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台北車站的「小印尼」,還是桃園火車站的東南亞商圈,消費都是為了與母國不可割捨的連結。「看的是家鄉的文字、吃的是家鄉的口味,就可以暫時脫離台灣社會。」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王志弘解釋,這種情況和美國的唐人街一樣,因為移工並未融入當地社會,這些地方反而成為他們尋找自我和母國文化的管道。

從日用品中 尋找家鄉痕跡
雖然同樣的商品在台灣比在母國貴上許多,但是花幾十塊就能一解鄉愁,總是划算的。
(照片來源/林玲瑩攝)
王志弘舉例說,日用品有著各國不同品牌,移工卻偏好母國生產或是上面寫有母語的產品。RATNA SARI印尼料理店老闆曾繁鉅就曾遇過客人要求從印尼進口香菸,「他們就是認為每個國家的味道不一樣。」曾繁鉅說。
台灣國際移工協會政策部研究員陳秀蓮解釋,同一產品銷售到不同國家,會依當地民眾的喜好調整配方。即使是同樣品牌的洗髮精,菲律賓製跟台灣製就是不一樣。「人在異鄉時,聞到那個味道就感覺是家鄉的味道。」陳秀蓮說,家鄉味帶來療癒效果,會讓移工感覺自己過得比較好。
移工來到異鄉面臨生活與工作的不適應,會需要藉著這些娛樂消費以自我調適。桃園前站的BANPA漫跋泰國舞廳老闆娘張育寧觀察,泰國和台灣工作文化不同,加上他們很喜歡飲酒,所以工作壓力大時就會藉著喝酒、跳舞紓壓。「在泰國常常工作一陣子就可以休息,在台灣卻要從早做到晚,所以他們就會把啤酒當水喝。」老闆張育寧說。
建立活動圈 協助移工自立自足
台北車站北平西路的「小印尼」,以服務印尼籍移工為主。
(製圖/林玲瑩)
在移工活動圈漸漸固定後,這些地方無形中也成為建立朋友圈的重要地點,不論是任何一間東南亞小吃店;或是桃園、台北一帶的移工聚落,移工們走在異鄉街道上,看見同是跨海來台工作的故鄉人,心中都會感到格外親切。「中山北路這邊辦活動,很多移工彼此根本不認識,但是卻會邀請大家一起加入。」陳秀蓮說,移工在聚會的場合中相談甚歡,就會互留電話、進而成為朋友。
朋友圈除了聯繫情感,也成為移工遇到疑難雜症求援的管道。陳秀蓮說明,「當移工遇到問題的時候,放假出來就可以問朋友A,A不知道就會問朋友B,可能最後就問到教會或打1955外籍勞工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她舉例,像是協會裡有一名菲律賓籍工作人員,她的手機號碼就在移工之間流傳,經常半夜還有人打電話給她詢問工作上的問題。
位於中山北路上的天主教聖多福教堂,促成此地菲律賓移工聚落的發展。
(照片來源/林玲瑩攝)
此外,移工也會因應需求和期望,主動組織團體,共同行動。以台北市中山北路菲律賓聚落為例,由於多數菲律賓人信奉天主教,每周日早上,在北部工作的移工會先聚集到聖多福教堂做禮拜,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執行長龔尤倩說:「信仰讓移工得以互助,教堂裡的次團體就接連出現。」像是成員皆為女性的「聖母軍」,便會在每周日到醫院探視因生病或職災住院的移工,提供心靈扶持。
龔尤倩進一步表示,商家、教堂及移工團體進駐移工休閒聚落,就能使該地發揮資訊交流、傳遞的功能,有助於移工在台灣自足自立。
註:本文與「科博文」網站同步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