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光再次回到那,飄著雨的國境之南。」《海角七號》電影高潮,主角阿嘉用歌曲對友子表達愛意,情景刻畫在觀眾內心。墾丁總以大海藍天為行銷重點,使人心嚮往之,也成渡假首選。然而,美麗的景色僅在電影畫面中流轉,隱身海中的珊瑚礁,覆蓋在澄藍的海水下,竟大半已斷枝、凋零。

墾丁溫暖海域 利於珊瑚礁生長
墾丁南灣沿岸,是遊客玩淺灘遊憩設施的熱門地點,珊瑚礁石佈滿綠藻。
(照片來源/陳義宗攝)
「大約20年前,墾丁就像是一個茂盛的花園,到處都有花,魚是成群的在身邊游來游去。」民宿老闆王富新口中的這些情景,已是往事。這幾年王富新潛水進入萬里桐海域,卻看到這樣的樣貌:「有些地方變得好像荒漠,魚也是三三兩兩。」王富新認為主因可能在於珊瑚生態發生變化。因此,台灣、馬來西亞、澳洲等12名海洋專家,一同組成跨國珊瑚研究團隊,來觀察珊瑚生態。而王富新的觀察發現,則與這些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互呼應。
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今(2012)年刊登一篇文章,就是這批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墾丁萬里桐海域的造礁珊瑚覆蓋率,二十年間的破壞速度加劇,1985年時珊瑚覆蓋率尚有47.5%,2010年卻下降至17.7%。
同時,全球各地科學家整理發現,珊瑚礁面積雖僅占海洋總面積千分之一不到,卻有將近四萬種以上的海洋生物,是以珊瑚礁生態系為生長環境,其中更有將近70%以上的珊瑚礁都分布在東南亞與澳洲周邊海域。
萬里桐是個寧靜的傳統漁村,海底珊瑚礁卻受到嚴重人為干擾。
(照片來源/陳義宗攝)
臺灣也是珊瑚礁分布的重點地帶。依照珊瑚研究學者估算,臺灣海域約有超過400種珊瑚分布,其中有300種即為造礁珊瑚,與澳洲大堡礁相比,多樣性不相上下。
臺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整理發現,造礁珊瑚在海水溫度232到28℃之間最適宜生長,水質清澈且透光性佳,則有助造礁珊瑚累積碳酸鈣、共生藻行光合作用。而臺灣南部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因溫度、水質相互加乘,據估算,約莫分布將近290種的造礁珊瑚。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今(2012)年發表的論文研究,就是跨國珊瑚研究團隊的成果之一。陳昭倫透過數據明確點出,萬里桐海域珊瑚面臨的危機,反應當前墾丁海域珊瑚生存的共同問題。
人為干擾 珊瑚礁消失主因
萬里桐造礁珊瑚除了覆蓋率降低外,大型藻類也開始和造礁珊瑚「搶領地」。從2003年到2010年,短短七年間,萬里桐大型藻類覆蓋率從11.3%增加到28.5%,增加三成以上。
墾丁海域珊瑚礁覆蓋率急遽減少,僅雷打石海域維持原狀。(資料來源/100年度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礁長期生態研究計畫;製圖/陳義宗)
陳昭倫分析,墾丁沿岸的淺海區域,適宜孕育珊瑚礁生長。但若海中營養鹽過多,就會使得藻類大量繁殖,侵襲造礁珊瑚的生長範圍。造成此現象的主因,他直指原因就是「人為干擾」。
「人為干擾可分為三大類,」陳昭倫補充說,過度漁業捕撈是主因,另外像是廢水排入海中,汙染水源,或是珊瑚棲地遭到破壞,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
根據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調查,自2010年開始,造訪國家公園的人數,平均每年都超過六百萬人次,在臺灣設置的八個國家公園中,墾丁國家公園的遊客量,佔了總遊客量約三成以上。
進一步深入分析,四月至八月的旺季,平均單月人潮達到一百七十萬人次,人潮從各地湧進,來參加墾丁海洋音樂祭與暑期渡假;秋末淡季,則有畢業旅行團體和陸客團體接力。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公園,會有這麼大的遊客量。」陳昭倫說,這樣的台灣『經濟奇蹟』,讓他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憤慨感。他又說,25年前他唸大學時,墾丁還沒有所謂的墾丁大街。「現在,明明是國家公園,在台北士林夜市看到的小吃攤販,墾丁大街也看得到。」聽得出陳昭倫語氣的諷刺意味。
墾丁大街海產餐廳,鄭明修指出:「臺灣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
(照片來源/陳義宗攝)
這樣的諷刺現象之所以在墾丁出現,其實與經濟發展有關。難以抵擋的遊客量,對生態保育學者而言,是危害珊瑚礁生態系的食客,對海鮮餐廳而言,卻是捧著鈔票的財神爺。
從墾管處委託臺灣多名研究學者共同發布的《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礁長期生態研究計畫報告》發現,墾丁海域的鸚哥魚及刺尾魚的族群數量銳減,原因是遊客習慣食用草食性的珊瑚礁魚類,但由於鸚哥魚及刺尾魚清除藻類的能力很強,一直是判斷珊瑚礁魚類群聚是否健全的指標性魚類。
人造溝渠 影響沿岸鹽度
藻類覆蓋率提高,確實與珊瑚礁魚類數量減少有關,另外一個主因則是近岸海水的營養鹽過剩,讓藻類生長的養分具備,與珊瑚礁生長環境相互競爭,造成使珊瑚覆蓋率下降。「墾丁的人為溝渠,會排出一些營養鹽,濃度對整個海洋而言,相對較低,但對近岸海域就會產生影響。」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孟培傑說出關鍵主因。
所謂「溝渠」,其實就是藏身在墾丁各式建築後方的小水溝,遊客不易察覺,也不會出現在一般遊客的「到此一遊」的紀念照中。而且這些溝渠雖散發出不尋常的惡臭,卻因為墾丁海味十足,受到空氣掩蓋,遊客也聞不到。「墾丁大排」就是其中之一,人為活動造成的家庭廢水,攤販洗滌餐具的汙水,由此流入大灣出海,水質黃濁,營養鹽高,對海洋自然會造成嚴重的污染與破壞。
進一步比較數據,沒有河口排水口的區域,近岸海域水質也比較穩定。「深入分析十年的資料,我們發現,有溝渠流入的近岸海域鹽度變化大,」孟培傑繼續解釋,因為流入海中的淡水,帶來耗氧性的汙染物質,若是無汙染的海域,溶氧系統和造氧系統會形成平衡的穩定狀態,但受到汙染的海水,則會呈現失衡的狀態。
同時,近幾年天候異常,颱風帶來的暴雨趨於常態,難以宣洩的土石泥沙,往河川下游,傾瀉而下,衝入墾丁沿岸海域。也會讓這些區域的珊瑚,在颱風過後,蓋著一層厚厚的泥沙。孟培傑說:「泥沙對沿岸的衝擊,就是珊瑚會被蓋掉,並因此死亡。」
註:本文與「科博文」網站同步聯播。