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敏欣/採訪報導 陳冠倫/攝影
碩三同學林琦敏向聞天祥請教近年國片復甦的轉折原因。
資深影評人聞天祥於今(5/28)日受邀到臺大新聞所演講,在場學生也把握機會向他請教各種問題。聞天祥的答覆時而幽默、時而嚴肅;現場氣氛也跟著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沈思。
新潮流才是台灣電影生機的養分
新聞所碩三同學林琦敏提問,近年來國片市場的復甦原因,這樣的轉折是否與新銳導演已擺脫過去「新潮流」派系導演們對於純藝術的追求,願意採納商業元素?原本妙語如珠的聞天祥逐漸收起笑意,面色凝重地表示,他反對這樣粗暴的觀點,也認為這樣的觀點顯露出大眾對於新潮流電影的誤解。他指出,不應將票房黑暗期的矛頭指向「新潮流」的導演們;而「新潮流」的導演們才是目前這批新銳導演們的養分來源,「這是台灣電影的爆發,而非轉變。」聞天祥說。
聞天祥指出,八零年代台灣電影的確進入一個黑暗期,但不表示沒有人看電影,而是傳統的電影產業如瓊瑤的文藝片、邵氏的武俠片遇到衝擊。新潮流電影是剛好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產生出來的一批好電影,其實都相當賣座,所以有了《光陰的故事》才有了《兒子的大玩偶》。
聞天祥接著說,只可惜台灣電影工業中,美學沒有跟著一起升級。「這是最可惜的一件事。」聞天祥強調,新潮流電影在產量上只是市場上的一部分,這群人不須扛起整個電影市場滑落的重責大任;歷史也已清楚地呈現,留下來的反而是這些影片和這些人,而不是號稱在那個年代裡面為觀眾拍的娛樂電影和商業電影。
聞天祥繼續提到,鈕承澤之於侯孝賢、林書宇之於蔡明亮、楊雅喆之於吳念真,這些零八年後竄出的新導演們,幾乎都曾經跟在新潮流派系的導演的身邊學習,才能將養分轉化後與主流觀眾連結,也才能帶出現在的國片環境。
文天祥較為嚴肅地向同學說明新潮流派系電影之重要性。
努力尋求生存的台灣電影
聞天祥說,台灣自1997年政府為了加入WTO後,開放外片限制,促使台灣電影市場門戶洞開,原本以為可以塑造多元的多廳式影城,沒想到最後變成每一廳都毫無保留擁抱好萊塢電影,逼迫台灣電影工業得在生存夾縫中,尋找自己能被看到的原因。「台灣是開放的地方,但開放到沒尊嚴。」
聞天祥無奈地說道,韓國政府對於本國電影產業還設有『螢幕配合制度』,用政治力來強迫出市場供需,保護影視產業;但台灣太過『民主』,如果提出這種限制,立委馬上就跳出來維護外國片商利益。因此,台灣也成為好萊塢電影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像電影《魔戒》,光是在台北的拷貝數就達到148支。
如同聞天祥在自己的書《過影》中提到,「台灣電影人就像在一個手工業的環境當中創作電影」。在沒有產業健全性的境況下,聞天祥在台大的演講中表示,台灣電影的人文傳統,以及多元、自由、熱情、理想性,一直有人前仆後繼的堅持下去,這可能才是台灣電影沒有在惡劣環境中消失的原因,也是台灣電影的生存方式。因此,他仍然樂觀地期待著2013下半年的電影。
「最年輕的資深影評人」聞天祥,根據他多年觀察電影產業、分析電影內容的專業,分享許多台灣電影的優勢與哀愁。
回覆刪除聞天祥點出台灣是個「非常開放,但開放到沒有尊嚴的地方」,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於國片未加保護,造成院線片全被好萊塢電影攻佔的窘境。近年來從海角七號開始的國片風潮,雖說為久未振興的國片市場注入一股活水,但是光靠著多元與熱情拍片,技術與美學沒有跟著進步,並非長久發展的良策。儘管如此,台灣電影產業環境目下仍屬惡劣,不過新銳人才前仆後繼投入,仍可抱有期待。
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情況,套用在電視戲劇產業也是如此。形容台灣社會,常可聽到「理盲又濫情」這句話,盲從地熱情投入,自以為是地批評指教。許多事情都是一窩蜂地做,等到風潮一過又不再復見,就怕國片、戲劇也是如此。此外,文本的品質與人氣不一定成正比,像是灑狗血、具情極度不合理的戲劇,觀眾雖惡評如潮,但卻是高收視與話題所在;反之,所謂的「優質戲劇」,卻是叫好不叫座。如此循環下來,較低成本的進口戲劇或惡搞劇情大行其道,高成本與投資的戲劇作品漸被淘汰,也是技術與美學並未跟著進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在這樣的情況漸有改善,雖說誇張離譜的劇情仍大行其道,但市場與戲劇品質兼顧的作品,近年也越來越多,且這類戲劇獲獎成績也有所提升。有這股向上的力量,加上觀眾與藝文界的肯定,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仍是值得期待、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