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竹君/採訪報導 李竹君/攝影
林基興希望民眾能在媒體與名人之外,多聆聽科學家的聲音。
民眾聽到「輻射」往往避之唯恐不及。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研究員林基興昨(4/23)日於台大新聞所演講時指出,民眾的恐慌來自於記者對議題的錯誤認知,並大肆渲染報導,而民眾也習於從「媒體學科學」,導致錯誤認知與民眾恐慌的惡性循環。他並舉記者要求愛因斯坦三分鐘講解相對論為例,指出要在短時間內完整闡述科學背後意義,實有極大的困難性。
媒體傳遞了真正的知識?
「誰傳遞了真正的知識?」林基興表示對媒體報導科學議題的正確性存疑。他以媒體「世衛研究報告:日講手機半小時 腦癌風險高四成」的報導為例說明,實際上國際癌症研究署研究指出,沒有發現使用手機會增加罹患神經膠質瘤或腦膜瘤的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主任Christopher Wild博士也說,不能證明使用手機有罹患腦癌上升的風險。林基興說,如果因為害怕電磁波就拒絕興建手機基地台,則是因噎廢食。他更以民國85年彭婉如失蹤案為例,說明「弱勢者需手機來保護人身安全」,使用手機對人類的效益大過傷害,人類必須以「比較風險」的概念來看待科技。
另外,林基興也認為媒體對核電議題的報導力度不一。他舉例說明,如2011年福島事故中沒有一名日本人因為核電廠事故而死亡,媒體大篇幅報導塑造恐慌,使民眾的焦慮集中在核能輻射;但在同一週,有30名煤礦工人死亡、天然氣槽與油槽爆炸,媒體卻選擇性不刊登。面對媒體的選擇性呈現,林基興無奈表示,日前他想對劉黎兒《誰說福島核災沒死人》在《蘋果日報》的投書做出回應,但該報卻拒登他的投書。
科學議題 應多聽專家解釋
林基興認為,其實不是電磁波在傷害民眾,會傷害民眾的是因為「錯誤認知」,他認為錯誤認知的傷害要比科技傷害更大。現今媒體常以呈現科技議題的民調,來代表台灣民眾的意見;但他說,非科技的常識議題較適合用民調作答,因為民眾習於「從媒體學科學」,民眾未必有足夠的知識作答。然而,媒體常以民調逼政治決策者表態。
他又舉例,2011年10月中研院社會所某研究員投書媒體「盼漸減核電」中提到,10月底馬總統將對台灣的能源政策做出重大宣示,又說「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顯示大多數民眾要替代能源逐漸取代核電等等投書,都趕在總統宣布前發布,實有意影響總統的決策。因此,林基興希望民眾能正確理解核能科技,才能做出正確判斷,若民眾對核能科技缺乏了解,則不能作為政府政策的參考。
認知錯誤比科技傷害更大
近來反核團體紛紛找名人、影星出面代言表達立場,對此,林基興認為藝人與作家等名人其實不了解核子科學,常常是「聳動以求吸引」,溝通內容反而不及溝通方式和溝通者來的重要,「沒人想聽木訥的科學家說話呀!」林基興無奈自嘲。許多反核團體紛紛以核電廠會傷害下一代為訴求,對此他更質疑:「究竟是誰在守護孩子?」他認為,這其實是「拿孩子當擋箭牌」。
他舉2013年4月《中國時報》報導「面對反核潮 滿腹委屈 核四廠媽媽工程師:我也有小孩」為例,文中一位在核四廠工作的吳姓女工程師委屈地表示:「看到媽媽監督核電聯盟拍的短片,心裡很難過。好像我們在核電廠工作,就是不愛自己的孩子,還會害別人的孩子!」因此,林基興呼籲各界能夠聆聽專業人士或科學家的意見,對己不熟議題謹慎發言,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林照真針對媒體報導核四議題手法和講者互動。
記者報導多查證 補充科學知識
台大新聞所副教授林照真也對媒體報導核四議題提出回應,她說:「媒體報導核能的確常是採取恐嚇策略,記者其實表現出反科學傾向」。林基興也強調記者平時的查證功夫非常重要,應對議題有透徹的理解後再報導,因為科學議題需要花很多時間解釋背景知識,他認為,記者報導「跳過許多步驟、就直接下結論並不妥當」。
專家認為媒體與社會氛圍反智並塑造恐慌;民眾與媒體聽不懂專家高高在上,講許多高深莫測,令人無法理解的言語。從今日的演說來看,即可知道科普教育與科普新聞,對於現今台灣社會有多重要──教導專家與記者如何把話說清楚,用老嫗能解的話語,告訴大眾科學知識;反之,也要讓民眾體認科學,不再是冰冷、距離遙遠的知識。
回覆刪除雖說統計數據,在研究上可作為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但對於民眾來說,這樣的數據可說是「無感」,沒有辦法有效說服、降低疑慮,若從民眾身活切身相關的經驗來看,或可達到效果。舉例來說:林益興提到日本福島核電廠,本身即存在許多設計上的問題,造成今日的重大傷害,就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已此告訴民眾,拿福島可能發生在台灣做比喻,其實是不恰當的。
以福島與台灣相比,福島發生核災,遷就於當初的設計不良,以及海嘯對機具的破壞,而使功能喪失兩者。關於前者的問題,台灣的核能安全能力,其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好,就連歐美許多國家,都多次組團前來考察、取經,因此只要嚴格監督建造、營運,即可克服這樣的風險。而後者的問題,則必須要告訴社會大眾,台灣發生海嘯並破壞核電廠的可能性有多高,台灣東北部外海有海底山脈,原則上海嘯的能量傳達致此即被破壞,西南沿海又屬大陸棚地形,即便發生地震也難產生海嘯,核電廠被海嘯破壞的機率微乎其微。當然福島受災後的影響令人懼怕,但因此將福島的案例可能在台灣重演,是不太恰當的比喻。
用這些實際且切身相關的案例,比起統計數據,這樣更能釐清許多問題,傳遞雙方都能了解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