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讓聽障者能夠靠著人工電子耳聽見聲音,或是重新聽見聲音。究竟人工電子耳的原理是什麼?它對聽障者的影響又是否必然正面?

基本原理
 
人工電子耳外裝置,包含外掛麥克風、語言處理器與感應線圈。(照片來源/翁佩嫆攝)
人工電子耳的裝置原理是藉由植入內耳的電子耳蝸刺激聽神經,以提升重度聽障者的聽覺能力。比助聽器更複雜的是,人工電子耳共有耳外裝置以及耳內裝置,耳外裝置包括外掛麥克風以及語言處理器,負責接收聲音;耳內裝置則包含感應線圈和電極。
當耳外裝置的麥克風接收聲音後,語言處理器會將聲音轉換成電流,再藉由耳內裝置傳到內耳,以刺激聽神經。
聽障者展示人工電子耳的實際配戴情形。(照片來源/翁佩嫆攝)
電子耳是透過內耳將電流直接傳送到大腦,而助聽器則像聲音擴大器,是將搜集到的聲音擴大後,再傳送到聽障者耳內。助聽器使用者聽到的聲音就跟聽力正常的人聽到的聲音差不多,只是他們聽聲音的時候會較為吃力,因為聲音比較小聲。
相較之下,人工電子耳植入者聽到的聲音與一般聲音不同,比較類似從廣播收音機所聽到、帶有機器感覺的聲音。
植入人工電子耳之後?
聽障者植入人工電子耳後,並不代表從此一勞永逸,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植入人工電子耳後,他們要持續接受一段時間的口語復健。口語復健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有的聽障者本身口語發音清晰,只要接受一到兩年的復健即可;有的人因為年紀大才進行手術、本身的發音也差,因此要接受長達數年的復健。
復健過程對聽障者而言,是一種辛苦的煎熬。在他們聽不見聲音之前,往往自認為自己的發音或咬字是對的、也習慣原本的發音和咬字方式;植入人工電子耳後,因為終於聽到正確的發音和咬字,他們會努力地想要改正自己原本的講話方式。但因為年紀已長,就像是一個人年紀很大才學外國語言一樣,往往成效不彰,因為不再是幼時的靈活舌頭時期,舌頭老是跟不上自己的聽到的聲音。
許多年紀較大後才動電子耳手術的聽障者,都有類似的心聲和困境:聽得見,但卻難以正確發出他們聽見的聲音。
如果聽障者在接受長期的口語復健後,他的發音和咬字仍未見起色,會打擊到他的自信,也會讓他變得更怯於開口說話。
莫毓倫(參見發燒專題之〈無聲 勝有聲〉)在接受五年的口語復健後,因為效果不彰,便放棄使用人工電子耳。
手術費用與使用現況
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費用,單耳大概花費60到80萬。
至於人工電子耳的使用人數,長庚醫院的電子耳家族今年七月公開播映《1500個新聲》電子耳微電影,宣佈台灣人工電子耳植入者已達到一千五百例。但根據內政部2009年的資料指出,全台灣領有聽覺障礙手冊者約是12萬人,因此人工電子耳的植入者仍不多。
註:本文與「科博文」網站同步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