾拿了張新聞照片給他看,是家鄉的白髮老人頭綁布條對工廠表達不滿的激動畫面,但抗議當時,人在立法院的他,卻未曾聽到家鄉父老需要援助的聲音,主流媒體竟也集體沉默了。衝擊與憤怒讓他毅然辭去人人稱羨的《財訊》工作,轉而以紀錄片揭露資訊,彌補主流媒體的不足。他語氣堅定地說:「我有這樣的能力與發表平台,若沒有為弱勢發聲,我覺得這輩子白活了」。
一心想為弱勢發聲、親近土地的柯金源,儘管拍攝環境議題紀錄片至今已逾卅年,但每日觸及不同的環境議題時,仍然會因為汙染改善而欣慰;因為環境災害一再重演,而陷入低潮,柯金源表示,那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
柯金源每每埋頭鑽研環境議題,便深陷其中,久久不能放下。過程中,也讓他保有對萬物的關愛、對人文的關懷。和柯金源近距離接觸,可以發現他的外表溫和;但性格內斂的他,卻底蘊如火。柯金源衷情環保,並在製作紀錄片中創造人生意義;這持續不懈的熱情,源頭是「善念」。
循著善念,柯金源把每部紀錄片都當作切身相關的事,做好嚴謹的資料蒐集﹑田野印證﹑最後沉澱出新的觀點,他打趣的說,「每一個議題,都像是在讀一篇論文,有時候自己竟成為研究員了」。
柯金源於2005年於東沙島進行水下生態拍攝作業。(柯金源提供)
柯金源認為,要促成環境意識改變,首要條件是長期且完整的資訊揭露。2001年,希臘籍阿瑪斯貨輪漏油汙染了墾丁龍坑生態保護區,官方三年後即不再觀察當地復育境況,但至今他服務的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製作團隊,每年仍潛水拍攝海底實況。他解釋,資料蒐集完整,可以彌補官方資訊不足;甚至能協助處理海洋保育工作。談到這兒,柯金源臉上透著發自內心的驕傲。
卅餘年的奔波,柯金源的容貌添了皺紋、毛髮因風霜而脫落,但他的初衷沒變,始終如一。論及如何拍出感動人心的紀錄片,柯金源認為,「真誠」與「善意」是最重要的價值。「真誠」是作品是否經過嚴謹的事實查證、是否平衡報導;「善意」並非美化事件,而是報導應協助事情朝正向發展,即便批評,也是基於改變現況的善意監督,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也是對自己及觀眾負責的表現。
面對持續惡化的生態現況,柯金源沒有氣餒,反倒樂觀看待:「沒有紀錄就沒有機會改變,環境意識不可能一步到位。」他繼續解釋,環保需要長時間的醞釀,1990年代後台灣民眾的環境意識提昇,才有後續國光石化與非核家園等民間運動的抬頭。
樂天性格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開心分享生命經驗與人生價值。
柯金源說:「只能問自己有沒有耕耘,而非急著問美麗果實何時出現。」現在的他同時身兼影像和圖片的管理員工作,抓緊拍片的剩餘時間,建置當代圖檔資料庫。他希望未來能提供今昔環境變遷的歷史比對、拉長時間軸來觀察環境議題。他還笑著說,資料庫還能提供給非營利組織(NGO)募款,讓他們有些小收入。柯金源樂善好施的性格一覽無遺。
談起紀錄環境的工作,柯金源總是精神奕奕。當問到退休後如何安排生活時,柯金源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自認是永遠的新聞老兵,我會做到不能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